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探究

2012-08-15吴松荣赵凤柱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育人德育

吴松荣,赵凤柱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2010年5月29日至30日,李长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讲话中指出: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更加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各项任务。这次讲话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进行了内涵性阐述,这一理念的提出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这一教育发展坐标,整合不同的知识类型和思维方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重大战略指导思想上来。

一、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益评估,是高校大学生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提高道德水准,坚定理想信念的发展方向,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是我们党着眼世情、国情的变化与发展,准确分析青年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把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进行的准确定位,具有深远的前瞻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明确的方向性。

1.对人才培养根本要求的直接铺陈和科学把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直接而富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科学阐述和把握,对我们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第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体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向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群体在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纳了当今世界先进思想的精华,体现出博闻广涉、敢于创新的朝气。这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基础性的条件。第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放到了传承、维护党的事业和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国内改革开放所面临的艰巨任务面前,能否承载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做到四个忠于,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与国家的安全稳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为目标,打造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梯队,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责任。第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蕴含着强烈的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2012年5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中提出,当代青年是无比幸运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责任重大体现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寄托于当代青年,高校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创新理念,就能把握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特点与规律,建立健康和谐的关系,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注入的巨大精神驱动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巨大的精神动力。第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多向性向稳定性转变提供了思想理论保证。我们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其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的稳定和坚定。第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推动高等学校实现教育模式转型的巨大精神动力。受现阶段中小学“应试型”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这一年龄段恰是求知目标由被动“应试型”向主动“适用型”转变的重要契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育人为根本,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转型的首位,在大学生实现转变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引领作用。第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创新理念,能够启发大学生正确认识求知与做人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提高职业能力与培养职业道德作为提升职业素质的双向基点,从而增强责任感,提高抗压力,心怀感恩,立身重诚,把大学生培养成道德崇高、政治坚定、心理健康、博学多才的复合型人才。

3.对保证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的着力方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高校保证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的着力方向和着力点。第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高等教育在已实现宽口径、扩规模、提层次的发展目标基础之上,在教育方向上做出的调整与更新,其关键点在于“内涵式”的发展定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就要坚持“内涵式”发展不动摇,确保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正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第二,确立“育人为主、德育为先”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这一理念既着眼社会经济发展中对高校智育的期待,增强了学生适职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注重人才要素复合化的育人目标,凸显德育的基础位置,从而教育高校大学生科学把握高校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强化了“德育为先”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略,从中也赋予了高校智育工作的新任务与新内涵,这一理念具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取向,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强化这样的目标价值取向,要为培养具有丰富的科学发展内涵的合格的大学生服务。

二、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高等院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明确了教育主体的定位,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然而,我们在落实这一科学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未能凸显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即高校德育必须以大学生为中心,在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而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囿于传统教育模式,片面强化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固守单向性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课堂灌输,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以书为本,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善于把理论灌输与校园人文环境及社会实践条件进行有机契合,割裂了理性认识与现实感受之间关系。第二,重单向传输,轻双向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大学生视为单向受体,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思想上的互动与心灵的共振,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求新感。第三,重传统内容,轻时代特色。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受自身知识结构所制约,对历史知识、传统理论能够娴熟地把控,但不善于挖掘富于时代特色的典型事例,在政治理论授课中暴露出历史知识多而现实内容少、正面理论说教多而负面事例反思少、共性规律性归纳多而个性特色性分析少的问题,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求知视阈点,以致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时空跨越感。

2.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站位失之偏颇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要落实以德为先,就要以学习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根本,以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为目标。而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出现了重心理、轻思想,重共鸣、轻方向,重功利、轻内容的偏颇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着媚俗化倾向。有的教育工作者为了营造课堂的互动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正面引导的基本功能,甚至使教育内容偏离了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把小道消息、媚俗文化和网络语言搬上讲台,在课堂上的笑声与掌声中动摇了党的旗帜,在课后学生的赞誉中丢掉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着短视化倾向。受职称、待遇等硬性评定标准的影响,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违背德育教育基本规律,忽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一味追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凑材料、搞轰动、扩影响为目标,形成教学上的“大跃进”,看似红红火火,实则假大空虚,既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弱化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学习效果。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着去政治化倾向。“三尺讲台无杂音”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即使如此,还是有人对社会热点问题不能理性分析,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曲解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在课堂上口无遮拦、言而无据,误导了学生的思维方向,背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旨要求。

