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

2012-08-15侯瑞娟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学科因素情感

陈 迪,侯瑞娟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从其孕育、产生、发展到今天,已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国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是一个相当热门的概念。我国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自1989年以来,沈德立学者就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教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着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必须通过适当的学习策略才能充分地、有效地调动起智力资源,才能顺利保证完成智力活动和学习任务。那么在当前院校教育面临全面改革的环境下,加强学员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无疑是院校改革的强力推动,也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强学员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笔者认为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注意目的教学,启迪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驱力,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而动机由需要产生。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目的性的教育,使学生将学习与未来相联系,进而产生自觉的学习动机。

(一)重视绪论学习

绪论课是启发学生学习的好机会。绪论是教材的发端之言,是总揽教材的纲领,是教材的先导与灵魂。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指南,是建立新课程整体观念的起步。每门课的绪论都是对该课程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对教材的学习将起到引领、提示、导向等作用。新的概念、新的内容、结构及新的体系将会使初学者产生一种全新的感觉。面对刚接触新学科的学生,教师应以讲好绪论课为钥匙,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新学科的大门,用新的观念去纠正学生头脑中的某些陈旧观念和片面观点,以建立起新学科的新观念、新观点和新体系。

(二)结合科学成就学习

适当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古今中外的科学成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习积极性。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科学成就本身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才能达到的结果,这便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仰慕和自豪的感觉,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去学习和了解这门学科的兴趣,在开扩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坚定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决心。此外,也要指出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异,增强学生为祖国学习的紧迫感。

(三)结合展望未来的学习

结合教学恰如其分地展望学科学习对人类未来的贡献以及可能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生学习最关心的是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恰当地列举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学科的学习可是现实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习学科内容更是必不可少。这样能使学生放眼未来,深感学科知识将对人类创造美好的明天作出贡献,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意改革教法,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学习兴趣能否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注意语言表达

语言是教学中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精炼明白,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引人入胜,使人心悦诚服、造诣精深,美感强烈的教学语言往往能唤起学生的羡慕、愉悦、心旷神怡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时运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学生不但易于接受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和学生交流时,老师的语言要“真”、要“善”,言为心声,一定要把内在的真情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有如甘甜的泉水流过心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这样使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听了既不吃力费神,又如身临其境,兴趣盎然。

(二)注意直观教学

心理研究告诉我们: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生动的形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所以,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用实物、制作模型教具、出示挂图、放录像、投影片等。这样化抽象为形象,既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注意启发性教学

在教学中应强调启发性教学,提倡质疑问难,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探求中学得知识。这要求教师善于提问善于设问,通过科学而有层次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经常性的“茅塞顿开”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这样通过步步设疑,使学生在最佳的探求心理状态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既培养了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任何科学理论都源于实践,同时又都负有指导实践的任务。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都有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而学生学习最关心的也就是学之后的实际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列举现实中的实例,多采用实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对现实物体和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实物的本质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注意情感教学,增进信心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好的情感能增强学生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极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所以,教师应注意情感教学,并力求提高。

(一)发挥课堂的情感交融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要用情感燃起学生炽热的学习热忱。课堂上教师不应冷漠乏味地照本宣科,而应是表现满腔热情,精力充沛,讲课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进入角色,牢牢地捕捉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精神振奋的心理共鸣、其乐无穷的情感体验。

(二)热情地鼓励学生

对学生成绩上的点滴进步,思维上的细微创建,方法上的分毫改进,教师都要给予充分肯定。这对于非智力因素不良者尤为重要。鼓励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进一步挖掘潜力。平时,还可以组织难易适度的竞赛,创设竞争情境,让他们在不同场所下尝到学习甜头,进而增强学习信心。

(三)调控不良情感

学生中的不良情感表现为意志消沉、缺乏毅力、不求进取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接近学生,及时了解产生的原因,给予对症下药的调控,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总结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深深感到,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强烈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组织开展竞赛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而非智力因素又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幼冬.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69-71.

[3]李兰平.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相关研究[J].魅力中国,2010,(7).

猜你喜欢

学科因素情感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解石三大因素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