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里的学问——评张奇臻《新说文解字》

2012-08-15张金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工具书学问

张金桐

(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书 评

汉字里的学问
——评张奇臻《新说文解字》

张金桐

(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汉学也因此成为“显学”。据悉,在影响世界的国际组织、国际公司、国际媒体和世界知名大学中,有上百家拥有中文网站和网页;《财富》杂志所评出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大约三分之二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分支机构,并大部分开设了中文网站;自2004年底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以来,已有二百多家孔子学院,在五十多个国家“遍地开花”。这种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为中国在全球推广汉语教学带来了良机,但也带来了挑战。相当一部分外国人士反映汉字难学、难记,令人望而生畏,缺乏适用的教材和有益的工具书成为制约汉语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瓶颈之一。

在此背景下,河北年近八旬的老作家张奇臻先生历时十年撰写的《新说文解字》近期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该书“探寻汉字的造字本源,说解字形的演变轨迹”,无论对于初学汉语的外国学子,还是中国广大中小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等都是学习汉字的一部绝好的工具书,同时,对于汉字方面的学术研究亦不无启迪。

通读全书,便觉视野无比开阔,洞察了汉字里的诸多学问。一方面,作者在“前言”中便断言汉字“最好学”。在当今世界语系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表音和表意两类。英、法、俄、德等国的语言属表音类,汉语为表意类。“表音文字形与意没有丝毫关系,比如,NO 是‘不’,YES 是‘是’,为什么?是怎么来的?约定俗成,就是这样,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只能死记硬背。”汉字是表意字,其特点是见形识意,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道理。有许多字虽不知其读音,但在特定语境中人们却能判断其意,并不因语音而受限。如“初”,从衣,从刀。会意用剪刀裁剪衣服是做衣服的开始——初始。《说文》:“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这本是会意字,后世也曾改左旁从“示”,后统一规范为“初”。可见,具有形象基础的汉字“最好学”。另一方面,该书通过对一千个左右最早出现的基本汉字——“字根”的研究,揭示汉字的系统字理及其科学体系,同时也对汉字几千年来演化的过程进行剖析。这一千个左右的汉字是汉字的骨干,其他数万个汉字,大多是由此重新组合产生的。因此,掌握这些字理后,对其他大部分汉字稍加审视便可融会贯通。另外,该书备有“笔画索引”,方便人们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对遇到的特定汉字进行检索、研究。尤其在不知其读音的情况下,通过笔画查阅该字所包含的“学问”。除了工具书的功能外,该书还将收录的汉字非常有趣地类化为“表现人的文字”、“表现生产活动的文字”、“表现自然世界的文字”、“表现战争的文字”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字”等,每一类又进一步细化,如“表现人的文字”又具体分为“与整体人相关的文字”、“与老人相关的文字”、“与妇女相关的文字”、“与儿童相关的文字”、“特殊的人形”以及与头部、眉眼、鼻子、耳相、口、手、躯干、内脏、下肢等相关的文字。每一字均配有拼音、甲骨文、金文、篆、繁体等字形,很多文字还附有精美的插图。细细读来,不仅了解了该字的起源、演变、含义,而且鉴赏了不少历史的画面,长了学问,陶冶了情操,颇值得玩味。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2011-09-13

张金桐(1963-)男,河北故城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工具书学问
比多少的学问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一”的学问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study on corporat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ring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