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是河北省民办高校的当务之急

2012-08-15李建通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民办学校公办管理体制

李建通,石 凡

(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教育与教学研究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是河北省民办高校的当务之急

李建通1,石 凡2

(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省民办高等学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是设计思想上的“追公现象”严重,规范意识较差,创新意识淡薄和轻视学习与研究等。要加强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建设,需从重视章程建设、完善董事会制度、保证落实院长负责制和专家学者的民主管理、管理机构设置创新、实行硬预算约束和规范财务管理、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学习与研究、抓好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

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制度创新

河北省的民办高校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十多年前,河北省从事非学历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林立,群雄蜂起,一批办学实在、质量较高的机构脱颖而出,从2000年起陆续成为今天河北省的民办普通高校,目前共有16所。十多年来,这16所民办高校都在风风雨雨中成长,办学规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声誉都有了较大提高,其内部管理体制越来越健全,越来越有效,越来越显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总的情况是,与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探究其中的根源,寻求改革的对策,是本文的宗旨。

一、河北省民办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及其设计思想存在的问题

(一)“追公现象”严重

我国的公办大学在管理上有不少弊端,比如教育管理行政化,管理干部官员化,民主管理缺乏制度保证,专家治学得不到尊重,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较差等,这已成为社会共识。民办高校作为新生力量,更接近市场、接近社会,应该革除公办院校在管理上已经暴露出来的许多弊端,按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思路。但遗憾的是,它们复制了公办院校的管理模式,造成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上与公办大学趋同。例如,民办高校虽然没有国家承认的“官阶”,但也按照公办高校模式设置了院、处、科等机构和级别,而且行政处级机构一般也在10个以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家延用管理公办大学的办法管理民办院校。无论是学校的“设置条件”,还是“评估指标体系”,甚至招生、增设专业、开设课程、文凭管理等都是与公办一样的规定、一样的程序。所以民办高校只得套用公办高校管理体制。二是社会的习惯势力。几十年来我国只有公办大学一种模式,公众就认为公办大学的管理模式就是标准,民办大学不套用公办模式就是山寨版大学。另外,民办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公办院校,他们进入民办学校时,不仅来了“人”,而且带来了“思想”,带来了公办高校的管理“路径”。三是民办高校办学历史比较短,经验不足,还来不及形成自己的管理思路,还未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之下,民办高校的“公办崇拜”情结在所难免。

(二)规范意识较差

大学,是社会上最严密的机构之一。必须依法办学,照章管理。但是民办高校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还不可能都规范起来。现在的问题是,学校在逐步发展起来后,仍然不解决规范化问题。规范化的进程远远落后于发展的进程。一些高校的举办人错误地理解社会,认为不规范的事处处有,我们讲规范,一是讲不起,二是不合算。甚至认为,规范是对举办者个人权利的剥夺。在他们的心目中,“学校是我的,我说了算”,决不让“外人”染指。这就导致了许多重要的管理领域中存在着不规范现象,特别是董事会制度、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问题尤为突出。比如董事会制度,目前河北省大多数民办高校还处于“有长无会”或“有会无制”阶段。就是有董事长没有董事会,或者即使有了董事会,董事会的制度也不健全。学校的决策基本上还是一个人说了算,或者几个人说了算。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涉及核心利益就更加难以规范。这种情况表面上看,或短期地看,也许对维护董事长的权威、稳定学校发展、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但是从根本上看,或者长远地看,对民办学校而言,规范才是真正的保护力量,不规范才是伤害的根源。举个例子说,最近有几所学校发生了职工与学校之间的诉讼。其原因是:有的职工求职迫切时愿意接受较为不利的条件,但在离职时就是另一种心理状态了。由于学校用工制度不规范(比如没有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或者社会保障不到位,某些职工掌握了真凭实据,需要时把那些证据拿到了法庭上,结果是学校败诉,学校丢了“面子”又赔了钱。所以只有规范用工制度,民办学校的事情才好办。

