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华中农业大学审计处邹家骊

财政监督 2012年14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人员

华中农业大学审计处 邹家骊

一、科研经费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一)科研经费内部审计难度大。从审计质量构成要素看,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首要因素,其次是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质量取决于两者。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中,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专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保证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能够满足审计项目的需要。而在我国内部审计队伍中人才结构单一,审计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审计项目的需要。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聘用外包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应用于科研经费的审计显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研经费的专业性较强。科研课题种类繁多,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专业性极强。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开支种类随科研课题的不同而不同;不同课题之间科研经费项目组成差异非常大,需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把握。一般而言,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仅能够在维护科研经费的合规使用方面进行专业审计,而对于涉及到科研项目专业方面的审计则显得力不从心。

2.科研经费预算难以审计。科研经费的预算同行政单位的预算有显著差异。一般而言,科研经费的预算由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立项时根据课题要求编制,其依据为完成科研项目所耗费的各类费用。从专业角度看,审计人员对于国家立项的科研经费的预算审计只能从预算的真实性出发,而不能把审计的重点放在科研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上。

3.购销合同难以审计。对于国家科研经费而言,一般是研究前沿尖端的科技项目,其设备购置是否合理只有熟悉该领域的相关专家才能熟悉掌握,对于进口设备而言,其购销合同一般为涉外经济合同,也需要相关专业人员才能把握。基于上述两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一般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核,而很难进行深入的实质性审计。

4.科研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存在偏见。长期以来,在项目争取上,由于科研经费的预算由项目负责人编制,而整个科研项目的争取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经费使用上,我国科研经费实行经费使用项目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在科研项目结题及申请科研成果等方面均由课题负责人负责完成。因此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就形成了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为 “私有财产”,并或多或少地对“审计”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而重点课题负责人一般为学校具有博导等学术头衔的中层干部以上领导或知名学者,在科研经费的实际管理中,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在必要的监督方面有所顾虑。

5.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都明确规定: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归项目依托单位,须纳入项目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和管理,其处置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但从实际管理情况看,除了军工等科研项目外,其他科研项目的固定资产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如,在购买时未能按照相关部门规定进行招投标;资产购置后未能按相关规定进行资产登记;在项目结题时,未做好清理、移交手续等。

(二)过于强调科研经费的效益审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是经费主管部门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对科研经费的效益审计确有必要。但是,对于高校内部审计实际而言,不应过于强调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审计。

1.科研项目效益审计主体应为主管部门。科研项目经费的效益评价应由科研主管部门来实施,不应由具体使用的管理单位来进行。每一项科研项目有其独特的内涵,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以达到科技发展的目标,其经费使用效益的理解、把握应以科研项目主管部门为准。而大学作为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其职责是按照相关规定管理而高校作为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其财务管理职责是按照相关规定管理、监督经费的财务收支,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具体科研项目所产生、达到的经济效益的把握存在困难。因此,开展科研项目效益审计是事倍功半。

2.审计人员不具备评价科研项目效益的能力。从高校科研经费效益审计的实际看,多数审计报告的效益审计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财务指标,即对照获得批准的项目的“项目批准书”、“技术开发合同(协议)”等可作为主要依据,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实际收支,以确定其经费完成率、固定资产购置率等相关财务比率。但是这样就走进了结合审计的误区,即套用一般意义上的“经费完成率”。实际上,科研经费的使用不同于预算经费的使用,预算经费强调经费使用的完成率,是因为预算经费的编制是以零基预算为基础的,而科研经费的编制则已实际使用需要为依据。因此,“经费完成率”指标对于科研经费效益而言意义不大。二是非财务指标,即利用一些非财务指标来综合考核,例如论文发表数量、获得专利、科研成果获奖等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情况等来确定其科研成果。一般来说,上述科研成果的认定需要借助外部专家,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囿于职业能力,一般以被审计者提供的资料为准,照搬照抄,从而失去了审计的意义。

