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2-08-15陈发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财务财务管理

□文/陈发明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 天津)

目前,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这种新的变化,很多企业还没有适应,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对财务管理职能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国各级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以及“路径依赖”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财务管理职能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某些企业甚至将财务管理同会计核算混为一谈,根本没有真正领悟财务管理的内涵。

(二)财务管理粗放。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财政拨款也是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粗放和财政资金浪费严重的问题。

(三)财务管理模式落后。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还是受资金供给制度的影响,没有真正跳出“记账、报账、算账”的圈子,这样就不可能将财务管理中的各项职能进行完全发挥。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思想上对财务管理不重视。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领导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企业领导只重视政绩,重视业务和工程部门的工作,从而忽略了财务工作,甚至一些施工企业的领导根本就不懂我国的财经法律法规,不懂财务知识,因此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者就是充当企业付款人的角色,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监控和辅助决策功能。另外,部分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和领导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程度了解不深,只是停留在表层上,并且对其理论掌握不够,业务能力相对较低,没有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没有对其加以探索和研究,从而致使财务管理工作和施工企业业务活动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当前,我国专项资金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加大了财务负担,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将财政的宏观控制能力进行了削弱;第二,预算外资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出现预算外资金松而预算内资金紧的问题;第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和分配主体多元化,从而诱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实际上,预算外资金的产生是集团企业对下属企业的放权让利行为。对各个下属企业放权,致使原来由财政部门掌握的分配权力逐步下放到各个下属主管部门当中。在攀比效应和利益机制的诱惑下,某些下属单位开始努力寻找预算外的财源,因此“三乱”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蔓延。

(三)监督机制不到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审机构多数和会计部门平行,同时依附于执行机构,因此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相对不够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经常起不到“付款”、“核算”作用,对本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及其结果等不了解。

三、加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依法理财观念。应当对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定期进行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的培训,加强领导人的财务管理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理财水平。让企业领导掌握财经法规和财务知识,使其主动参与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并自觉遵照执行。另外,需要加强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认真对待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会计日常工作中融入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财务运行机制时要注意责、权、利相结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进行强化,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财务预算管理,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是其主要的职能。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必须完善企业的财务预算,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提高企业预算编制水平,强化预算管理,需要建立“责权结合、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预算体系,在确立好发展经费和维持经费配比关系的基础上,对各下属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监控中的职责进行明确,从而可以为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财务管理制度应当以最新的预算管理办法为依据,严格遵照预算管理的要求。另外,在制定具体预算时,需要对预算进行统一规划,并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对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财务收支核算管理等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保证部门预算的改革措施可以在企业内部得到很好的落实,保证企业预算和部门预算不再出现“两种情况”。企业在强化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将部门预算和企业预算合二为一,建立准确、细化、合理、科学的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预算部门的执行刚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克服预算编制缺乏计划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杜绝出现无预算支出,明确各项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用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改革的最终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三)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再好的办法、再好的制度,没有合理的监督也不可能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并且建筑施工企业经费使用的效率如何,同样需要实施科学的评估和监管。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并实时开展内部审计,最好按季度或是按年度对内设机构的财务收支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形成审计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并向财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反映。与此同时,应当加大财政监督力度,财政部门加强对财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并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增强财会人员个人素质,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跟踪管理,加强对本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和会计工作的指导,从而切实提高企业资金使用和人员工作效率。在企业内部,应当时常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监督整改。应当组织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季度或是每年树立一些工作先进的典范,将其经验进行充分的推广,从而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再者,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行切实落实。对领导干部的任期和离任进行审计,离任一定要在审计结果出来之后再执行,并且在对任用干部进行考核时将审计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当发现企业领导在任期内有未按照规定程序审批而形成较大数额负债时或重大财务问题时,一定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追究。另外,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应当实施责任追究制度。财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并分清责任:会计人员和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负直接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财务工作负总责。当发现问题时,不能因为当事人离开工作岗位就不予追究,应当追查到底,凡是违反了相关规章制度,甚至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要追究负责人、分管财务和会计人员的责任,行为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结束语

为了改善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重经费使用、轻使用效率,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所造成的消费支出快速增加和经费紧张的情况,必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加强依法理财观念、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1]贺兰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探讨.企业研究,2011.12.

[2]陈斌.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探讨.2011.20.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