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应对之策

2012-08-15陶晓玲

地下水 2012年6期
关键词:保证率饮用饮用水

陶晓玲

(陕西省镇安县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 商洛 711500)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喝上干净水”是新农村建设,陕南移民搬迁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农村饮水安全的追求。陕西镇安在“十二五”期间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建设重点任务来抓,让老百姓过上有干净饮用水的幸福生活。

1 镇安县农村饮用水基本状况

镇安有19个镇,202个村,总人口28.44万人,其中农村25.88万人。地处秦岭南麓,汉江流域,雨量充沛,属商洛市降水量丰富的县(区)之一。农村饮水西部地区好于东部村民,由北阳山到半高山直到川道河边农村饮水安全依次递增。但随着全县矿产的开发,工业“三废”的排放,农村使用的化肥、农药,生活和建筑垃圾的增多,都是引起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因素。据2005年《镇安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称:截至2004年底共有饮用水质严重污染的农村人口为1.2万人,饮用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未经处理的江河水、溪水、坑塘水人口为11.62万人,水资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为1.21万人,生活用水量不达标人口为1.07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为7.38万人,总计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2.4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25.88万人的86.55%。

2 农村供水工程取得的成就及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供水工程取得的成就

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起步于50年代中期,之间经历了“两管五改”、“蓄水工程”、“抽水工程”等缓慢的发展阶段,解决了人畜合饮的现状,结束了西口镇甘沟村故有“碗钱盆池一担水”传说的历史。

自1996年该县实施“甘露工程”,共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71处。解决6.56万人,1.9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自2000年国家实施中高山人饮解困项目以来,累计建成农村供水工程60处,解决了0.89万户3.48万人,1.2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2009年全省实施安全供水工程以来,共累计完成农村安全供水工程256处,修蓄水池293处。铺设引水管道668.48 km。解决11.11万人,3.51万头牲畜的安全供水问题。

永乐镇庙坡村是农村饮水安全重点村之一,在“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县水务局投资10万元,商洛尧柏秀山水泥有限公司投资15万元,建80 m3蓄水池,引5 km外的山泉水,埋设近3 km2的管网工程,解决了该村3个组和企业员工的生活用水问题。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带了个好头。

2.2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2.2.1 农村饮水不安全的评价标准

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目指标组成。若其中有一项低于安全最低数,就判定为饮用水不安全。

(1)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的水量不低于40~60 L为安全,不低于20~40 L为基本安全。根据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陕南为一区。

(3)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 min为安全。

(4)供水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2.2.2 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

根据镇安县水利局《2005年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1)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饮用水水质一是水源水质污染严重,据水质化验报告显示,全县人口密集的乾佑河、县河、旬河、冷水河等干流河水污染严重。水质已严重超标,多年无人直取河水饮用。二是水源受不明原因污染不能饮用,高河流域不明物质污染,河水不能饮用。饮用该河水的群众均出现不同程度水生疾病。三是直接饮用细菌指标严重超标未经处理的河水、溪水、坑塘水人口为10.9万人。四是饮用污染严重未经消毒处理的地下水人口为0.53万人。全县2005年饮用水质不达标人口为12.74万人。

(2)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问题全县半高山以上农村人口有很大一部分依赖山泉生活饮水。这些山泉水大部分人位于基岩裂隙和地质断层带上。受当年降雨量和下渗量影响较大。很不稳定,保证率大多在70%~80%之间,达不到基本安全保证率下限值90%。2000年前,因国家投资少等多种客观原因,人均获得的水量不足20 L/d,山泉和溪水大多远离农村群众居住地,一般都在900 m以外。据统计,2008年因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农村人口为1.21万人。生活用水量不达标的农村人口为1.07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农村人口为7.38万人。三项合计不达标农村人口为9.66万人。

(3)农村分散式供水点水质保障问题。农村分散式供水点水质得不到保障,据水质检测结果统计,全县饮用超标污染水人口达到16.2万人。其中细菌性超标 10.9万人。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污染水人口为0.53万人。这些人大部分分布在、茅坪、西口等镇的高山地区。

(4)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县局属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力量较强。各镇水保站基本无条件承担,原因是乡镇水保站现有48人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不足10人,其余都是乡镇机构改革时调入的非技术人员

3 解决农村安全供水问题的对策

3.1 技术思路

要依据国家水利行业《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农村安全供水主要进行集中管网供水。自实行农村安全供水工程以来,已对铁厂、回龙、云镇、高峰、张家、青铜等十多个集镇修建了标准化的供水管网。对已经设计报批的100多个村的安全供水,主要还是采取集中管网供水。便于管理,水质、水量、方便程度符合标准要求,使群众吃上安全放心水。

针对半高山以上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源不足,水量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实际,可建集雨水窖工程,强化过滤、沉淀、消毒等用水安全措施,满足农村高寒、边远山区群众用水需求。

3.2 管理措施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政府要从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社会服务功能,着力解决职能上“部门分割”,制度上“政出多门”的问题。县水务局在供水工程和管理上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镇、村两级要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

3.3 投资多元

镇安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众多,群众生活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出台农村安全供水投资政策以来,基本是国家出物资,群众投劳投资,与农村有关连的企业出资一点,过去已有四批次投资5 000余万元解决了2.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3.4 运营模式

对已建成的供水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管理,实行有偿服务,以水养水。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县上已成立水质监测化验机构,配备了人员和设备,定期对管网供水工程抽样检测,保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猜你喜欢

保证率饮用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饮用温水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优化配置研究
酸奶包装、饮用方式与酸奶残留关系研究及对策分析
综合利用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几种方法
有效积温数值在玉米选育生产上的修订与应用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