3.事前事中审计重视不够。科研经费审计监督是一项贯穿科研全过程的工作。但从高校内部审计实践看,一般重视事后审计,特别是结题审计;而对于事前,特别是事中审计重视不够。一般而言,作为国家审计机关来说,应将决算不实、结题不结账作为科研经费审计重点,包括经费使用情况、经费核算情况、资产购置和管理情况、经费决算情况等。其中,重点检查有无超范围、超标准支出以及挤占、挪用经费等问题。而对于内部审计来说,还应将事中审计,即对科研经费运行的中间环节进行审计监督。主要针对科研课题的经费执行,费用开支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配套资金是否到位,是否确保资金使用在国家批复的范围内进行审计。而对于事前审计则表现为高校为了维护自身和课题申报者的利益,对申报人在课题申报时,申请项目的人员、经费预算和已完成的科研项目上给予的审计。事前审计是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趋势,目前仅有极少数科研氛围浓厚的“985”工程大学在实施。

4.审计尺度把握过松。一般来说,高校科研经费分为三块:学校通过申请获得的国家部委、省市政府等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纵向课题经费);高校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获得的研究经费(横向课题经费);学校自主安排的课题经费。这三类不同来源渠道的科研经费所要求的监督角度有所区别,处罚的力度也不同。纵向课题经费审计较严格,相关规定中提出了禁止性监督管理的条款,审计尺度较严格,处罚较严厉。横向课题经费一般由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抽查审计,没有硬性尺度,把握较松,以确保教育为主。而对于高校自主课题经费来说,由于经费额度较小,内部审计一般未作为审计的重点,财务部门也未对这一部分经费支出加强管理,以致“教授夫人成了财政部长”这一离奇现象成为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是根本。加强法制教育是保证科研经费支出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从以往经验看,以思想政治教育去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尽人意。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必须通过法制教育手段,让科研人员知晓相关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即哪些可以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高校科研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经费开支范围严格按照财务规定。应严禁科研人员提取用于人员奖励性支出。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科研人员经费应该根据科研人员实际工作量和相应的财务开支标准据实例支,在实际中,不少高校特别是科研经费来源较少的高校,为了扩大科研经费来源,激励科研人员获取科研经费制定了许多政策,即根据科研经费到账金额按一定的比例奖励科研人员。如果是从学校的自有资金中用于科研人员的奖励,这是可行的。

应严禁科研经费超预算范围开支以及挤占挪用科研经费课题。科研经费的支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专款专用并按下达的预算文件执行,财务部门要严格把关,不得任意扩大科研经费的支出范围,例如,在实践中不少高校科研经费由于在预算时扩大了预算的金额,导致在实际完成科研项目时不少课题经费结余过大,这时科研人员课题经费便用于劳保福利、个人旅游等与课题活动无关的支出,同时还有部分科研人员用有价证券等方式谋取私利。只有做到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预算支出,严禁挤占挪用科研经费才能使科研经费支出确保在预算内进行。

(三)注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重执行、轻监管以及重预算、轻决算的例子。这一方面同财务部门监管不力有关系,同时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联系。科研人员一般只懂科研,对编制预算报表不熟悉,常常出现账表不符、数据不真实的情况。因此财务人员要花一定的力气帮助科研人员科学的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时,财务部门也应重视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将科研经费纳入单位统一预算,不得以任何理由放任科研经费任由科研人员指定的其他单位核算,同时也应杜绝利用虚假的会计事项套取科技资金的行为。

(四)加强审计力度。高校的相关内审机构要充分重视科研经费的审计难度,在科研项目审计人员的选派上,必须选用职业判断能力较强、认真负责且有一定的科研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来审计,在审计时不仅要关注预算、购销合同、固定资产等,同时也应该将科研经费的事前事中审计纳入到科研经费审计的全过程。目前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使内部审计不应过多强调科研经费的效益审计,效益审计应由相关专家来评价。但同时审计人员要掌握审计尺度,对于国家拨款要从严审计;而对于横向科研课题项目,从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角度看,宽严适度是必要的。

1.谭红梅、张经鹏.2009.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财会通讯,1。

2.阎银泉.2011.柔性视角下的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基于内部审计监督的视角.会计之友,7。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