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探析

2012-08-15长春大学张炳辉田艳芬

财政监督 2012年14期
关键词:交易方式产权交易产权

长春大学 张炳辉 田艳芬 于 焱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300 多家产权交易所建成并实现产权交易。与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壮大相对应,交易所在交易规则、交易标的创新方面逐步完善,产权交易所的运行机制、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经济效应等产权交易市场的理论研究日渐增多,积累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文献。从全球视角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以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交易为主的同质性资本市场整体上并不活跃,市场交易额在经济滞缓期呈现下行态势,而内生于中国经济的异质性资本品交易市场保持了交易总额的增长态势。理论上,我们需要明确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一、产权交易市场的构造特征

产权是使用稀缺资源的一组权利,是对给定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的总称。产权交易是指资产或权益的流转,主要包括生产设施、相关耐用类工具和证券化之前的异质性标的资本品的交易。曹和平 (2009)分析了全国260 家产权市场交易构造特征,认为产权交易所的市场构造框架有五个要素成分与证券交易市场有别,分别是资本品一揽子供给、买方(消费)小众化、信息半透明、公允但并非均衡价格和离散型行业参照均衡。纵观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从交易的供求及价格形成视角可窥见产权交易市场具有的构造特征。首先,产权交易市场中的交易标的供给具有一揽子供给特征。在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的资本品是异质性的,没有经过匀质化设计。任何非标准化的资本品,不管是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还是银团贷款、不良资产等金融资产,以及技术产权、文化产业、特许权等无形资产都可以进入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其次,产权交易市场中的资本品需求具有小众化特征。潜在的一揽子资本品的购买者数量有限,至少不够大数定律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的买方市场。第三,交易形成的价格接近公允价值,但不是均衡价格。从以往成交的案例看,多数产权交易是在经过反复价格敲定后成交的。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成交价格是在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自愿交易的条件下形成的,接近行业的公允价值。但是异质性资本品交易中潜在购买者数量较少,很难证明此类资本品的市场均衡价格。产权交易市场的成交价格能够充分接近行业公允价值,但不是均衡价格。

二、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在探索中壮大,交易水平及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各类产权交易成交总额达1811 万亿元,同比增长65%,市场集中度再度提高,交易总额占比前十名的交易所占据了71%的市场份额。同时,交易标的品种出现多样化,实体性资本品交易和权益性资本品的交易都有增加。从成交方式看,协议成交与竞价、拍卖、投标等多种交易方式并存,促进了产权交易投资者发现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从产权交易市场的软环境视角看,可从成交总额、市场集中度、交易方式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构建衡量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一)成交总额。在当前发布的《中国产权市场年鉴》中,全国绝大多数的交易所都发布了当年的产权交易成交宗数和成交总额,为研究产权交易在时间维度的纵向发展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不同交易所的横向对比提供了素材。鉴于全国范围内只有少数交易所有这些详细数据的记载,笔者以全国范围内进入产权交易所交易的各项资产及权益的成交总额定量分析我国产权交易所的发展水平。

(二)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可用产权交易的行业集中率衡量产权交易市场集中度,或者按成交量将不同的交易所划分,以不同层次的成交量的机构占全部行业的比例衡量市场集中度。

(三)交易方式。交易方式是在交易过程中双方采用的各种具体做法。在长期的产权交易实践中形成的交易方式主要包括竞价、协议、拍卖、招标等。在产权交易统计年鉴中,通常以在不同年度各种成交方式的成交宗数占总成交宗数的比例衡量产权交易市场的集中程度。

(四)创新能力。产权交易市场的创新能力包括产权交易规则创新、交易手段创新及交易品种创新。衡量产权交易市场的创新能力的指标主要指新规则的创新能力、新业务的创新能力等,它们是一种定性变量,在衡量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水平时,需要采用量化技术将其量化,以全面反映产权市场的创新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以上衡量产权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般成交总额较高的产权交易市场,其交易方式和市场创新能力往往较高,其市场份额也比较大;而仅有少量成交额的交易市场,其创新能力往往不高,交易方式单一,市场份额也比较少。因此,随着产权市场统计数据的完善,我们在运用这些指标构造衡量产权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数时,需要综合运用能够避免数据信息重叠的数量方法,恰当地衡量产权市场的发展水平。

