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12-08-15辛俊勃于广华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药物制剂校企基地

辛俊勃,李 芳,于广华,程 锦,孟 丽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发生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硬件资源,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正是因此,各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校内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1],这里主要讨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建设背景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国际医药工业的发展与我国新版药典、新版GMP的实施,医药行业对药物制剂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懂得药物制剂理论、生产工艺知识的制剂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药品生产企业的需求,只有既熟悉制剂工艺、GMP要求,又精通制药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维修的复合型人才才深受制药企业欢迎[2]。企业对制剂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高也为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院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设置于2008年,年招生70人,原有实训设备总价200余万元,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实训能力。2011年我院药学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我院药学专业群成为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现代制药与药学服务综合实训基地成为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这三个项目的支持为我院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带来了机遇。

二、建设要求

1.高仿真性。药品是特殊的产品,患者一般无法辨别其内在质量,且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甚至会危及生命。由于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药品生产的人才,所以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尽可能的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一致,让学生一直处于真实生产的环境中,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所谓高仿真性就是指构建与真实环境一致或极其相似的实训环境,目前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建设接近真实生产的车间、厂房;另一个是借助3DMAX、程序设计等手段进行计算机模拟,如GMP实训仿真软件等。前者有真实的生产感受,但投入很大,且实训受设备数量与时间的制约;后者可以置身于虚拟的生产环境中,通过鼠标完成操作,学生训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成本较低,但真实操作技能仍需训练与强化。各院校可以通过这两种途径的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

2.生产性。生产性实训基地既可以满足学生进行生产实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也可以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目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有三种:(1)学校主导型,即学校作为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主体,此模式易于管理,但由于企业未能参与,易导致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市场或企业的需求。(2)企业主导型,即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行业企业作为生产与实训的主体,此模式企业参与度高,特别适合于投入大的机械类紧缺专业。(3)共建共享型,即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都作为组织生产与实训的主体,此模式校企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在管理机制上有待进一步创新[4]。

3.区域共享性。区域共享性实训基地是建立在某一区域经济基础上并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实训基地。它是以行业为依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或学校与学校间的互补与合作,建立集产、学、研等为一体的开放式、合作型实训基地,实现资源有效共享[5]。区域共享性的本质是在保证学校教学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全方位开放,增加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6]。通过区域共享可以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三、建设中的难点

1.实训基地运营机制的构建。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特别是在实训基地运营机制的问题上。在实训基地运营中,我们发现教学规律与市场规律相矛盾[7]、生产性实训效果有待提高、实训基地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实训基地投入与产出相差较多、实训基地造血功能尚不健全等问题。由于缺乏成型的理论作参考,构建完善的实训基地运营机制仍需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2.实训基地的管理。实训基地的共享与开放的目的是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但是其开放、利用的程度越高,带给管理的压力也越大。因此,实训基地的管理必须能够与其功能相符合。实训基地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辅助设施等部分,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够全面、设备维护维修人员缺乏等。

四、对 策

1.加强系系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所谓系系合作是指与学院内其他系部合作,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共享。如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承担医学美容专业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所谓校校合作是指与其他院校合作,实现校间实训基地共享。如盐城市区有4所院校开设药学或药学相关专业,在师资、实训条件等方面都与我们存在互补,我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已经承担其中1所学院药物制剂课程的综合实训任务,合作效果理想。

所谓校企合作即与其他制药企业合作,不断寻求彼此的合作项目,充分激发实训基地的潜能。一方面,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可以在职业技能鉴定、药品中试放大、企业职工岗前培训、企业职工再教育等方面发挥优势,变“消耗性”实训基地为“创收性”实训基地,降低其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可以将制药企业的生产内容带进实训基地作为实训内容,从而提高生产性实训的效果。

2.健全管理体制。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科学、严格、高效、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管理队伍中包括实训教师、实训基地管理员、设备维护员、设备维修员、车间管理员等,明确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分工;(2)建立严格的考核方法与奖惩措施,对管理不力的人员给予解聘或取消其实训指导资格;(3)建立实训基地卫生、安全管理规定,先对实训基地使用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实训任务;(4)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物资管理制度,结合GMP对设备、物料的管理规定,要求实训基地内部的物、账、卡相符,设备有使用记录、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物资的购入、领用、生产、质检等也需有记录,并对相关记录及时归档[8]。

3.完善组织保障机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也是校企合作的载体,其建设主体包括学校与企业两方。建立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办公室,学校领导与企业主要领导均为该办公室成员,实训基地建设运行中遇到的纠纷与困难由办公室协调解决,从而为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1]宋轶.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8(1):23-23.

[2]李启照.校企联合加强药物制剂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企业导报,2010,(8):212-213.

[3]夏忠强,吴艳华.高职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3):43-44.

[4]程艳.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57.

[5]应继慧.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

[6]杨鹏,李永明,刘宇,等.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齐齐哈尔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3):69-72.

[7]王召鹏,徐通泉,楼向伟.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44-145.

[8]马连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思考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9):37-39.

猜你喜欢

药物制剂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应对策略
我的基地我的连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中职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