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12-08-15吕蕴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生活服务

□文/吕蕴红

(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图书馆 河北·唐山)

当今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也不只是提供文献资料实现教育职能的机构,而是要成为人们学习、和谐发展的重要机构,要成为公众走向“终身学习”的指导者。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为大众阅读提供指导是图书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使命所在。关注全民阅读、弱势群体阅读、文化资源均等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图书馆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促进图书馆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已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智力支撑

我国人口基数大,教育基础薄弱,公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只有传播先进、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才能实现和谐的目标。因此,必须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旗帜鲜明地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图书馆作为受大众欢迎的公共文化场所,具有很强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在传播友谊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优秀文化和科学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公众素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图书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场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受益群体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图书馆成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驾马车上的两个轮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因此,休闲生活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不仅反映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将成为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百科全书。以丰富的馆藏资源、深厚的精神内涵、安静幽雅的环境,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品位、兴趣的读者都能到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深化已知,了解未知;通过更新知识,找到与不断进步的外界相适应的切入点。休闲时间到图书馆读书将是新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走向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休闲活动之一。因此,作为图书馆人应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的理念,不断更新服务理念,以民众新的需求为目标,着力把图书馆打造成公民终身学习的教室。为创造新型社会服务,共享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热情洋溢、周到细致的服务,让读者体会到图书馆不但是一个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学习园地,更是一个能够寻求到帮助,得到精神支持和休养身心的温馨家园。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关心图书馆,并不断地向图书馆提供良好的建议,形成良性循环,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构建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坚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是我们永恒的目标。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为全社会提供公平、充分的服务,认真建设好图书馆这个平台,在促进社会和谐中争得一席之地,不仅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起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阵地的作用,同时也努力提高自身社会价值,谋求更大发展。

三、图书馆是实现社会文化平等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在经济生活上出现贫富悬殊,文化生活相当贫乏;一部分人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有的几乎与文化无缘。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仍然处在“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状态,享受不到基本上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失衡。这些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图书馆由于始终如一地坚持“平等服务”的原则,无偿地、公平地为人民服务,尤其为“弱势群体”服务,加上图书馆的事业性质能保证公众阅读、获取知识的平等。从贵族走向庶民、从特权走向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正是以为改善穷困民众的读书问题为目的,知识在真正意义上来到了民间。图书馆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通过建立农村图书室,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由与无限制地利用知识、文化和信息的权利,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改善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状况。“凡是愿意读书的人都是可爱的。”在那些贫瘠的乡村,读书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生活。但由于书籍跨越千山万水的滋润,良好的文化生态将随着和谐社会的实现逐步形成,和谐社会将由文化基础来奠定。

四、图书馆对提高社会公民整体素质有重要作用

通过长期的学习,人们的道德情操可以得到熏陶和培养,人们的心灵可以得到陶冶和美化,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位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视野可以得到进一步开阔,人们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人的精神境界可以产生新的飞跃。通过举行群众性的读书活动。人们可以共同学习、探讨感兴趣的问题,相互间能加深沟通和理解,共同的爱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促进人们和谐、互助、向上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通过读书学习,增强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人们更加自觉地参加创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在现代社会,活动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工作的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需要从精神上予以调剂,而图书馆恰恰能够以其最方便、最生动、最具有吸引力、最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方式满足人们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图书馆通过不断向人们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图书馆可以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开发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的阵地,在城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就会越来越强烈,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普通百姓的关注。文化设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文化基础设施之一的各类图书馆是由各级人民政府建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具有搜集、整理、存储、开发、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又是广泛进行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承担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担,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图书馆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可知,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提高全民的素质,因此决定了将图书馆纳入和谐社会视野当中。读者至上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启迪民智、开发智力资源的服务能够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祥和、优雅、民主、公平的文化氛围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育人的人文环境。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新颖的科学文化信息,满足整个社会不同层次群体对文化娱乐、科技情报的需求,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基础建设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图书馆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存储地,是人类的百科全书,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符小意.试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

[2]王建菊.论图书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4.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生活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