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以政府管理为视角

2012-08-15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岳卫峰

财政监督 2012年14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汽车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岳卫峰 刘 斌

一、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地不断深入,产品的低附加值以及科技含量低等缺陷日益困扰着各行各业。再加之国内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国外市场变化莫测,企业、学者以及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尽快实现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技术创新无疑是每个行业实现目标不可回避的路径选择。对于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以当下的市场环境而言,这不但是企业技术升级的问题,而且也关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生死存亡。虽然市场给了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压力,但是,企业是否要进行技术的升级换代还得看它本身是否具有动力。企业的创新动力往往来源于市场的需要以及制度的保障,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保障技术创新的制度设计。当下,针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低下以及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状况,除了唤醒权利主体的维权意识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尤为重要,政府在知识产权管理以及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方面应起到主导作用。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一个辩证关系,技术创新活动客观上催促社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反过来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在市场机制下,创新主体依据市场的有效需求以及遵循公平的竞争规则进行创新活动,另外,创新活动成果也应受到合理的保护,以防止他人的非法利用。这二者关系的平衡需要政府的参与,一般来说,政府有时充当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有时则需要毫不犹豫地介入。本文主要以政府作为介入者的角度,讨论政府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的引导、扶持以及政策支持,还有,政府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激发与保护创新主体活动的制度,另外,政府在从事这些工作时所采取措施的优缺点。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零部件企业家年会公布的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全球汽车零部件专利地理分布依次为日本、美国和欧洲,日本国内集中了全球汽车零部件专利总量的一半; 而中国国内仅占全球汽车零部件专利总量的2%,与中国目前汽车消费大国的市场地位不相符。而从中国内地的专利分布来看,外资企业已经占据了中国国内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三,在中国形成了优势的布防。从专利数量来看,博世公司的专利总数为8394 个,电装为7194 个,法雷奥3927 个,德尔福1255 个。而国内企业中比较好的,如万向集团专利总数为246 个,万丰奥特50 个,万安集团21 个。从中不难看出我国零配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发投入低,自主研发能力差。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研发年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2%,对比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研发年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20%,在国内多数中小型企业还处于没有研发能力的阶段,只有43%的零部件企业拥有专利,不到20%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这种现象导致产品缺乏创新,不仅质量受到严重制约,而且产品附加值越来越低。二是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有些配件产品外方在华独资生产,即便是合资企业也是由外方控制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及企业家的拼搏精神,更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与扶持。

三、政府对于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介入

(一)牵线搭桥。这方面主要是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例如,《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 [2008]770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等文件的规定,现就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制定如下实施办法。该办法中明确了企业主导以及政府引导作用。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用整合创新资源的方法来有效地开展技术研发工作,政府把企业、高校以及事业单位积聚在一起,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专长,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国外以及国内的某些行业通过这个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政府引导型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能忽视市场基础配置资源的作用。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积极进行汽车产业的招商,都想在汽车行业发展中分的一杯羹。在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过程中,同样存在政府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做法。也许政府是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这是一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其结果就会被市场惩罚。

(二)维护创新活动公平竞争环境。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市场行为,所以,创新主体必须遵循公平的游戏规则。当然,不是每个创新主体都能遵守市场规则。政府必须伸出有形的手以发挥看门人的作用: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可试想,自己辛苦地投入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进行技术研发,但是,别人窃用了这一科研成果并投入生产。如果这样的做法得不到惩罚,那么,谁还会冒着风险进行创新活动?所以,政府为了社会利益考虑,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维护公平的市场氛围。在我国,市场的公平性主要依靠《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实现。

(三)税收减免或者财政补贴。我国制定产业政策时,对于某个行业最直接的支持往往体现在财税优惠方面。例如,前几年的家电“以旧换新”优惠政策以及购买小排量汽车的税收减免政策。前者是一种财政补贴政策,后者是税收优惠政策。不可否认,这种政策的效果最为明显。对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产业政策的优惠同样也会起到显著作用。但是,问题是受惠者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以及谁来决定受惠,政府能否控制这个政策变成少数人牟利的工具,还有这一财税政策是否会引起地区之间产业的不公平竞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其实,最为关键的是市场收益与制度成本之间如何比较是一个更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基于此,政府要进行干预必须有很好的理由以及科学的方法,否则,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总之,在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方面,国家首先尊重市场规律,平等以及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创新主体的活动,如果确有必要介入创新活动,那么,政府也应顺应市场规律引导创新主体依托地区资源优势进行科研活动。在制定产业的财税政策时,政府不但需要考虑政策刺激与促进作用,而且还要充分评估政策的公平性以及是否有效益。

四、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知识产权立法方面而言,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一个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创新来说,主要是指专利法。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除了专利法外,专利实施条例以及最高院的司法解说都归属于广义上的知识产权法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在这其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司法保护方面,国家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案件,一般是中级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案件,并且不是所有地方的中级人民法院都能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在行政执法方面,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处理包括行政执法以及司法救济两个环节。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设置是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政府的知识产权管理对于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作用巨大,但是,各地政府却经常忽略这方面工作。政府不能简单地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我们民族工业发展就缓慢,创新活动就受到压制,而应该正确看待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科技创新活动是由有血有肉的自然人来完成,有些科研活动是由组织体来实现,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一个个自然人参与完成,如何激发人们的创造激情是现有制度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情况尤为突出,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那么,这些背景下,我们反思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对于国家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意义重大。观念的转变应该先行一步,如果没有制度设计者观念的转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也是举步维艰,技术创新活动前进也会停滞不前。

1.杜鹃.2005.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

2.冯晓青.2007.当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形势与特点.政法论丛,4。

3.胡争光.2009.论产业集群中的战略联盟.商业时代,1。

4.李明德.2008.知识产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5.唐杰、杨沿平.2009.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北京:科学出版社。

6.吴汉东.2006.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政策科学分析.法商研究,6。

7.张平.2004.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汽车
专利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发明与专利
汽车的“出卖”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