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物小问题中引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2012-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生物学胰岛素

赵 林

从生物小问题中引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赵 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其实,生物学本身就含有许多吸引学生的内在因素,我们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特别是生物学中那些细小而具体的问题,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尤其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生物兴趣。

学习兴趣;生物小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生物教学的中学老师,特别希望学生能喜欢生物学科,对生物产生兴趣。但现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业繁重,整天忙于上课、写作业、参加辅导班之中,久而久之,学习兴趣逐渐丧失,生物课也不例外。很多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情形必须加以改善。

一、关于兴趣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提出了兴趣中心论,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致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他还提出:“兴趣和训练是有目的的活动的相关的两个方面……要有兴趣,就是把事物放在这种不断发展的情景之中,而不是把它们看作孤立的东西”[1]。

Gardner和Tamir认为“兴趣这个术语通常是指喜欢从事某一类型活动超过别的,兴趣可被视为是一种具有高度特殊性的态度。兴趣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倾向或显著特征。”[2]

林传鼎把兴趣定义为“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3]。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定义兴趣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它和需要联系。”[4]

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大词典》第五卷,将兴趣定义为“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倾向”[5]。

对学习的兴趣或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叫做学习兴趣。。兴趣往往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6]把握好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生物学习。

二、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前苏联教育家索洛维契克在他的《学习与兴趣》一书中,介绍了他在培养三千多名学生学习兴趣(包括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等科目)的实验中的具体做法。书中提到:在最初阶段,只需要一点点兴趣。以后只要稍微提高一点兴趣,学习立刻就会好一些;在原则上,一个人可以自己对非常枯燥无味的工作产生兴趣;如果内心里认为工作是有趣的话,那么,工作本身会使我们觉得是有趣的;不仅行为取决于情绪,而且情绪也取决于行为。[7]

司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谈到了如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学生兴趣就高,而且较为稳定。如果运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8]

周玉平在《生物学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中对目前学生生物学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生物学教育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生物学学习动机的对策:加强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生物学学习能力感的培养;适当表扬和鼓励;通过知识价值观的教育,激发与培养生物学学习动机。[9]

总的来看,国内外不同时期都有学者对如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提出自己的看法,也有学者在具体过程中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关注生物中的小问题

笔者认为,生物学本身就含有许多吸引学生的内在因素,我们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特别是生物学中那些细小而具体的问题,尤其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生物兴趣。以下都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生物中的小问题。

1.分子的“拟态”。拟态在生物中是很常见的,但分子水平上也有类似拟态的现象。一些研究抗药性的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引起肺结核的细菌——弯曲杆菌,其细胞中可以产生一种名为Mfd的蛋白质,结构极似DNA。这种蛋白质可与抗生素氟化苯酚酮竞争性地结合相关的酶,从而大大降低了该抗生素的作用,使细菌能够存活下去,并形成了抗药性。当研究人员把弯曲杆菌中这种蛋白移除后,发现氟化苯酚酮的药效能提高大约100倍。[10]此后,在其他多种生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蛋白质及其基因,有理由相信,这有可能是一种生物普遍存在的调控机制。这样一来,一方面给医学上抗药性的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另一方面甚至可能会引起生物学研究方向的改变。

2.一些你可能不会注意的视觉问题。首先,视网膜是如何清理其大量代谢废物的?这看似不是问题,但事实表明,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肯定各有其活动节律及调校,可以高效地清理其代谢废物,否则就会引起失明。其次,对颜色的感受是否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和力量的发挥?因为在2004年的奥运会拳击比赛中,红方选手的胜率明显大于蓝方选手。另外,撇开生理因素不谈,就文化差异而言,不同的国家或不同民族的人对颜色的种类和数量的感受是否相同?因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对色彩的定义和区分往往不尽相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是否会导致不同人对相同的颜色感受不同呢?还有,非洲狮鼻子的颜色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长期以来,猎人们常根据这一简单的信息,有目的地猎取那些年老的狮子,而保留了年轻的首领,从而避免了一系列恶劣后果的发生。很难想象,仅仅鼻子颜色的略微差异,就使得非洲狮群得以延续下去。

3.青贝的贝壳等为什么如此坚硬。青贝的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并无特别之处,但是由于该成分是按一定次序交替排列,并形成严格的分层结构,从而使青贝的贝壳非常坚硬。很明显,在这里结构显得比成分更为重要,这就为仿生学材料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线索。

另外在骨的研究中发现,一种叫leptin(消瘦素①)的激素可以通过在大脑视丘下部的活动影响骨骼的变化,这就使神经系统与骨骼系统形成联系,从而也建立起新的知识网络。这样,当我在讲解生物学上“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这一基本原理时,就会更加明确具体和带有复杂性,而不再是简单化的肤浅认识。

4.一些看似极小的问题。你可能不会注意到一只果蝇的翅尖是黑的,而另外一只不是黑的。但这里同样包含了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辅助调节区域的不同等一系列生物学的宏大问题,科学往往就是由一个个看似极小问题的研究构成的,但这也与研究生物发育等这样的大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旧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带来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新问题。而且有些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但事实并不尽然。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糖尿病来说,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的破坏;Ⅱ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反应途径有缺陷,这两种类型糖尿病的研究都不断有新的发现。在Ⅰ型糖尿病中,胰岛素被当作是抗原,引发了免疫反应,从而形成对胰岛细胞的攻击和破坏。目前通过对照实验发现,这类病人的淋巴细胞大约一半能识别胰岛素中的A链,但胰岛素片段是如何激发淋巴细胞并引发破坏性反应的,机理尚不清楚。而对于Ⅱ型糖尿病也有新的认识,消瘦素是最先发现的脂肪动员激素,而最近发现另一种原先被认为只是消瘦素的载体的激素—RBP4,可在全身范围内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胰岛素的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RBP4与胰岛素活性的关联中,是否也影响到消瘦素活性的变化?这就使原先已经错综复杂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了。[11]

科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一个可以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往往是科学中最难的部分。生物学虽有许多宏伟的、重大的课题,但我们要关注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趣,同样也与那些重大生命课题紧密相关。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将这些贴近生活的小问题与教材中的内容结合起来,更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注释:

①leptin莱普亭,消瘦素。首先被坚定为小鼠的肥胖突变基因ab编码的蛋白质,它可作为脂肪量调节的信号。脂肪量的调节可能是通过食欲来调节,也可能是通过能量代谢来调节。(《生物工程词典》)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1.

[2]Paul L.Gardner:interest in biology,partⅠ: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v26n5p425-433(1989).

[3]林传鼎主编.心理学词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7.

[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792.

[5]邵瑞珍主编.教育大词典(第五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32.

[6]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56.

[7](苏)西.索洛维契克.学习与兴趣[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1.

[8]司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教育,2006,(3):60-61.

[9]周玉平.生物学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10]http://oldspace.biovip.com/?action-viewnews-itemid-49023.

[11]Maura C.Flannery: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J].Volume 67,No.8,October 2005,498~504.

责任编辑:姚 旺

G62

:B

:1671-6531(2012)05-0150-02

赵林/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生物一级教师,硕士(广东中山528404)。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生物学胰岛素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