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4例临床诊断观察

2012-08-15镡桂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房室导联心肌炎

镡桂团

心肌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一般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感染性是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蠕虫、原虫等感染所致,非感染性则包括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心肌炎,比方风湿病以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1-2]。由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病程在 3个月以内的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本文对34例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诊断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4例,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成人急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全部为男性,年龄在18-62岁之间,其中,25岁以下6例,占总患者人数比重为17.6%;25-40岁25例,占总患者人数比重为73.5%;41岁以上3例,占总患者人数比重为8%。通过对所选患者病历进行研究,发现其发病时间呈全年不均衡分布,尤以夏季发病较多,也相对集中,约占到总数的一半左右。近30天内,患者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肠道感染史和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分别为5例、3例、9例。

2.临床表现:临床观察有17例患者出现低热现象,占50%,全部患者出现了头晕乏力的症状,观察体温在 37.5℃ -38℃ 有 16 例,38.1℃ -38.4℃2例,有25例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占73.5%,3例患者发生晕厥,占8%,20例患者小腿肌疼痛,占58.8%,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21例占61.7%,心动过速8例占23.5%,心律绝对不规则2例占5.8%,早搏13例占38.2%,心尖区Ⅱ~Ⅲ级收缩期杂音13例占38.2%,心动过缓9例占26.7%,心包摩擦音、左心衰、心影扩大呈烧瓶样、肺水肿4例占11.7%,猝死1例占2.9%。

3.心电图观察:34例中有12例进行了超声心电图检查,经检查全部提示不同程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同时出现收缩舒张功能轻度障碍。16例患者进行了心肌肌酸磷酸激酶检测,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34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17例,血沉增高14例。Ⅰ°房室传导阻滞4例,Ⅱ°房室传导阻滞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分别占到11.7%、8.8%、5.8%,窦缓伴结性逸搏 5 例占14.7%,窦缓6例占17.6%,窦房传导阻滞1例占2.9%,窦速伴多导联S-T段抬高>0.2mv 2例占5.8%,窦速伴多导联 S-T段水平下移 >0.05mv7例占20.5%,频发房早伴短阵房速1例占2.9%,快速房颤2例占5.8%,频发多形性室早2例占11.7%,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占2.9%。

结 果

我们要求34患者全部卧床休息至少30d,对其中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至少卧床60d,同时,根据医师检查和护理建议,选用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剂、小剂量洋地黄、利尿剂、硫酸镁注射剂等,对其中部分患者根据病情发展给予吸氧,注射青霉素、能量合剂、极化液,并每日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4,每日约为6g,配以丹参液、门冬氨酸钾镁液等等。经治疗,2例快速房颤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用10ml 25%的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并服用地戈辛0.125mg/日和肾上腺皮质激素,2例患者在服药7日内均恢复窦性心律。Ⅲ°房室传导阻滞和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肺水肿、左心衰病例在医护任运精心诊疗下恢复明显,同步辅以大剂量地塞米松,每日40mg进行静脉滴注,患者疗效显著。34例患者除1例猝死外,25患者均得到有效治愈,治愈率达70%以上,其余8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反复持续1年以上,经过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只是分别表现为Ⅰ°房室传导阻滞伴间歇性,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多导联T波平坦,间歇性发作窦缓伴结性逸搏,但患者自我感觉在临床上并无明显不适感。

讨 论

一般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年壮年时期,是由于多种病毒直接损害或毒素或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心肌炎症,发病时间多在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30d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些基层医院做病毒检查条件不足,因此,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时可以参考如下几点。

1.在上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30d内出现舒张期奔马律、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阿斯综合症(Adams-Stokes综合征)等。

2.在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30d内出现的心律失常,有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2个导联以上的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0.1mv,频发室早;2个以上的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致、平坦;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速等心电图改变者。

3.病程早期可有GOT、LDH增高超过正常值的50%,CK-MB明显增高。

4.除外其他心脏病、风湿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病、甲亢等[3]。

本组研究所选的34例患者,除8例患者为重度病例外,其余患者的临床病情程度均为轻中度,约占总数的76.4%。在8例重症患者中,4例是发生在25岁以下的年龄段;4例发生在41岁以上年龄段,其中3例患者在55岁以上,这就说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范围多发于年龄偏低和年龄偏大的患者人群中。且患者在接受治疗前30d内均出现上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史,其中急性乙肝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生了心肌损害的表现。本组34例患者中,20例患者有明显小腿肌疼痛,占58.8%,随着治疗相关措施的采取和药效作用,患者的病情逐步好转趋于稳定,疼痛症状大幅减轻,通过以上治疗,并结合多个临床病例和资料,本文认为有病毒感染史的患者出现明显肌痛症状时,最好在早期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上文提到,本文几乎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存在头晕乏力的症状,25例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占73.5%,且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多发生在夏季7月前后等各种病毒感染高发的时节,因此,医师在患者就诊时,要注意把握病毒感染流行季节,当遇到患者反映头晕乏力、胸闷气短,且年龄符合本文所提特征的患者时,如青壮年病患,可以详细询问其无病毒感染病史,如患者反馈并无明确或者没有确诊病毒感染病史,应该或者尽量动员患者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从而及时发现该病的早期患者,保证早期治疗,赢得治疗时机,减少病情加重和意外发生。

1 裴丽,张军平.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10).

2 王宇,崔泽敏.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测定及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1(26).

3 朱清义,孙玉国.呼吸道合孢病毒肺炎合并心肌炎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6).

猜你喜欢

房室导联心肌炎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房室阻滞表现多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房室交界区前传功能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