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档案文化探讨

2012-08-15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档案管理特色

王 玲

(大连大学 档案馆,辽宁 大连 116622)

档案学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社会科学,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大学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学生档案管理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记录和学校的规范化管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择业观都不同程度地构成了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档案管理也已成为教育和档案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探讨大学校园档案文化、探索构建大学校园档案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理论出发简述了档案文化的内涵,结合笔者校园档案管理的实际,探讨了构建大学校园档案文化的意义和对策。

1 大学校园档案文化的价值

1.1 档案文化述略

档案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是人类在资料保存和历史记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衍变而形成的一门社会科学。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谢伦伯格就曾指出档案是“包括书籍、手稿和博物馆藏品在内的文化财富的一种”[1]。目前学术界对档案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档案文化也称档案实体文化,是建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实物资料上的记录载体,而广义的档案文化,除了档案实体文化之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这种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刘东斌先生曾谈到档案的文化价值,认为档案具有“民族文化价值、文化创造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文化教育价值、文艺创作价值、文化鉴赏价值”[2]。笔者认为,档案文化是在实体档案记录基础上所体现的人类的精神和心态,是对社会进步的记录,是文化的发展历程。

1.2 大学校园档案文化价值显现

学校档案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字和数据、影音记录,承载着学校成长发展的信息,对研究学校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和进行现代化教育管理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和现代化教育水平的标志。大学校园档案文化是学生档案规范化管理、教师档案标准化管理和学校成长档案特色化管理的整体显现,是一所学校整体风貌的显现。

一方面,学校档案是学校发展的记录,记述了学校展示规范化形象和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以为新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成为校园发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综合性的文化体现,既有校园现有风貌的整体显现,也有学校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挖掘,在学校不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精神的传达和文化的彰显功用。

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档案文化也是构建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特色办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在自身优势的把握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特色教育,培养本校特色文化,这也是增强学校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档案文化是学校整体风貌的显现,是学校特色化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资料保存,对挖掘校园特色、弘扬特色教育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大学校园档案文化的构建

2.1 以研究的心态看待档案管理

大学校园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是基础,目的在于开发利用,为构建学校整体文化氛围服务。校园档案工作不能单纯为整理而整理,单纯地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组卷,而应该在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边整理边研究,用研究的心态看待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人际交往的复杂化,当下大学生群体分化也十分明显,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作为知识青年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其角色定位是令人瞩目的,是“天之骄子”、“时代的公主”。然而在进入 21世纪以来,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却出现了偏差,金钱崇拜、贪图享乐的思潮在大学生中暗潮汹涌,其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其年龄因素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受社会意识和主流观念以及社会制度或隐形制度的形式的渗入影响较大,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我国在融入国际化的进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转型的同时,社会各种利益主体的多样性也就随之出现了,多种思想的传播和融合导致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标准、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的交融,大量多元化的政治、文化观念随着经济的融合,正以不同方式越来越普遍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

因此,当前的大学校园档案管理要充分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档案管理中要充分挖掘有价值的档案进行研究,发挥应有的文化作用。“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防止因过于强调群体心理差异而忽略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倾向,既是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时代需要,更是对大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3],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具体目标和长远目标统一起来,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对于推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能反映学校发展变化和学生群体心理的重要文件和影音资料,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出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脉络,研究发展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借鉴资料。同时,挖掘出学校发展中的重大时事和教育教学成果,以展览的形式扩大对校史和教育教学成绩的宣传,构建校园开拓进取的精神文化氛围。

2.2 走校园特色档案文化之路

在大力弘扬学校特色办学的氛围下,大学校园档案管理也要突出特色,要弘扬学校的特色教育文化。档案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显示已有的校园文化,还在于“在借鉴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3]。在学校档案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发展专长,强化基础档案特色化管理,广泛收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材料,围绕审美教育的核心,全方位收集有关学生个性特长、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原始材料,形成学校特色教育的个性化档案。例如收集学校的艺术特长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资料,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的特色教育资料库,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以取得特色、素质、档案的协调互动,在特色档案库的建设过程中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现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和特色化改革风格。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档案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规范化管理和特色化教育的重要显现,对于展示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大学校园档案文化,要用研究的心态看待学校档案管理,充分挖掘有价值的档案进行研究,发挥应有的文化作用;也要突出特色,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发展专长,强化基础档案特色化管理,弘扬学校的特色教育文化。

[1]T·R·谢伦伯格. 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M]. 黄坤坊,译. 北京: 档案出版社, 1983: 13.

[2]刘东斌. 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 档案与建设, 1999(1): 21.

[3]宋伟. “内化”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5): 42-43.

[4]冯惠玲, 张辑哲. 档案学概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6.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档案管理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中医的特色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