(三)创新意识淡薄

讲规范,不等于因循守旧。实现管理创新,即在许多方面应该按照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建构自己的办学思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同于以往办学模式的道路,这涉及民办学校的“生命线”问题。但在管理实践中,民办学校同时存在不规范和不创新两种倾向。该规范的地方不规范,但该创新的地方却又不敢创新了。比较典型的方面是教学管理模式的选择、教学改革的推进等。最近我们在中国台湾考察时,发现北台湾科技学院在这些方面已走在了我们前头。该所学校是一所私立的、包括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大学。他们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非常贴近社会、贴近产业,理论课只占30%,实践课占70%,教室就是实验室,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各类竞赛项目、获得专利权。而中国大陆那种在同一个分数段上录取,用相同的课程、相同的课程标准、相同的考试办法、相同的分数管理来培养人才的思路,早就应该结束了。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属于办学自主权,许多问题本来是可以研究和改革的,但这要看民办学校敢不敢和有没有能力提出新的思路。有胆识者,走在了前头,成为民办学校中的佼佼者,也会成为我们国家坚持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功臣。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曹勇安教授有句名言,大多数民办学校缺的不是钱,而是思想。有了好的思想自然就会有钱,没有好的思想有了钱也会使学校倒台。但是不少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或主持者缺乏这种意识。

(四)轻视学习与研究

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国家从上层领导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都在重新认识,国家针对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出台,教育改革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高等教育的历史知识以及新知识、新理论、新趋势、新信息、新成果,就像大海一样包围着我们,可是民办学校有谁像重视教学、科研一样重视了管理的研究呢?有谁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这些理论和信息,并且有谁认真地学习和思考呢?有哪个学校设立了教育研究机构并设置了专职的研究人员呢?缺乏理论指导,办学就只能是跟着别人走,跟着大流走,或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这是民办学校缺乏远见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对民办高校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重视《章程》建设

民办学校都有《章程》,因为这是申报时的要件。但是,大多数学校的《章程》出自一个模本,各单位只是“填空”而已,并没有研究它到底应该写什么,应该如何实行,结果它只具有“文本”意义,跟实际办学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本来《章程》是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的依据,也是管理行为的依据,甚至可以把《章程》看作是一个单位的“宪法”。它规定着这所学校的性质、宗旨、校园文化精神、学校的社会责任、产权归属、各种权利和利益的分配关系等,这么重要的问题不研究、不规定、不执行,办学岂不是一笔糊涂账?当然,《章程》法律地位问题、民办学校的利益分配问题还有不少争论,国家也还没有最终出台相关政策。但无论如何《章程》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必须予以研究,把它当做完善管理体制的首要环节。

(二)完善董事会制度

学校是独立的社会组织,是独立法人,有自己的法人财产,有自己的权、责、利。学校的董事会和相应的董事会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根本制度。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都作了具体规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能由创办人个人或集团董事会来代替学校董事会。董事会的组成人员、章程、职责、议事规则、修改程序等都要做出明确规定并切实执行。现在大家都在争上层次、争创一流学校,争社会信誉,争取国家的财政扶持,但如果连最基本的制度都不规范,最根本的管理都没有章法,怎么能取得社会的认可呢?

(三)从制度上保证院长负责制和专家治学

这个问题也是《民办教育促进法》明文规定的。董事长要做开明人士,不但要给院长以事权,还要给人权、财权;不但要保证其待遇,而且要倾听他们的意见。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才算尊重。董事长即使很懂教育,办好一个大学靠一个人的思路也很难。总觉得自己高明,总是让院长坐冷板凳,院长会全心全意地帮你治校吗?院长和其他专家既然是董事长请来管理者,就得诚心诚意地听取他们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实施学校的管理。从河北省民办高校的发展实践看,哪个学校聚集了一批治校之才,并且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哪个学校就蒸蒸日上,否则日子就不大好过。所以,落实院长负责制,实行专家学者的民主管理,是完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

(四)机构设置创新

非要按照公办大学模式设立十几个党政机构吗?研究一下台湾地区的办学情况对我们的机构设置会有所帮助。我们在访问台湾时发现,台湾的大学,无论“国立”还是私立,其行政管理机构都极为简单。“(国立)中央大学”是“五处三室”(教务处、学务处、总务处、国际事务处、研发处、秘书室、人事室、财务室);私立北台湾科技学院则是“一长带四长”(校长、教务长、学务长、总务长、研发长)。从实质上说,学校管理机构设置创新,是体现学校举办人和院长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的标志。我国大学的内部管理机构,一是垂直管理层次多,二是横向机构重迭,三是缺乏专家治学和民主管理的制度保证,四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重视不够。这些方面的问题日益显露,成为改革的目标。在这种情势下,民办学校更没有必要去照搬公办学校。按照自己的校情和管理需要,寻找科学的机构设置思路,是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实行硬预算约束和规范的财务管理

