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获得内心的宁静
——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亚主义的主张

2012-08-15薛宏飞

关键词:学派美德主义

薛宏飞

如何获得内心的宁静
——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亚主义的主张

薛宏飞

广义的希腊化时代,大一统的帝国取代了原有的城邦国家,哲学家们将目光转向现实生活,思考人如何才能获得内心安宁的问题。伊壁鸠鲁学派从人的情感出发,基于人们希望获得快乐而避免痛苦的意愿,认为在满足身体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情不要妄加猜测,人的内心就可以获得安宁。斯多亚学派从理性出发,基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主张理性对欲望的克制,认为正视降临自己身上的各种不幸,通过不断的训练,就可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进入一种内心安宁的状态。

古希腊哲学;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精神自由;快乐;理性;美德

古希腊时代的奴隶制城邦曾经繁荣一时,最有代表性的是雅典,它的崛起得益于民主政治。按照史学教授达林·麦马翁(Darrin M.McMahon)所说,民主(demokratia)由人民(demos)和权力(kratos)两个词构成。自主管理是当时城邦国家的运作方式,表现为经常性的公民大会的召开,因此个人和城邦的联系紧密。苏格拉底为了坚守城邦的正义,勇于赴死。亚里士多德研究伦理学也是为政治学服务,他认为一个人获得了道德上的善,才有资格参加政治生活。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世界,到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所灭,这段时间可称之为广义的希腊化时代。这个时期,城邦国家被大一统的帝国取代,人们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家园而变得漂泊不定。如黑格尔所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辨的卓越性已经没有了,但具有自我意识的主观性这一重要意义,哲学研究的对象也转向了个体的人如何安身立命、如何获得心灵的宁静。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对此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回答。

一、伊壁鸠鲁主义: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惧

伊壁鸠鲁是学派的创始人,据说他著述颇丰,但大多已散失。对其思想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一些二手资料,如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中的记载、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以及罗马斯多亚哲学家塞涅卡给朋友吕西里阿的书信中引用的伊壁鸠鲁的格言等。

(一)身体需要的满足要适度

伊壁鸠鲁从朴素的经验主义出发,主张感觉是理性知识的素材,但二者并不相同。感觉(sensations)形成的是印象,而知识有赖于人们对事物“是什么”的判断;判断的前提是预见(preconceptions),即在人们的心灵中事先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观念。举例来说,当我们描述“门前躺着一只‘黑猫’”时,我们对“黑”和“猫”事先就有某种认知。这就好比近代哲学家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一种先天的认识形式使我们的思维对事物进行加工和整合,进而形成知识的内容。伊壁鸠鲁还认为人是有情感的,情感(feelings)有快乐和痛苦两种状态,这是人们选择什么、规避什么的标准。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标,是首要和天生的善,所以人们应当追求快乐。但是,此快乐并不是指放荡的快乐和肉体之乐,而是精神的快乐,一种无惧的状态。他说:“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以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而是清晰地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所以我们不能说伊壁鸠鲁是一位享乐主义者,他真实的意思应当是欲望要被限制在必要的程度内,肉体快乐的满足要适度。他的“给我一小块奶酪就可以了”、“面包和水被放入饥饿的嘴唇能带来最大可能的快乐”等表述,也可以作为佐证。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卢克莱修在其六卷本诗作《物性论》第二卷的序诗中,赞颂了伊壁鸠鲁学派的这种思想。他认为人们盲目地度过一生,却不知其实自然只要求人们“去除身体的痛苦,让心灵远离牵挂和恐惧,享受愉快的心情”。所以对于我们的身体,只要基本的需求得以满足即可,而不是无限度地追求舒服和惬意。他说,如果没有金童雕像环绕华府,人们也可以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旁边有小溪流过。这当然是幸福的生活,所以财富和荣耀无助于人们心灵的安宁。

(二)内心消除对未来无根据的预见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死亡是充满畏惧的,这常使人的内心不得安宁。伊壁鸠鲁承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理论,认为世界由原子和空间(或称虚空)组成,原子和空间的关系有三种,空间里有物体即为“地点”,没有物体即为“虚空”,被部分占据即为“余地”。物体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存在就是原子。原子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灵魂也不例外,只不过灵魂由更小、更微妙的原子构成。原子渗透在整个身体构架中,其运动使身体具有感觉能力,这种能力使外在物通过心灵的影像,把颜色和形状的本性呈现给人。伊壁鸠鲁在致美诺俄库的信中谈到,死亡与我们毫不相关,那只是感觉的被剥夺,人们要消除不朽的欲望,这才是正确的认识。他认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正是对未来痛苦的无根据预见。事物当下并没有给人带来痛苦,是人在期待中产生了无根据的痛苦,这就是“杞人忧天”。所以按照伊壁鸠鲁的观点,人们应当着眼于当下,好好地生活,这是明智的选择。正是由于这种彻底的唯物论解释,伊壁鸠鲁被基督教视为头号敌人和阴谋家,他的思想间接否认了人的来世幸福。卢克莱修歌颂伊壁鸠鲁是最先打倒众神和脚踹宗教的英雄。

