APP下载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能源计量现状及对策

2012-08-15杜延春曹瑞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经济区器具蓝色

□文/杜延春 张 惠 曹瑞基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南)

一、引言

2009年4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视察山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要求,以海陆统筹为基本途径,海洋优势产业、临海产业、涉海产业合理配置,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海洋特色经济区。它的范围包括山东沿海七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滨州、潍坊。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计量,它是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关键,是低碳经济的基础,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能源计量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二、半岛蓝色经济区能源计量现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7个城市是山东省比较发达的地区,能源计量的工作起步早,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能源计量现状是:

(一)能源计量器具种类多、数量大。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内企业包括电力、水泥、钢铁、石化等能耗大户,这些企业生产建设消耗的能源种类包括煤、电、原油、成品油、水、气、热能等,能源计量器具包括流量计、密度计、电能表、衡器、容器等各类计量器具,分布在企业生产建设和能源转输的各个环节,具有计量数据量大、管理层次多、量值范围宽等特点。

(二)能源计量管理网络比较健全,计量检测体系比较完善。为了加强用能企业的节能和计量工作,一般都建立了能源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全局的节能计量管理和监督,成立技术检测中心,负责能源计量技术工作,各二级单位相应成立技术监督、节能管理和计量技术机构。目前,用能企业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计量管理体系,有的大型用能企业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资格,流量、温度、衡器、密度计、电能等主要能源计量器具均能开展量值传递。地市级计量技术检测机构已成为用能企业生产重要的技术保障,形成了量值体系比较完整、门类齐全、测量范围广泛的检测体系。

(三)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体系比较完善。一是重点的用能企业根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企业本身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单位计量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重点计量器具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制定能源计量、安全防护等重点计量器具的监督抽查计划,由具有检定资质的计量检测机构,对全局现场在用和新购进的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抽查和质量评价,对计量器具实行质量淘汰制,经抽查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物资供应部门将暂停该企业的器具采购,有效地满足了生产连续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确保了贸易交接计量和能耗计量等重点计量数据的可靠准确;三是建立了计量检定和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由省级计量标准考核和实验室计量认可评审合格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四是制定了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三、半岛蓝色经济区能源计量存在的问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用能企业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开展能源计量的时间早,具有较好的能源计量意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新形势下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计量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较好的部分企业设置有专门的能源管理科室,但是能源管理员的分工不够明确,多数能源管理员并不参与能源计量的工作。实际上能源消耗在生产部门,然而大多数生产部门的计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多是临时招聘人员,计量管理经验和知识不足,且没有做过系统培训,综合素质不高,缺少系统性的能源计量知识和专业化管理经验,导致无法很好地进行能源计量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大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小型企业,有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计量可有可无,不愿意投入资金完善计量系统。淡薄的能源意识加上不专业的计量人员,造成了企业计量工作的不规范。

(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有待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用能企业众多,能源计量器具总体数量较多,但仍不能完全满足用能企业细化能耗计量和节能精细管理的需要。二级单位的基本用能单元和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耗能设备如注水泵、抽油机、柴油机等大量的重点耗能设备,有些未安装计量器具,一些老式的能源计量器具仍然超龄工作,不利于耗能的精细管理。

目前,半岛蓝色经济区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100%的计量器具配备。计量器具的配备通常有一级计量、二级计量和三级计量。如果企业规模大,用能部门繁杂,也可以考虑配备到四级计量。大多数的企业,都配有一级计量和二级计量器具,但是到三级计量,便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三级配备率在60%~70%之间,甚至部分企业在50%以下。由于有的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复杂,造成生产设备的能耗计量也复杂化。加上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扩建时,生产部门的增加,也会涉及到计量器具诸如线路、管道的改变,对厂区各部门的规划如果不合理,也会影响计量器具的配备问题。

(三)能源计量意识薄弱。有些政府机构和企业能源计量的观念意识淡薄,认为能源计量是花架子,不如生产和销售来的直接,对能源计量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管理粗放,节能效果失真。

(四)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不协调。一些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导致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不能成为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

(五)能源计量监管力度不够。相关政府部门指导和信息服务不到位,对企业能源计量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未把能源计量工作落到实处。

