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问题探究

2012-08-15曲伟

财政监督 2012年14期
关键词:招待费会计法质量检查

■曲伟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问题探究

■曲伟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作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规范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政资金专项使用情况等内容。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白城市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

一些单位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比较随意,没有完全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有的为了补充经费不足,部分挤占专项资金;有的根本不作为,完全挪作他用。

(二)虚开发票,套取现金

检查中发现一些单位以会议为名,把款汇到宾馆。宾馆入账时,按照实际花的钱记收入,按照汇款金额开具发票,套取中间差;一些单位借修车、印刷或购其他服务或商品之机,多开费用,套取现金;还有的单位所开发票内容与实际支出内容根本不符。

(三)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检查中发现业务招待费超标准现象比较普遍,自列名目发放各种奖金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单位扩大开支范围报销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费用。

(四)暗箱操作,私设“小金库”

一些单位将闲置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不在本单位规定账簿登记,搞账外账;还有的直接在承租方消费,以支抵收,收支均不入账。这部分在体外循环的资金,形成了单位的“小金库”。

(五)缺少审批手续

有的单位采购属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资产、项目等未进行政府采购或缺少审批手续,常见的有会议、工程项目、车辆维修、印刷等;有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未经过国有资产管理科审批;有的单位搞工程项目建设应经而未经基建审核中心审批,有的应进行而未进行招投标。

(六)滞留、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个别单位将收取的政府非税收入坐收坐支,未按规定及时缴存国库或财政专户。

(七)账务处理不合规

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增加了,但未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账;有的单位固定资产早已毁损、拆除,却未冲减,仍在账上反映,造成单位净资产数不实。

(八)原始凭证不合规

原始凭证不合规主要表现为原始发票内容不全,如凭证缺少时间、填制人名称、数量、单价等,有的维修费支出无明细,购买的办公用品无清单。个别单位有白条入账现象。

(九)会计科目使用错误

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但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尚未执行,仍按照旧科目设置会计账簿,造成了部分会计科目使用错误。另外,一些会计人员望文生义,这也是造成会计科目使用错误的原因之一。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收到上级部门的拨入款项,就记入到“上级补助收入”这个科目中来。但这个会计科目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根本不存在,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也就是说,事业单位收到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的收入和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才能记入“上级补助收入”入科目。若收到的是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资金或指定用于专项用途并须单独报账的,不能作为上级补助收入,而应作为财政补助收入或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十)会计制度执行有误

多数社会团体执行的会计制度有误,一直误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实际应按照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执行。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这些体现在会计核算上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了一些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弊端,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笔者认为,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单位负责人的财经法律意识淡薄,对财经法律法规重视不够,财务管理不规范。为了单位或者个人的某种利益,有的领导授意、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参与造假。会计信息失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谨慎性等原则,尤以可靠性原则最为重要。《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直是我国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最重要标准,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灵魂。虚假的会计信息,给贪污腐败创造了条件,势必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是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会人员素质较低,业务水平不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了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会计人员把关不严,也会造成财务管理不到位。

三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流于形式。一些单位虽制定了财务规章制度,但没有严格贯彻实施,形同虚设;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四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中“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的规定。按照这一标准,一些单位全年业务招待费标准只有几千元,有的甚至更低。在目前物价较高的情况下,低水平的招待费标准也是导致业务招待费超支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个别单位存在着严重浪费现象。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会计立法的目的在于强化会计工作内部自身法律监督,用法律制约权力。《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它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如果一个单位出现造假账等违法会计行为,单位负责人首先要承担法律责任。只有依靠法律,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单位负责人才能自觉遵守和维护《会计法》,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等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有序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会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做到依法理财。

(三)健全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提高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机制。各单位要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这样有利于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加强财会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于工作不负责任,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严格依照《会计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按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招待费标准,堵塞漏洞,防止奢侈浪费现象。

(五)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管理作用的必要措施。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监督职能。财政监督局是监督检查会计工作执法的重要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加大执法力度。财政监督检查最基本的工作职能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贯彻实施《会计法》及相关法规的重要手段。

财政监督要求检查人员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不仅业务要过硬,还要作风过硬,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检查结束后,检查部门除了要对检查结果做出检查结论外,还要对被查单位做绩效评价,并将处理处罚结果、绩效评价结论公之于众,使财政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治理经济环境。

吉林省白城市财务总监管理办公室)

猜你喜欢

招待费会计法质量检查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会计法》修订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浅谈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中注协举办2016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央企业务招待费徐合治理研究
对目前企业业务招待费规范化管理的分析
《会计法》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控制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