在《物性论》第三卷中,卢克莱修也阐释了伊壁鸠鲁学派的灵魂学说。他认为灵魂分为“心灵”和“灵魂”两个部分,前者处于人的胸膛的中央,因为这里能够感觉到恐惧和害怕,也能感觉到欢乐和愉悦,所以这里是智力和心灵之所在;后者散布于人的全身,遵循心灵的命令而行动。心灵的本性是物体性的,它由非常细小的微粒构成。原因是:其一,心灵能够迅速决定该做什么并立即执行;其二,当一个人死亡时,灵魂离开身体,但身体的轮廓保存完好,且重量没有减损。他也主张灵魂是有死的,它不能离开身体而独立存在。为了证明这样的观点,卢克莱修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了28个论证。如眼手鼻等器官被从身上割下来,就既无感知又不能存活。灵魂既然是身体的一部分,也不能独自存活。真正意义上的人是灵魂和身体的完美结合,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死亡就与人毫不相干。即便灵魂和身体重逢,但毕竟生命发生过一次中断,之前的记忆已经消失,所以死亡对现在的人也毫无意义。既然如此,珍视你所拥有的东西,不要再不知足地哀叹着过活,这就是人们该持有的正确态度。死亡是命运的安排,没有什么可怕的。

可见,伊壁鸠鲁主义倡导的不是纯粹的肉体欲望的满足,其思想里也传达出节制的意味。死亡它跟我们的今生今世今时今日的幸福毫无关系,所以人们不需要悲伤恐惧,只把它当作自然的规律对待即可,这样内心就没有烦恼。

二、斯多亚主义:与自然和谐一致

芝诺是学派的创始人,克律西普使学派的理论得以完备。罗马共和国时期,西塞罗将斯多亚主义引入罗马。在罗马帝国时期,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将斯多亚主义发扬光大。公元3世纪危机之前,斯多亚主义几乎就是官方哲学。

(一)理性要对欲望进行节制

芝诺从苏格拉底及犬儒派的思想里汲取了营养,他认为行为和理性必须一致,美德就在这一致性当中,它可以给人带来幸福。但美德是与宇宙的整体规划密切相连的,自然在我们面前显现的普遍价值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芝诺主张哲学思辨应当以实践为指向。他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因而其逝世后,雅典人通过了一项法令,赞扬他规劝年轻人追求德性和节制,做到了自己的行为与教导保持一致。

克律西普首先对生命体做了区分。他认为动物的第一冲动是自我保护、趋利避害,这是非理性生命物的自然本性。人是有理性的生命物,所以理性应当是人的自然本性。理性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上升过程,从婴儿成长为一个理智成熟的人要经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中人的自然规定性不断变化,先前自然的行为会逐渐变得不自然,人的行为就需要修正和调整,最终过上符合普遍理性的生活。其实,从获得理性的那一刻起,人的动物性冲动就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而普遍理性可以理解为一种人们共同遵守的正确的行为法则。这种法则有赖于人们对神的正确认知。斯多亚主义所谓的神是自然意义上的,是一种规律性的化身,它关照着全部的已知世界。

斯多亚主义认为,美德是惟一真正意义的、绝对的善;与之相对,缺德才能说是恶。其他诸如身体、财物和地位等外在事物都无所谓善恶。按照美德生活,坚持践履始终如一的德行,人的内心就能够平静。西塞罗就宣称人们死后在世时的一切事物都没有意义,唯一可以被人们称道的仅仅是美德和德行所赢得的声誉。正如中国古诗词所云:“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晚期斯多亚学派中,塞涅卡、爱比克泰德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一个词——命运多舛。所以他们更关注学派的伦理学领域,思考面对种种磨难人的自由和尊严何在。他们都强调服从命运的安排,对外部世界的痛苦要学会忍受,对外在事物不过分痴迷,最高的境界可以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遵照理性的指引而生活。