(六)能源计量器具基本资料不健全。目前,很多在用能源计量器具还未建立量值溯源图,各二级单位的计量器具资料未能建立完善的档案,能源计量器具标识不完整,不能保证能源计量器具的及时检定和校准,能源计量网络图不全,能源流向不清晰,计量检定数据使用不当,造成节能工作的盲目性。

(七)能源计量数据不准确。一是能源计量数据遗漏现象严重。由于没有人员督促计量人员做好定期的计量数据采集,导致对计量数据的采集工作出现遗漏现象;能源计量数据未能及时进行计算机的存档,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二是能源计量数据缺乏可靠性。能源计量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由用能企业不同部门负责,使得能源计量数据的来源、原始记录、统计方法、能源计量数据报表格式及汇总渠道不同,导致能源计量数据的可靠性难以确定。

四、半岛蓝色经济区能源计量对策研究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企业能源计量的监管。政府是节能行动的真正推动者,需要政府对企业进行适度的宣传和引导,要让企业明白节能的基础是计量,计量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企业的计量系统走向正确的道路。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对大中型耗能企业进行计量检查,包括计量器具的精度、配备率以及计量人员的考核。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适当的处罚,对表现较好的企业则可以进行适度奖励。

宣传贯彻《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考核细则》,使能源计量得到企业理解与重视。配合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实施计量服务工程,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充分发挥省级和市级计量部门技术优势,在人员、计量技术、标准信息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加强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检定与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考核,并大力推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通过加强企业自身计量管理,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加大节能降耗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工作力度,督促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加强了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的管理,强化企业责任。

根据GB17167要求,以及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组织建设、计量器具配备、计量保证体系建设、数据分析应用以及节能降耗成效等情况,开展企业能源计量管理评价和审计工作。

加快和促进新的能源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发在线能源计量器具在线检校技术,为企业能源计量检定和校准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二)企业要重视能源计量管理。按照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提高能源计量仪表的配备率和检定率,结合企业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符合准确度和性能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明确能源计量检测对象,完善能源计量检测点及动态管理,定期下达能源计量仪表检定或校准计划,保证能源计量仪表合格率、周检率达标。

(三)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动态管理,加强原材料、生产工艺过程和成品的计量检测和数据管理,切实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和计量管理水平。

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采用新型具有能源计量数据远传功能的能源计量器具,在新上项目中直接就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动态采集、存储和分析。

(四)理顺能源计量和节能的关系。统筹用能企业内部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能源计量和节能监测工作职责,可以减少成本,便于协调,利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管理同节能工作有机结合,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节能管理体系,能源计量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发挥。

(五)提高能源计量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企业能源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企业计量人员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计量管理。对原始计量数据的存档、对计量器具的定期检修都要做到细致认真。使受检的每件计量器具严格执行标准和检验规程,确保所检定的计量器具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计量数值准确,使计量器具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切实提高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化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

(六)完善能源计量器具资料,科学利用能源计量数据。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基本资料、档案,以及能源计量量值溯源图。逐步建立能源计量数据的监督核查制度。加强对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的抽查,保证能源计量数据来源于计量器具的实测结果,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性。

充分、科学利用能源计量数据,并对他们进行分类,建立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中心,根据用能企业本身的特点,利用能源计量数据构建企业能源效率评价体系,真正将能源计量数据变得有价值、看得见、摸得着。

五、结语

能源计量是能源管理的技术保障,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用能企业在能源计量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是能源计量工作的潜力还很大,必须完善和理顺能源计量管理考核机制,针对重点生产、能耗计量数据开展监督核查和专项治理,培养高素质能源计量队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确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林佳,宋晓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分析——增长极理论角度[J].东方企业文化,2011.11.

[2]陈宝萍,赵岩.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现状及对策[J].品牌与标准化,2011.6.

[3]周燕,石登荣.企业能源计量问题的管理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4.

[4]高莉.浅谈能源计量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传播,2011.11.

[5]隋新华.胜利油田能源计量现状分析及对策[J].工业计量化,2007.4.

猜你喜欢

经济区器具蓝色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五月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科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