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翁之意不在酒点点滴滴是乡愁——《春酒》教学设计

2012-08-15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宋芳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春酒民风思乡

✿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 宋芳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思乡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琦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思乡情深深困扰着她。《春酒》介绍了作者故乡过年的风俗,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总之《春酒》是一篇文质兼美却与学生有一定距离的文章,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要充满“语文味”,关键在于教学立意的明确得当。为此我进行了如下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习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乡情、民俗的怀念。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把思乡之情具体化为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对民风民俗的怀念。

教学方法:反复在朗读中品味、交流、探究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配乐朗诵曲目。

教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

落幕 稀罕 健脾 枸杞 薏仁 家醅 门槛 斟酒

煨炖 酬谢 炮制 挑剔

这其中“醅”字应在幻灯片上重点放大、突出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创设情境

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年时的风俗,教师利用幻灯片播放各地过年的风俗,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创设一种浓浓的氛围。从而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

第一板块——琦君邀您喝春酒,馥郁芬芳溢满唇

主问题一:春酒好喝吗?我爱喝吗?

活动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设计目的:让学生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教学预设:

1.材料好,有黑枣、荔枝、桂圆等8样。

2.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个答案,可以引导学生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可抓关键词“鼓鼓的”或者比喻的修辞手法都可以。

3.没等母亲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4.我端着、闻着春酒,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说是酒仙真的让我们感觉到我因为喝酒而快乐,因为喝酒而飘飘然,因为喝酒而陶醉的那种感觉。)

追问:童年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调皮、可爱、贪吃、纯真、幸福的小女孩。从而让学生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第二板块——酒不醉人人自醉,寻亲不觉醉乡里

主问题二:再次阅读文章,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设计目的:感悟美好的母性,道地的家乡味,淳朴的民风。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还有对母亲,对童年,对故乡亲友以及对故乡淳朴民风的怀念。

1.如果学生再次谈到对童年的怀念。

通过上一板块对小女孩的形象分析,学生已经能感受到童年的我因为有了春酒而感到无比快乐,此处就不用再赘述了。

2.如果谈到追思母亲,就设计一个活动。目的是: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3.如果老师想把文中描写母亲的许多细节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提示:知道人物的特写镜头怎么拍吗?提示人物的特写镜头往往要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可以抓住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同桌交流。)

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最好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淳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刚刚通过这几个细节的拍摄,发现了母亲身上的那种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其实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

教学预设:如果学生谈到怀念家乡淳朴的民风。

设计活动:可以让学生找找民风的淳朴体现在哪里。

1.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

2.我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点一下酒。舔一舔。

3.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会首请大家喝会酒。

4.母亲从不上会,但很乐意把花厅借给大家请客。

5.阿标叔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亮的。(阿标叔是乡邻的代表,所有的乡邻都像阿标叔那样,邻里之间是那样的和谐、淳朴。)

教学预设:如果学生直接谈到思念故乡。

追问: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乡,为什么值得作者那样思念呢?

引导学生关注故乡的人和事。依然可以回到上述对故乡的母亲以及童年的快乐和对淳朴民风的怀念上。

教师总结:这杯思乡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童趣;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这些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教师出示补充资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在相思中深情地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正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来齐读结尾。

(齐读)对故土的眷恋,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

第三板块:醉翁之意不在酒,点点滴滴是乡愁

主问题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这些诗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人、哪些事、哪些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设计目的:给学生发挥的舞台,让学生通过寻找思想之人、思乡之情、寻找思乡之句,理解思乡之情。

思乡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是余光中隔着一弯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从古至今,多少人为谋生存图发展,背井离乡,羁旅天涯,但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远,生育自己的故土总是像影子一样紧紧相随,让人魂牵梦绕,这都是缘于那份深沉的故乡情结啊。故乡情结成了具有强烈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三、板书设计

春酒

琦君

怀念童年 怀念母亲 怀念故乡怀念民风民俗

四、作业设计

1.像琦君用《春酒》将无尽的乡情流露出来一样,也请你写一段文字送给自己,或者以此纪念远去的童年,或者借以表达对家、对亲情的眷恋。

2.推荐阅读琦君的《桂花雨》,或者可以选择表达思乡情的作品推荐给其他同学。

五、设计亮点

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教学设计如仙葩奇苑熠熠生辉。本课教学的3个主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培养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品析能力。另外,本课的“琦君邀您喝春酒,馥郁芬芳溢满唇”“酒不醉人人自醉,寻亲不觉醉乡里”“醉翁之意不在酒,点点滴滴是乡愁”3个板块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同时也吻合本课浓浓的思乡氛围。

猜你喜欢

春酒民风思乡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美食里深藏着爱与感恩
思乡与蛋白酶
多彩民风
小小回春酒帮你赚大钱45岁残疾大哥卖回春酒一年赚一套房
浅析明清时期地理环境对王家营地区民风的影响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
如此铺排意何在——《春酒》教学价值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