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原经济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的思考

2012-08-15任俊英

关键词:经济区中原板块

任俊英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对中原经济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的思考

任俊英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按照自然资源、地理类型、产业类型、发展水平、面临的发展任务等方面的相似性,中原经济区可分为四大板块,各板块具有不同的战略功能,以发挥中原经济区的区域优势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一体化进程。

中原经济区;空间布局;合理化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中原崛起、振兴河南的必然要求。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按照自然资源、地理类型、产业类型、发展水平、面临的发展任务等方面的相似性,提出利于中原经济区区域优势发挥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四大板块发展布局,并对各板块功能进行战略定位,以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

一、豫中及西北板块

豫中及西北地区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三门峡、晋城、长治、运城,共13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10.6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 297万人,分别占中原经济区的38.0%和33.5%[1]。经过多年的建设,该板块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综合经济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高地。根据该板块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要求,该地区的基本发展定位如下。

(一)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通过重点建设以郑州市为中心[2]、洛阳市为副中心的中原城市群[3],强化其交通枢纽、金融、贸易、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洛阳副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密切经济联系,拓展辐射范围,在“核心区、主体区、合作辐射区”圈层结构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全面拓展对外通道,完善区内交通网络,加快建立内外互联、各种运输方式充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该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发挥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加快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扩展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逐步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四)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依托该板块能源原材料丰富的优势,按照“优化布局、集中开发、高效利用、精深加工、环保安全”的原则,加快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的开发建设和输入转化,构建稳定、安全的能源原材料保障体系,提高区域能源原材料保障和输出能力,把能源原材料工业培育成区域强势产业,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华“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把该板块打造成为彰显华夏文明和振兴中华文化的核心区。此外,该板块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对集中,人才济济,可以把该板块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人才集聚高地。

二、北部板块

北部板块包括河南省的鹤壁、安阳、濮阳,河北省的邯郸、邢台和山东省的聊城、菏泽7市所辖地区。该区域国土总面积5.22万平方公里,占中原经济区18.6%,总人口4 115万人,占中原经济区的25%。该板块综合实力较强,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基础良好,安阳、邯郸与聊城是重要的文化旅游基地。依据自然地理、资源特点与产业状况,该板块的战略定位如下。

(一)中原经济区钢铁与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依托区域的资源与产业优势,把钢铁与有色金属工业作为战略支撑产业进一步改造提升,做大做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与优势产业。努力把安阳、邯郸、邢台三市打造为中原经济区的钢铁及其延伸产业高地和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把鹤壁建成重要的镁及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把安阳建成重要的铅加工基地;把聊城建成重要的铝与铜加工基地。

(二)重要的能源与化工生产基地

依托丰富的煤炭、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大力发展煤炭、电力、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工业,并着力挖掘生产潜能,扩大开发利用规模,增强产业的带动力,使之成为重要的以煤炭、电力、石油及天然气为支撑的能源工业基地。依托安阳、邢台等地的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快速扩张产业规模;着力培育发展风电装备、光热、生物制能、地热能等产业,把该区域建设成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大力壮大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工业,重点开发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引导其加大技改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出一条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进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的煤化工,濮阳、菏泽、聊城等地的石油化工,濮阳、邢台的盐化工基地建设,努力把豫北区域打造成为全国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

同时,立足于该地区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较高的实际,应发挥自然与土地的资源优势和邻近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在稳步推进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以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为目标,以畜牧、果蔬、中药材、花卉园艺、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业结构。围绕特色农业生产、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方式,提高产业能力,把区域建成重要的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区。

此外,重点培育安阳的殷墟、红旗渠、羑里城、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墓,鹤壁的云梦山、大伾山,濮阳的中华龙乡、邯郸的广府古城、聊城的水域古城、菏泽的牡丹花卉等旅游线路,打造以山水和文化等为主格调的精品线路、黄金旅游线路,把该区域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地和观光休闲度假胜地。

三、东南板块

东南板块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东南部,包括河南的商丘、周口、驻马店和信阳等黄淮四市,安徽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四市,共8个省辖市。总面积80 345平方公里,总人口5 990.6万人,分别占中原经济区的29%和37%。基于该地区的资源基础、产业条件,并充分考虑到中原经济区各版块之间的联系,该区域的战略定位如下。

(一)粮食生产加工基地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畜牧业和水产养殖等“菜篮子”工程,以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立足于较为雄厚的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用工业,带动和辐射商丘、周口、亳州、阜阳、驻马店、信阳和宿州等传统平原农区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现代农业发展高地。

(二)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

扩展河南信阳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形成一个“4+4”的跨省区的国家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4],围绕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键性问题,如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使用问题、农村金融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进行综合性配套实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原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框架。

(三)农业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区

顺应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和工作节奏加快的趋势,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进一步彰显农业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结合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以现代化农业科技多功能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弘扬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此外,充分发挥地下资源较为丰富和产业基础比较好的优势,以“永城—淮北”为基点,以商丘、亳州、阜阳和潢川为依托,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的矿产品生产加工和先进制造业。同时,着力塑造“京九”产业带,形成中原经济区的“双十字”发展格局,支撑京广线以东地区加快发展。

四、豫西南板块

西南板块主要为河南的南阳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5.9%,占中原经济区的9.5%;总人口1 0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占中原经济区的6.6%[1]。该板块综合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和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好,最具备建设成为“三化”协调推进的示范区。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该板块的战略定位为。

(一)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推进示范区

进一步发展壮大非金属矿产制造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型能源化工、光电和装备制造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建成中原经济区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光电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以南阳市区为中心,以邓州、桐柏、西峡、淅川县城为四极,以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节点,构建城区现代化、县域镇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经营体系和基础保障体系,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二)可持续发展实践区

加强水源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布局和合理衔接城市、产业空间和生态廊道建设,打造豫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效利用优势生态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城乡一体化三个方面进行实验示范,建成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三)国际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区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拓展文化内涵,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养生之都,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际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区。

(四)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充分发挥南阳的区位、资源、市场等优势,加快建设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与襄阳等周边地区的产业协作和经济联系,促进地缘相承到区域对接,推进一体化发展,将南阳—襄阳打造成为呼应沿长江中游经济带、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原经济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布局及战略定位,既着眼于强化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与作用,又可促进地区分工,加强不同类型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加快中原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1]河南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1-10/07/content_1963574.htm.

[3]中原经济区升级为国家队后重大产业将优先布局[EB/OL].http://henan.china.com/zh_cn/finance/kaifaqu/11084289/20110128/16364881.html.

[4]中原经济区将形成“一极、两带、两翼”发展格局[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1-03/09/content_22093680.htm.

Thinking on the Reasonable Spatial Layou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REN Jun-y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A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ng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and promoting the rise of Central Plains.According to natural resources,geography type,industry type,level of development,facing the task of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similarity,the central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each section has a different strategic functions to facilitate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of central zone and coordinate the economy development,and speed up the central zone integration proces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Space layout;Reasonable

F20

A

1008—4444(2012)01—0076—03

2011-11-02

任俊英(1965—),女,河南尉氏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经济区中原板块
沁园春·赞中原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御中原 画饼充饥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