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2012-08-15詹新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足球青少年

詹新平

(安徽农业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6)

影响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詹新平

(安徽农业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6)

足球运动深受全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学校为基础的各级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同时这项活动在学校的普及程度以及社会对这项活动的认知度也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对影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的分析,找出影响活动开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健康持续开展的合理化建议.

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因素分析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更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足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是一项具有很好锻炼价值的体育项目.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把足球列入了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直到今天足球项目仍然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足球颠球和运球分别列入了中小学测试项目,足球也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项目之一.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体群字〔2009〕54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2009年6月10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启动.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共在全国44个城市布局,其中包括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和18个其它城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了学校场地,师资队伍,领导重视程度及经费保障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足球活动在学校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以学校为基础的各级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也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

通过这几年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影响活动开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层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是校园足球活动健康持续开展的主要因素.

足球运动牵动着从中央到地方及基层各级领导的心.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领导到各地方体育、教育部门的领导,在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而作为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基层学校的领导,则应该重视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经费、场地、师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了基层学校领导的有力支持,校园足球活动才会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学生参加课余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提高.有许多基层学校领导亲临比赛和训练现场,给了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老师和同学极大的鼓舞.

第二,处理好踢足球与学习的关系是保障校园足球活动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

学习和踢球之间的矛盾是许多学校领导、老师与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许多学校在这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北京人大附中“三高”训练基地(与国家体育总局在足球,棋牌等项目的合作训练基地),孩子们10%进了职业队伍,其他90%的学生通过体育生招生政策,几乎全部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名牌大学,为这些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当然,在北京人大附中“三高”训练基地,孩子们的第一身份永远是学生,运动成绩再优秀,两门成绩不及格也不允许出国比赛.再如盐城市实验小学提出了“两不误”和“两促进”的方针,即:既不耽误学习也不耽误身体锻炼;即促进了身体素质和足球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习.这一举措让家长打消了踢球影响学习的顾虑.又如武汉市万松园小学,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前后的学生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及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他们拿出二年级文化成绩最好的班级通过一学期的每周两次40分钟的足球活动,到学期结束时发现,该班文化成绩依然保持全年级第一;第二学期在保留这个班的基础上又拿出该年级文化学习成绩最差的班级进行研究,经过一学期后,发现该班文化成绩迅速提高,孩子们在遵守纪律和行为习惯方面也明显好于过去,于是得出踢球不影响学习的结论.同时学校还发现,通过活动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敏捷度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让许多学生及学生家长由衷地感到心服口服.

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过程中,还需要体育教师和教练、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工作中要相互配合,达成默契,随时督促和提醒学生,对因为训练或比赛而落下的课程要及时补上,培养学生强化合理安排学习与训练时间的能力,只有这样校园足球活动才能得以持续开展.

第三,基层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是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一部分基层学校的足球教练员大多数是由体育教师来担任的,他们当中从事足球专业出身的并不是太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提高.要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善,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非足球专业出身的教练员进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足球训练水平;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从体育院校足球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基层教练的队伍中;第三方面,各级体育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派出优秀的教练员定期到基层学校,辅导并帮助他们提高足球训练的水平.

第四,宣传不到位,是影响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不利因素

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意义和作用重大,这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及团队意识的形成.要推广校园足球活动并取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让学生喜爱及广大群众和学生家长知道,扩大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做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保证.所以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媒体,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宣传手段,积极宣传校园足球活动的政策和目的,宣传足球知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并喜爱这项运动.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对有效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青少年足球活动是一项持续长期的活动,不能急功近利.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的未来,是中国足球走出困境并取得长足发展的最根本的保障.校园足球应该淡化竞技体育的色彩,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目标,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让青少年在参与足球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成长,学会面对胜负、困难、挫折时有一种正确和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另外,校园足球要主动参与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以分割的一部分.开展校园足球不是为了培养几个足球人才,如果足球人口基数大了,人才自然不会缺乏,所以长效机制是确保校园足球长远发展的关键.

第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大、中、小学的配套模式,以保证校园足球健康稳步的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和北京开了个好头,建立大中小学足球的配套模式,保证了校园足球的连续性,解决了踢球学生的后顾之忧.由上海市教委牵头、同济大学倡导,部分大、中、小学及其所在区县教育局和体育局自愿结盟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2012年1月5日在同济大学揭牌成立.该联盟致力于青少年足球人才“一条龙”的培养,建立起“大学、高中、初中、小学”4级对接体系,期望通过未来十年的开展,能够实现三成学生参加足球运动,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

“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依托大学、高中、初中、小学“1—2—4—8”足球项目布点体系,即每所高校对应2所高中,每所高中对应2所初中,每所初中对应2所小学,按“区域就近”原则结对合作,以方便开展日常互动训练和交流学习.上海市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市各级各类学校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达到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让校园足球成为上海市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重要输送渠道.

第三,解决好青少年球员的后顾之忧.要使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进步和提高,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坚持体教结合,形成以校园足球为主体的足球普及体系,同时要充分重视对青少年球员的素质教育,解决人才的升学,就业和出路问题,逐步形成青少年足球普及、选材、培训、升学、进入职业联赛到向国家队输送的完整链条,为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1〕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中国足协中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训练大纲(试行)[M].2006.

〔2〕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金志扬.金志扬自述——一路追“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4〕麻雪田,李仪.足球比赛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校园足球,2011(1-3).

〔6〕陈应中.青少年足球科学训练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G843

A

1673-260X(2012)05-0168-02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足球青少年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青少年发明家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