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教育对策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1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中职

文 伟

(1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省常德工业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形态的多样化给中职学生带来了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同时,当前社会中利益至上,一切按经济原则办事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时行乐的思潮,以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社会现象给中职学生的人生信仰、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社会转型期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

1.政治热情淡漠。从中职学生群体总的信仰方面来看,他们有很朴素的、立场鲜明的爱国情怀,但政治责任感、鉴别力和敏感性较弱;他们对政治教育热情不高、对时事新闻兴趣不大、对国情讲座反应冷淡,表现出知与行的矛盾。

2.理想信念淡薄。当前多数中职学生把学习目的定位为个人谋生、改变家庭境遇,有的把当前物质利益放在首位,有的崇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他们对理想信念追求淡漠。虽然他们认为理想信念很重要,但认为难以实现。

3.学习目的模糊。部分中职学生对于“为什么来校”,“为什么选专业”,“如何规划人生”等问题感到茫然。有的初中学习挫折较大,有的认为“出去都是打工”,有的为父母而入学,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无甚追求,得过且过。

4.意志力薄弱。多数中职学生所受挫折较少,意志力薄弱,表现为在课堂上用手机聊QQ或看网页、和同学交头接耳、借上厕所之名在厕所抽烟、作业抄袭、躲避晨练、经常逃课去上网等。

5.法纪意识欠缺。部分中职学生法纪意识淡薄,表现为私自占有拾到的手机、购买黑市物品、常有小偷小摸行为以及参与打架斗殴、借人钱物恃强不还,个别学生常与社会人员一起以现金、香烟等形式对同学实施敲诈等。

6.言行举止粗俗。部分中职学生乐衷追赶时尚,展示个性,在仪表上表现为在喜欢染发、做指甲、戴首饰、穿奇装异服等;在行为上经常“出口成脏”、随地吐痰、酗酒吸烟、插队占强等;他们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7.诚实守信缺失。部分中职学生诚信缺失,表现为在老师面前玩“两面派”,为违纪行为百般理由,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借钱后不能按时归还,模仿老师或家长签字,向家长撒谎要钱,个别学生甚至雇人和老师见面座谈,等等。

二、社会转型期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

1.创建适合中职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要净化中职学生生存环境。各级政府要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善德行为和高尚品质,要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加强对网吧、卡拉OK厅等文化场所管理,打击各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消除校园周边不安定因素,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二是要利用校外德育资源。中职学校要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园、博物馆等德育基地进行生活体验,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学雷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勿忘国耻”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先进英模、老干部和老教师等德育资源进行情感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改进社会用人机制。社会企事业单位要优化中职学生就业环境,消除唯“学历文凭论”错误思想;严格执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端正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竞争机制,任人唯“能”,促进青年学生形成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

2.变革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及方式。一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加强落实于督查;加强德育模式创新,教育教学都要体现“育人”的宗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二是要提升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中职学校要实施德育课程改革,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要善于捕捉课程情境资源,利用漫画图片、传媒影像等打造生动的课堂;品德课程教学要回归生活,走进社会,贴近学生,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认识问题,把德育落到实处。三是要强化班主任岗位建设。中职学校要把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搞好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教育培训,建立科学的班级工作考核体系;转变现有班级管理模式,从传统模式向“民主”式、“导师”型转变;班主任要有爱心意识,尊重学生隐私,关注学生心理成长,赏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进步。四是要挖掘校内“隐性教育”资源。中职教师要以得体仪表、广博学识等对学生进行师德熏陶,因为“教学在本质上是具有道德性质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材料本身所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①,利用文化墙、黑板报、名人语录、雕塑、校徽、校歌,以及主题性文体活动等校内德育资源实施学生品德的“隐形教育”;此外,利用青年群体间相互积极影响也是实施“隐形教育”有效途径。五是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社区联系。中职学校要了解学生家庭社会地位、父母爱好和家教水平,加强亲子教育引导,通过电话、邮件、QQ或家访等形式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整合校园周边德育资源,利用社区德育阵地和社区单位的优势,邀请社区民警、辅导员、老干部等进校或组织学生进社区、单位实施德育教育,使学校德育社区化。

3.改进中职学生家庭教育水平。一是要营造家庭学习氛围。中职学生父母的兴趣爱好要从赌博娱乐、谋生赚钱中超脱出来,要多关注子女青春期心理状态和亲子教育方式,提高对家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通过阅读亲子书籍、网络亲子文章、参加家长培训、收看亲子教育影视节目等提高亲子教育水平。二是要倡导家庭民主生活方式。中职学生父母要尊重子女的民主权利,积极搭建家庭沟通的民主渠道,家庭的重要事务通过电话、QQ或电子邮件等征求的子女意见,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予以解释;父母在子女面前要敢于坦承个人的疏忽和失误,同时在家庭生活中要宽容异见,营造和谐温馨沟通氛围。三是要实施家庭健康休闲方式。中职学生家庭要意识到休闲不是“闲休”、放纵,而是家庭身心修养的有益形式和子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真正意义上的‘休闲’,或阅读、或交往、或旅游、或健身等,都能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同时铸造人的优良品质品格”②;中职学生父母要引导子女参与休闲活动,鼓励他们建言献策,调动其积极性。四是要鼓励家庭赏识教育。中职学生父母在亲子互动中要以赏识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子女的不足,要看到子女的独特潜力和价值。“信任孩子的能力,信任孩子的才华,信任孩子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③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子女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将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命成长的幸福。

4.提升中职学生自身素质。一是要正确认识自我。中职学生要有自我开放的心态,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学会反思,从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特征、智力水平、性格趋势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估,根据自我的性格、爱好和能力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感受成功的喜悦。二是要增强学习主动性。中职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把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关心时政方针,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抵制不良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中职学生要将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改进学习方法,放下思想包袱,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要加强意志力锻炼,增强克服学习障碍的勇气和毅力。三是要强化自我心理调控。中职学生应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用强大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心理调控;通过合理发泄、注意力转移等途径宣泄和释放不良情绪,掌控自我心理并能够合理调控;通过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意识,提高自我思辨能力,反省自我言行,强化自我心理调控,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诱惑。四是要践行品德体验。中职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教学任务的繁重,感受学生管理工作的辛劳;通过承担部分家务劳动与农业生产,或是在餐厅打工、在街上卖报,体验父母赚钱养家的劳苦;通过参与社会体验,如在周末、寒暑假时间协助交警执勤或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通过思想品德践行活动,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尊重劳动、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品德意识和感恩奉献、勤俭节约的道德情怀。

中职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的整体协调和大力配合,不断探索符合青年学生身心特点的品德教育新途径,积极营造有利于中职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社会氛围。虽然,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中等职业教育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注释:

①朱小蔓.扩展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空间[EB/OL].http://blog.cersp.com/index/1000595.jspx? articleId=2535147,2008-07-23).

②柳伯力.休闲、休闲研究与健康生活方式[J].四川体育科学,2012(1).

③[美]M.S.斯特娜著,张艳华译.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中文版)[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266.

[1] 朱小蔓,金生鈜.道德教育评论(2008)[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囝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行为适应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

[4] 付植芳.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Z1):126.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