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8-15高微罗滌高燕赖炳根

文教资料 2012年18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党组织

高微 罗滌 高燕 赖炳根

(1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2重庆大学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400000)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微1罗滌1高燕2赖炳根1

(1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2重庆大学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400000)

作者以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党员对教育培养的意义认同度较高,但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滞后,提出从制度、内容、形式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新思路。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现状对策研究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同时,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速度快,因此,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要解决他们对党的思想认识、政治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必须有一套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以适应当今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一、调研设计

研究以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目的是准确了解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现状,并对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效果提供基础数据。此前调研共在全市高校本科生党员中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885份,有效问卷867份,有效回收率为97.97%。问卷调研对象涉及重庆市农、工、医、师等不同类型高校,专业包含文史、理学、农学、医学、工学等专业,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现状

1.学生党员教育认同感还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调查发现,占调查总人数的近60%的学生赞成党员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有较大的影响,认为党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党员理论知识,提升党员思想觉悟。而认为影响一般的占31.2%,影响比较小的仅占10.6%。

在开展和参加党员教育活动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总和超过调查学生的70%,可以认为目前大学生还是普遍认同开展和参加党员教育活动的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开展党员教育可有可无,认为党员教育是为了完成相关任务,有流于形式之嫌。

由此可以看出,党员教育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但也受到了少部分学生的质疑。如果调整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党员教育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党员教育成功的关键。

2.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有待规范

调查显示,大学生党组织开展教育活动频率偏低,经常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党组织仅占调查总数的32.8%,而偶尔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党组织占调查数据的一半之多,还有16.1%的党组织较少开展和基本上不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从党组织是否有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规章或者计划这一项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党组织只是有部分制度和计划,还有1.6%的党支部几乎没有制度和计划,仅8.3%的党组织有较为全面的制度和计划,这远远达不到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党员的要求。

因此,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高校党组织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尚未形成良性机制,教育活动开展制度化、有效性有所欠缺。因此,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方案中,只有先健全相关的体系,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

3.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滞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党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虽然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大学生党员在理论知识和思想觉悟方面得到一些提升,但毕竟形式主义的教育缺少活力和新鲜感,长此以往会使人疲惫,产生厌倦感和抵触情绪。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时,如果内容不够新颖,形式过于简单,势必会让学生失去活力与激情,如一潭死水。

学生反映在党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形式化,活动在种类上也不够多样,内容上也不够丰富,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4.1%的学生认为活动非常丰富,认为中规中矩的学生占到调查总数的63.1%。

同时学生党员认为在后续教育中存在一些被忽略的重要环节,比如49.1%的学生表示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另外45.5%和41.8%的学生分别认为党纪作风教育和学生的三观教育目前较为薄弱,要相应地加强。而且,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除以上工作需要改进和完善外,还应当加强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加强对学生党员理论知识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

在对党员教育活动新途径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只有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此外,另有58.2%和36.4%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党员教育活动中加入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理论教育等方式。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调查中,学生更侧重于参与义务支农支教、奉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另外一部分学生则希望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到红色故地参观等活动来提高党性,这个比例占到36.3%。

综上所述,目前党组织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客观的问题都将成为提高学生党员党性的绊脚石,因此,我们要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立足实际并结合当前新的形势,探索适应新时期下党员教育的新途径,使党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新思路

1.创新教育制度

规范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大学应特别注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制度建设,应要求党支部根据各学院各专业特点形成特色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监管体系等。

2.创新教育内容

党员教育学习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接受方式,贴近学生真实情况,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学生党员教育内容围绕“学”和“实”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学”重点在于学习不仅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又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大学生党员教育要抓好党员队伍的学习培训,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把党员教育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学习评价考核体系,使理论学习深入持久。另一方面,以革命老区及党校等为阵地,加强体验式教育学习。

“实”则要求教育活动贴近学习实际,把握学生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正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把学生党员教育做实;充分发挥学生身边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密切联系群众,主动关心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强化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学习与提高,利用大学生党员个体优势,做到“两结合”,即: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再结合大学生党员所学专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可组织学生党员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烈士纪念堂或深入农村和企业开展带薪实习活动,加深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3.创新教育形式

一是要教育活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举办专题讲座、专题学习研讨,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或邀请优秀校友党员作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党员思想素质,增强党性。二是利用新兴媒体加强生学生党员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势,开通“网上学习”,如建立网上党校,建立红色网站、设立学生党员之家QQ群,组织党员在线学习、交流讨论等,使学生通过网站了解党的知识、入党程序、网上学习与网下学习党的知识,调动学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及时公布学生党员信息,实现网上监督,增强公开性、公正性。通过学生党员网络系统建立,达到资源共享,丰富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三是做好学校党建工作的延伸。设立学生公寓党团活动室,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中去,开展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增强学生党员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

[1]左家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手写板[J].教育探索,2009,(3).

[2]王业高.试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3]倪和平.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前沿,2011,(7).

[4]胡少平.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5]方亮,周志琴.加强高校本科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6]李燕冰.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体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本研究得到2011年重庆大学党建项目“基于实践体验的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途径研究”(项目编号:0002001304901-30)。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