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途径培养模式”培养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

2012-08-15李淑霞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双师教学资源我院

李淑霞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54200)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在职业院校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和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若干开创性的探讨,作者所在学院不仅通过引进、聘用等手段,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更重视对已有专业教师的培养,以“四途径培养模式”为平台,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一、以行业、企业为平台,在实践中培养产生

教师走进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为行业、企业服务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也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需要,我院通过分析专业教师的现状做了如下尝试。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248名,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79人,占32%;31-40岁的教师有95人,占38%;41-50岁的教师有57人,占23%;50岁以上的有17人,占7%。数字显示青年教师比例较高,而青年教师中无企业工作经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偏多,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教学中带有较强的学科性、理论性和系统性,而淡化了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为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学院实施“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制订了《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教师双师素质培训规定》《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资格的规定》,为每位专业教师建立“实践活动卡”,教师带着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走进行业、企业,在实践中找答案,实习可以集中时间实施,也可以分散实施,原则上安排在暑期实施。专业教师每学年实习时间不少于4个星期,年初制订实习计划、系部审批,实习全程记录,实习结束,每位实习教师根据实习收获撰写有关专业建设的论文或调研报告,学院制订可操作的考核方案,将实习过程折算为8个学分,未修满学分的专业教师,原则上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不能参加优秀教师的评选。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院教师的双师素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专业教师从不了解行业、不熟悉专业技能,到置身行业、企业锻炼,最终成为技术能手和技术专家。

二、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在专业建设中培养成长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创名牌、彰显特色的核心,专业建设包含的内涵很广,从理念的形成到专业建设环节的设计,从教学内容建设到专业特色的形成,需要每位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并在建设中体验和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我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实施“665”的专业建设模式,即“6个一”的专业建设理念,“6步走”的专业建设环节,“5大建设”的专业建设内容。

“6个一”的专业建设理念:坚定一个方向,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是方向;依据一个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资格标准是标准。明确一个宗旨,为山东医药行业服务是宗旨;突出一个核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核心;形成一个模式,企业合作、工学结合是模式;达到一个目标,学生成人成才是目标。

“6步走”的专业建设环节:一是广泛调研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二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三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四是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五是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六是质量监控,建立三方质量评价体系,做好专业建设。

“5大建设”的专业建设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

在实施“665”专业建设模式中,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专业建设必须有理念新、知识全和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必须有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实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所以,我们坚持在专业建设中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在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基础上完成“665”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重点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需要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时刻明白企业在想什么、企业在做什么、企业需要什么、企业未来需要什么,从而明确我们能为企业做什么,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我院按照如下“七化”进行课程建设,即工学结合课程化、课程目标能力化、课程内容职业化、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建设开放化、教学资源立体化、素质教育规范化。实施“七化”课程建设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构架教与学的桥梁,高职教学使用的教材具有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我院专业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对遴选使用的规划教材,按保留、删除和增加的原则整合教材内容,对教材再加工和升华;提倡使用校本教材,在深入企业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有了一定的积淀,根据岗位需求和区域经济的现状,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教材的过程,就是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过程。在体现实用性、针对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等方面,校本教材是最好的选择。在我院形成了教师从照本宣科讲教材,到理解高职教材、遴选实用教材,最终编写校本教材和主编国家规划教材。

三、以教学资源建设为平台 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中培养锻炼

高等职业教育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需要实践教学为载体,所以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是高职院校保证办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我院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中,规范制度,注重意识的养成,精心遴选实验、实训项目,科学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制订合理的考核方法。硬件建设中,专业教师参与实验、实训设备的采购,对拟选设备的名称、型号、参数进行大量调研和论证。对购置的实验、实训设备,专业老师亲自编写岗位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学院投资500万元新建符合GMP要求的生产性实训大楼,在建设实训大楼的过程中,本着锻炼队伍、节约资金的原则,从生产工艺布局、上下水、空调净化系统,到设备选型、电气安装、消防等,专业教师自行完成设计方案。施工中,专业教师深入施工一线,参与水电器安装、净化工程安装、设备调试等。大楼建成后,专业教师按GMP规范和企业要求,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各类记录。

通过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强化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实现了我院教师从使用实践教学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资源,最终建设实践教学资源。

四、以社会服务为平台 在为社会服务中培养提升能力

为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功能之一。专业教师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技术咨询、培训、技术指导和共同科研开发等活动,锻炼和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专业教师为山东省医药企业员工进行新版药典、新版GMP、GSP和安全生产等内容的培训,在培训中真实了解并领会岗位操作要点,完善补充自身知识的缺陷;专业教师还以观察员身份协助行政监管部门深入企业开展检查和认证工作,在检查和认证中,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提高专业教师理解标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通过“四途径培养模式”,我院教师从教书匠变成教学研究者,从教学研究者蜕变成专家型、双师素质的高职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丰富、厚重的专业知识,具备达到企业技术标准的职业能力,培养的毕业生在单位得到了尊重、信任和重用,每年都会出现用人单位争聘我院毕业生和预定下一届毕业生,学院已步入了“出口畅,招生旺”的良性循环轨道。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 教育部高职高专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徐元俊.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4] 高学强.关于高职院校在示范校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5).

[5] 莫柳军.试析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教论坛,2010,(29).

[6] 龙凤翔,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11,(5).

猜你喜欢

双师教学资源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