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建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索

2012-08-15张秀军赵丽萍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

张秀军,赵丽萍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以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Kenton 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为代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对现在)和满足感(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二是在个人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着积极心理学思潮中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的培养,从而使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具有积极美德的组织成员或成员的组织者,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了如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一、把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纳入到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体系之中

积极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这种心理素质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这个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一个处于积极状态的人可以拥有外在的高成绩和高分数,高社会地位或高经济成就 ,但这些并不是一个拥有积极心理素质的人获得快乐和幸福体验的必要条件。竞争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参与竞争,接受这样的手段,对于竞争结果“胜利或失败”所强化出来的内心体验能够认可、理解。但不以其为目标来衡量自己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从而来固化生命的意义或自己的内心。为了增强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认识,应把《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纳入到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体系之中。

课程主要内容含十个积极方面的指导:认知心理健康、认识完善自我、把握爱的艺术、调控管理情绪、应对压力挫折、珍爱宝贵生命、适应大学生活、建设和谐人际、构建和谐团队、职业生涯规划。采用关注积极来引导大学生对自我积极方面、学院积极方面、学院所在社区积极氛围的关注,从而来认可自己,认可环境,认可人际氛围中的积极方面。为个人内心的积极有意识地矫正关注点,增强个体意识。并在教育指导中强化“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自主、主动基础上的和谐、爱、调控、接受、适应、应对、完善、建设、规划。在这样的教育指导中,实际操作和实施,面临着对“高考强化训练”而产生的“以成败”为体验和行动方式的“心理系统”的矫正。在此基础上指导目的在于焕发出学生自身内在的主动关注,主动调整,主动适应与接受。从而产生主动尝试,观察、思考、体验、接受、反对、交流、沟通、合作、创新与挑战。十方面的教育和指导目的在于从认知层面关注健康心理的基础。健康的心理是一个有自主的心理,是一个活化的心理,是一个能思考的心理,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僵化的、只会反应的心理。能够对生命、人生、职业、行为与心理、社会现象等有恰当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关注积极。在大学生的心理世界中,有一部分学生很积极,他们多数是经过高考重压下,学习分数比较高而产生的自信。这样的积极与“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不同。前者基于积极强化,而后者基于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和认可。当遇到挫折后,前者容易进入到另外一种强化消极,后者会积极应对或平和接受,甚至是无为。这无为依然也是一种积极。通过日常教学,将积极心理学理念纳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

二、建立“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选修课程实施体系

为了满足那些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继续探索学习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需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加入“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选修课程。如《积极心理学》、《大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积极心理学认为人都具有灵性、天赋和智慧。人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潜质。探索潜能结合心理素质训练来强化对积极心理品质的体验和养成。在潜能开发选修课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学生认知:灵感、顿悟、暗示、信念系统、程序性知识的自动运行,积极情绪及良好情感组织者的建立,优秀人格系统建立、良好行为塑造与习惯养成等几方面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主要从活动中让学生活化自我内心模式。主要包含三方面:自我认知角度:我是谁;我的原生家庭;我真的很不错;我的价值观念;做情绪的主人。人际互动角度: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做沟通的赢家;心理基础角度:生命与感恩;在爱中成长;与压力共处;放飞心灵。全部以活动方式进行。为了课程进行要有一些基础训练:美丽相识;增强凝聚等活动。通过学生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训练和实践,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关注积极方面,培养积极的个人心理品质,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和人际环境,增强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利用学院相关机构开展“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学生活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三级机构学院、系、班级机构,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组织并倡导学生以“快乐体验”为根本的活动形式。每年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日,组织“趣味运动会”。这种以“趣味”为主题的活动形式,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获得一种由内在感兴趣而产生的活动的主动性,以体验快乐为目标的游戏性,不以成败而患得患失的“新(心)的体验”。活动采用了大学生团体活动的多种形式,包括:过水搭桥;二十一足;赶小猪;袋鼠跳;齐心协力;协同作战;抛绣球;蹲跳接力等。在趣味中体验快乐,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打破以“高考”指挥棒压力下的个人成绩评价标准,和在此标准强化下的个人内心体验。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和新体验常态。在平时的班级心理委员、院系心理健康协会成员组织的活动中,把心理趣味运动会中的活动进行演练,进行预热,不同形式的组织进一步带动了大批的学生参与,从而带动全院学生的“趣味活动”的积极情绪体验,扩展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作用。

四、利用学院机构中“心理咨询师”团队,针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除心理困扰

在每年的新生入学后的第十周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测试,根据普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干预。干预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针对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利用学院心理咨询师队伍进行专业干预,进一步修复和建设“问题”学生的内在心理模式。改变其强迫、抑郁、焦虑等典型情绪体验,协助其建立平和、积极的情绪。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在专业干预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特别是对“自我价值观”的认知。利用认知-行为心理学观点,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情绪模式时,注重以实践和体验为强化来改变行为。通过若干次的心理咨询,能够使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改善。在这样的影响中,心理咨询师除了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之外,还要带着积极的心态,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策略,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僵化,不拘泥,不逾矩,不懈怠,平和、认真、接受并影响学生,增进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尝试一直在进行之中,在加强机构建设的同时,强化内涵建设,探索一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的建设途径,是一线工作者一直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尝试和推进改革,继续总结和实践。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