3.理念导向与实际工作缺乏高效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深入分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精准把握其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发挥方向引导作用。而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虽然政治信仰坚定,育人方向明确,但对理念理解得不深不透,在实践中出现方向不偏而思路不明、态度不浮而方法不灵、工作不少而效益不高的问题,弱化了理念在实践中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强压式”倾向。个别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理论功底薄弱,答疑解惑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强输理论、强性定位、强调态度,在与富含趣味性、媚俗性和浸透性的负面思想宣传导向交锋中失去了阵地。第二,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着“刻板式”倾向。个别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对自身潜能的认识与挖掘,刻意地模仿他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在工作中出现曲调单一化、方法程式化、内容大众化,调不起工作对象的胃口,营造不出课堂的气氛,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的作用。第三,在教育态度上存在着“应付式”倾向。个别思想政治工作者既不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又把握不准教育的规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采用说远不说近、说人不说己、说古不说今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对象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实践路径

1.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思想政治政治工作的理念,就要把握其本质要求,增强传载意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第一,要增强阵地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德育方向,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高校课堂,正确解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编谣、不信谣、不传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方向性要求。第二,要增强时代意识。要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把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要求,研究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新特点,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机制,做到内容贴近大学生的修德品味,方法要适宜高校育人的现有条件,机制要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实效性要求。第三,要增强对大学生的示范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端正工作动机,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工作能力,坚持言行一致,做到真学、真信、真传播、真实践,发挥示范引领,成为大学生进德修业的楷模,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实践性要求。

2.着眼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

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就要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大学生为教育主体,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坚定政治立场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在爱国与立场方面的特点比较突出,他们心怀爱国之情,但有的在政治上不够坚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幸福与安康,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深刻地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有志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然而,受长期和平环境和富裕生活的影响,有些人弱化了政治觉悟和理性思维能力,在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中,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欺骗性政治宣传缺乏敏锐的鉴别力,动摇了对党和国家的信心,极易将朴素的爱国热情逆转为狭隘、短视的过激行为,背离了个人的初衷目标。德育教育要在继续强化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抓好政治立场教育,突出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实践性,突出爱国主义与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第二,把拥护改革开放教育与政治立场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拥护改革开放,但在思想上不够稳定。他们迫切希望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积极拥护改革开放,热情参与社会和学校的各项改革实践活动。然而,由于不能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情,不能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当国家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与挑战时,他们对现实情况缺乏清醒的思考,受负面舆论的影响,产生不满情绪,迷失了努力的方向。当前德育教育的重点要把拥护改革开放的热情化作稳定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强调祖国改革开放大业与人的思想思想稳定的一致性。第三,把渴望成才的美好愿望教育同艰苦奋斗、勤奋刻苦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渴望建功成才,但学习上不够刻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大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有用之才,由此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成才愿望。然而,很多大学生缺乏对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的思考,把学习目标定位于短期的求职谋业,对学习目标缺乏基础性、持续性和发展性的总体设想,当社会对人才需求出现较大调整,与理想目标有较大反差时,就产生悲观懈怠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动力,以混文凭、求刺激、谋享受取代了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当前的德育教育既要肯定大学生渴望成才的美好愿望,又要鼓励他们发扬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在实践精神和实践成效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要坚持把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主体,教育对象处于客体位置,这种主客观的定位认识决定了教育中的单向传输方式,制约了教育对象的参与热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进行重新定位,将大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一,要尊重大学生生活和实践活动。尊重大学生是“育人为本”的前提,在实践中,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接受能力,将其看成一个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我的个体,为其创造出自我教育的良好条件。其次要突出大学生的平等地位,改变单向说教的传统做法,坚持以诚相待,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格,在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中增进互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真心实意地接受教育。再次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和不同发展需求出发,改变简单、僵化的工作方法,不设置统一的模式,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第二,要理解大学生,与他们用心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做换位思考,带着真挚的感情,把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具体通俗的小道理,把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理解人的前提是了解人,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也要了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在教育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第三,要关心大学生,保护大学生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这种关心不仅仅是一种良知发现、情感流露和意识表达,还要落实到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服务的实践行动之中。做到关心大学生,就要以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学习安心、生活舒心的和谐校园。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刘芳,等.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4]李淑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选读,2009,(12).

[5]涂玉香,孙昌勇.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6,(29).

[6]张永华.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维度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7]焦连志,黄一玲.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