塞涅卡说:“幸福生活就是拥有一颗自由、高贵、无所畏惧和前后一贯的心灵,这样的心灵是恐惧和欲望所无法触及的,它把美德看作唯一的善,把卑鄙看成唯一的恶;至于其他一切,就全都视为无价值的一堆东西,它们的得失丝毫也不能增减最高的善,也不能从幸福生活中抽去任何部分或添上半分半厘。”他在《论幸福生活中》批评了伊壁鸠鲁学派一些人所谓的“快乐和美德不能分开”的说法。他指出,这是在为自己的邪恶找借口,他们的行为玷污了伊壁鸠鲁立下的真正的快乐标准,这是一种不幸。有美德领路,人们就可以少有过失,因为有“节制”这件法宝在规定和约束着人们。

爱比克泰德把事物划分为人的内心能使其运作和不能使其运作两类,外部世界的事情、外在事物就属于后一类。认为人既然是有理性的动物,就应当正确运用理性来解读外界表象,而前提是人对神有正确的理解。人生在世要明白神是如何使世界有条不紊地运行的,人要模仿神去行为和生活。人们的困惑和烦恼不是由于外在事物,而是人们的认识和看法导致的,所以人应该在意愿、行为的驱动力和同意判断这三个方面进行训练,这样人的心就会安宁,获得所谓的心灵自由。

斯多亚主义抓住了人的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欲望的节制,指出了人的自由是从精神层面而言的,对物质的过分贪婪只会使人受到约束,成为物质的奴隶。此外,在世界主义情怀的指引下,认为理性在每个个体之间是想通的,是指引共同体行为的一种知识。循着这种知识生活,做到言行一致,这就是拥有了美德。

(二)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的另一面

斯多亚主义认为,人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冷静地分析,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很重要。死亡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所以人们应当学会接受。西塞罗和塞涅卡主要从老年人的角度阐述了对待死亡应有的态度。西塞罗在《论老年》中指出,死亡无非意味着两种情况:或者灵魂毁灭,或者灵魂永生。前一种情况,死后没有我们现世的痛苦,所以没必要担心;后一种情况,死后我们会更幸福,那真是求之不得。年轻人欲求的东西,老年人都曾经拥有;年轻人希望避免意外而活得更长,老年人却已经活得长久,所以老年人不应该感觉有什么遗憾的。塞涅卡认为,老年虽然意味着离死亡越来越近,但并不是说年老之人无事可做。人们应该珍视老年时期,经历了欲望的满足之后,这时正是心智成熟之际,可以为他人指点迷津。如果能够多活一天,老年人就要欣然接受上帝的安排,做好自己的本分,而并非是在愁苦中度过。

爱比克泰德对斯多亚哲学的理解遵从实践原则,他认为死亡是宇宙整体的安排,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必然的,这就类似于果实的生长过程——春种秋收。如果人们想在冬季吃水果,这种想法就不切实际,所以承认规律是明智的选择。为了能够坦然接受事实,人们要进行经常性的训练。他说:“要记住,当你拥抱你的孩子、丈夫或妻子之时,你所拥抱的是一个终有一死的人。这样,如果他们中有人死去,你就会平静地接受那个事实。”

可见,斯多亚主义者面对困难、逆境甚至死亡,所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是说这些事情都不可怕,可是如果人想不开的话,精神就会出问题。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们要全面分析问题,不能钻牛角尖,实现心灵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希腊化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为了指引人们实现内心的宁静,采取了不同的进路进行思考。前者从人的情感出发,基于人们希望获得快乐避免痛苦的意愿,认为在满足身体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情不要妄加猜测,这样人的内心就可以安宁。后者从理性出发,基于人是自然(即宇宙)的一部分,要与之和谐一致的思想,主张理性对欲望的克制,正视降临自己身上的各种不幸,通过不断的训练,就可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即获得一种内心安宁的状态。

[1]达林·麦马翁.幸福的历史[M].施忠连,徐志跃,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

[2]姚介厚.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2卷[M].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陈恒.希腊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M].马永翔,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刘玉鹏,王玮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诺尔曼·李莱佳德.伊壁鸠鲁[M].王利,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

[7]王来法.前期斯多亚学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西塞罗.沉思录:Ⅲ[M].徐奕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9]强者的温柔:塞涅卡伦理文选[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爱比克泰德论说集[M].王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B502.3

A

1673-1999(2012)11-0019-03

薛宏飞(1982-),男,山东烟台人,浙江财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2-03-21

猜你喜欢

学派美德主义
诚实是美德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助人为乐是美德
冬日 新碰撞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