三、影响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因素

纵观我国产权市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是市场因素与制度供给相结合的产物。影响产权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因素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

(一)制度因素。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先于制度,制度规范交易。在松散无序的交易实践之后,制度建设可促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市场交易更加规范。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产权交易市场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通过市场化方式公开、透明处置和优化配置各种国有资产与权益的平台。从成交金额看,2004年全国产权交易总额达到1913.84 亿元,同比增长91.3%。随着国有企业产权转让项目的完成,产权交易金额同比增长幅度放缓。2006年,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自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开始大大方方地进场交易。2009年3月17日,财政部出台《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打开了金融企业的资产进场交易的大门。2010年,产权交易总成交额超过6000 亿元。制度的及时供给助推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壮大,成为异质性资本品的产权交易市场跑赢同质性资本品的证券交易市场的有力推手。此后,公共资源、涉诉资产、其他公有性质的权益资产在各地的制度规范之后,陆续迈入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业务量空前扩张。纵观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自《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国资委等部门陆续颁布了近十个配套文件,这些规章与制度是产权交易市场产生乃至发展壮大的重要影响因素。没有制度的及时供给,产权市场发展的路径就不会如此清晰,更不会如此地繁荣,可以说产权交易市场相关制度的供给,实现了市场机制与制度推动的完美结合。

(二)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对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易主体的需求变化,在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上有不同交易主体的交易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并使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表现出弱收敛态势,即产权交易市场并没有随着某种交易需求的终止而结束,而是在新的需求下重生。

产权交易市场是在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需求之下形成的一种交易制度,进入产权交易所交易的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资产和权益。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标的从国有产权交易发展到其他公有产权的流转和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包括金融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行政事业单位的存量资产、涉诉资产及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等。这些交易标的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不同交易需求激发的。如国有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转移或核销房屋、车辆、设备、家具和其他国有资产产权的需求;金融企业转让国有股权、盘活不良资产的需求等等,产权交易市场的服务主体从国有企业延伸到行政事业单位、金融企业及广大中小企业,由此萌生了实物资产、权益资产及无形资产的产权交易,宽松的市场环境扩展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从产权交易市场运行实践出发,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文献,描述了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构造特征,提出衡量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影响产权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可对以下指标进行完善:

(一)产权交易市场的成交总额。这一指标从规模角度衡量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水平,是重要的、客观的、可量化指标,一般认为,成交总额越高,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水平越高。

(二)市场集中度。从市场发展结构角度衡量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水平,市场集中度越高,产权市场的竞争性越弱。如果产权交易市场定位为竞争性的资本市场组成部分,需要充分发挥个性竞争的政策导向。

(三)交易方式及创新能力。从产权交易市场业务视角衡量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水平,交易方式是实现交易的手段,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业务创新。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交易方式越多、业务创新能力越强,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水平越高。因此,需要积极引导鼓励产权交易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创新交易方式、开发交易品种,在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中实现自身业务的壮大。

(四)制度供给和市场环境。从制度建设和市场需求角度看,影响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供给和市场环境。相关制度的完善可以促使产权交易市场充分有效的发挥盘活资产、发现价格、发现投资人的功能,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主体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及时的制度供给和宽松的市场环境可实现产权交易市场与主板市场并行发展,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弥补异质性资本品交易空间不足的缺陷。因此,建议应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及时出台扩大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标的的相关政策。

曹和平.2010.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 (200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交易方式产权交易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浅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及发展对策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大学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探讨
《产权导刊》编委会
《产权导刊》编委会
电子商务下逆向物流模式选择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