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

2012-08-15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樊力敏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樊力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学习的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必要知识储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及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而实验室制取氧气又为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提供了思路。本节课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验操作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教学目标及现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智力发展程度,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重点: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难点: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四、学情分析

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实验室气体的制备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因此,学生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不困难。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化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循着科学的发展过程去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此我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归纳的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思维变为直观,节约教学时间,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具的准备

仪器:锥形瓶、广口瓶、试管,单、双孔塞、橡胶管、长颈漏斗、集气瓶。

药品:块状大理石、块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碳酸氢钠粉末、块状碳酸钙、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七、教学流程

1.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我们探究了空气的组成,知道二氧化碳只占空气体积的0.03%,但我们不要小看这0.03%的二氧化碳,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地球不是很冷,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为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提供保障,说到这儿你是否想知道二氧化碳是什么样了呢?你是否想知道如何才能获得二氧化碳呢?

恰当的导入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暗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温故知新,慢慢求索。

教师引领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并激发学生思考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解决了哪些问题才顺利制取出氧气的?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会一一地解答出来。此时教师继续引导:实验室制取氧气首先是从药品、反应原理开始探究的,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也不例外。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

由已知带动未知的探究,自然过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在这一环节中可以检查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为探究新知识做好铺垫。

3.启发引导,获取新知。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的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方程式是否适合制取二氧化碳。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后会得出均不适合的结论。思路中断,教师适时再次引导:既然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都不适合制取二氧化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吧。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阐述各个反应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恰当的药品。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探究。

学生先回忆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方法,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分别投影出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图(略)。由学生分析、讨论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一环节旨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

4.设计实验、探究交流。

活动:学生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组装仪器并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指导学生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学生在制取过程中,很快会发现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如何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了是个难题,探究欲望再一次被激发。经过讨论、实践学生会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再一次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从中学生也会领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教学难点随之突破,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5.课堂总结,提升素质。

请学生总结归纳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6.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我采用如下的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装置

三、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先固体后液体)

④收集气体(验满)

⑤检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⑥拆除装置、清洗

这样设计可以使本节知识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便于理解和掌握。

猜你喜欢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抓捕”二氧化碳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吃气体,长大个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