实行预算硬约束和规范的财务管理,是民办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今后国家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中,规范的财务管理必然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民办学校是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国家也正在制定合理回报的具体政策。但要取得合理回报,必须以收入、成本、利润这些指标为依据,而这些依据要做到准确无误,就必然要以严格的财务管理为前提。举办人不但要有严格财务管理的意识,而且要懂得其中的许多知识。比如学费收入,是学校法人的收入,而不是举办人的个人收入,不允许任何人包括举办人本人挪用、抽逃或随意支出,否则将构成财务违纪或犯罪。民办学校在严格财务管理上不容迟疑,而且越快越主动,越快越有利。再说,科学的预算管理和严格的财务管理最终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如果连财务这么重要的管理都不规范,那么这所学校还有什么管理是规范的呢?

(六)抓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管理决定成败。学校管理水平直接由管理人员素质决定。但河北省民办高校院系两级管理骨干的缺乏情况,比教师的缺乏还严重,尤其是补充困难。从年轻的毕业生中选拔教师比较容易,但管理骨干需要管理经验。现有的院系管理人员中,从军队、高校、事业单位、行政机构中退休的人员占比在50%以上,熟悉本专业又懂高校管理的人非常缺乏。所以管理成了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许多高校的举办人或院长认识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还没有认识到管理队伍的重要性,还停留在只要有人“顶岗”就行的认识水平上。所以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民办学校要像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那样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要通过引进、培养、实行管理人才交流等多种方式,抓紧解决管理人员缺乏问题。

(七)教学管理要突出办学特色

教学管理是学校最核心的管理。钱学森先生生前就曾反复地说,我们大学的管理办法很难出拔尖人才。国际上对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评价是有考高分的本领,但动手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差。中国公办高校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改革应该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经济领域人才缺乏而大批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所以,民办高校在教学管理上一定不要再走公办学校的老路。成功的经验要汲取,但更要立志改革。在实行弹性学制上,在学分制的实施上,在课程设置上,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在启发式、引导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上,在加强实践教学上,在学生管理上,在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上,都大有文章可做。甚至可以说,在教学改革方面,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基本上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民办学校更有机制上的优势,更容易走到教学改革的前头。现在全国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民办学校,取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所以民办学校一定要请一些有眼光、有思路、锐意改革的管理人员来从事教学管理。现在各院校都认可了特色办学,但是要特色办学就不能因循守旧,就得在改革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办学特色是以改革为前提的,这也正是院长作为教育家的“用武之地”。

(八)加强对管理的研究工作

绝大多数民办学校没有设立教育研究或民办教育研究机构,甚至没有热衷于研究的人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陷。学习、研究工作看起来可有可无,甚至有些“远水不解近渴”,但这确实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重大工程。谁首先认识到这一点,谁能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一些问题,谁就能在竞争中成为“王”者。

[1]钟启泉,吴国平.反思中国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万文涛,王云兰,张意忠.高等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03-200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李维民.民办教育的回顾与展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Perfect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Urgent Affairs of the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Li Jiantong,Shi Fan

The non-governmental higher school in Hebei province has many problems i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the reason are the serious phenomenon of"pursue the state-run school"of the design thought,standard consciousness is poorer,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s light and neglecting the study and research,etc.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college,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itution construction,improv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ystem,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id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experts,manage the institution innovation,carry out the hard budget constraint and regulat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st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research,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the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etc.

private universities;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system innovation

G40-058

A

1673-1573(2012)01-0119-04

2011-10-03

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103070)

李建通(1943-),男,河北衡水人,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石凡(1983-),女,河北定州人,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处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责任编辑、校对:王岩云

猜你喜欢

民办学校公办管理体制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营利性民办学校中受教育权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