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式的比较

2012-08-15蔡新职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欠发达院校高职

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式的比较

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紧密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和当地经济状况的服务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服务方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社会服务的开展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区域差异;高职院校;社会服务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在办学过程中努力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的高职院校,各自的社会服务方式自然存在着一定差别。比较分别处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各自社会服务方式的不同,有助于各高职院校因地制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本校、本区域的社会服务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1 不同地区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方式的探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为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起启动了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根据建设要求,无论是示范院校建设还是骨干院校建设,被列入“计划”的学校都必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几年来被确定为立项建设单位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其中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都探索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社会服务方式。

1.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服务方式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全国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华南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深圳建设发展,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其主要方式是:

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即充分利用自身现代化的校内实践基地,直接面向社会,承接各种服务项目,开展同步式的社会服务,进行学、产、研、发、贸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与产品生产,承担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举办全国各级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等。

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服务。主要形式有五种:一是校企一体,学校自己创办高科技集团公司。二是校企联姻,学校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三是企校融合,企业在学校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四是校企互补,企业行业提供资金,学校承接横向课题,科研成果直接为行业企业服务。五是校企联盟,学校以技术和科研成果入股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

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一是将一定数量的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领导和骨干教师邀请到学校进行培训,安排一定数量的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到学校进行联合培养。二是学校组织讲师团前往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支教,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互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对应的岗位上工作。

大专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社会招收进城务工人员,脱产培训相关工种的专业技能,脱产学习相关专业的大专课程。课程班学员在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行业的资格认证的同时,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参加国家成人高考,被录取后还可以继续深造,取得相应专业的成人专科文凭。

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社会服务。一是在深圳市外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校派出实践队为当地百姓和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并带去全校学生的各种爱心捐助;二是在深圳市内以“区校共建”模式建立社区实践基地,学生党员到社区挂职任居委会主任助理,实施“大学生党员村官计划”,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社区,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及理论宣讲活动;三是将深圳市义工联作为学校的常设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性义工义务服务活动。

1.2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服务方式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境内地形以丘岗山地为主,是一个农业大市。作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永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探索出一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兴校之路。该校的社会服务方式主要有:

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乡村服务。通过加强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指导和支持周边县区农业生产,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发放科技资料,提供科技咨询,培训农民工,推广科研应用技术,积极开展对基层卫生院的技术支持,帮助解决医疗技术问题,开展医疗技术对口支持,实现校企(校村)的深度合作,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目标。

校内基地示范,校外积极推广。该校建成了教学、生产、实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并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深入基层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推广先进的应用技术,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

科研生产相结合,以成果转化开展服务。即结合生产搞科研,在生产中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

科技培训下基层。既主动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将农民请到学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又采取“走出去”的措施,或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手把手传授技术,对生产环节给予全程指导和服务,或向农村贫困地区派遣优秀师生群体,将知识文化科技直接输送到农民手中。

院院合作,医卫下乡。主要做法是:培养大批优秀学子充实到基层医卫第一线,每年开展“三下乡”活动,将卫生预防知识、医疗技术和药品输送到农民手中。坚持“院院合作、院镇合作”,走医教结合之路,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通过免费培训、双向转诊、义务咨询、专家下乡、资金扶助、学生顶岗实训等多种途径,缓解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投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动投身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第一线。

对口支援。对其他高职院校对口联系支助,在给予一定经费资助的基础上,帮助培训师资、建设主干专业和课程。

1.3 其他高职院校的典型社会服务模式

模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就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活动整体而言,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而固定的模式,但各高职院校已经探索出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社会服务方式,确有值得借鉴与推广的价值,其中的相当部分实际上已经形成模式。其他高职院校探索出的几种典型的社会服务模式有: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社会服务模式。由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组成既自主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职教集团,建立集团内部服务体系,形成院校之间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整合优势,发挥各院校的特色,实行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校企之间课程资源共享,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有机衔接,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双证融通,为集团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订单式”人才培养服务模式。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向职业院校发出用人订单,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制订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共同规划与培养人才。

政府支持下的校企共建职教科教园区的服务模式。以职业院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为依托,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产品研发与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模式,实现区域经济振兴,为地方经济服务。

2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式比较

2.1 共同的做法

尽管不同的高职院校所处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迥然各异,由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因此各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所采取的基本做法自然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那就是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进行有效融合,在办学中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等。

2.2 差异之处

一是不同的经济实力与办学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服务方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政府投入多,行业企业支持力度大,办学条件好,可以建设拥有与企业第一线相同的设备设施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因而不仅可以利用校内教学基地,而且可以专门组建科研团队,直接面向社会开展服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无论是资金、设备、师资条件,还是服务项目来源,都不可能有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那样便利,因而在社会服务方式上更多的选择是选派教师、学生深入基层,在田间地头开展社会服务。

二是不同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服务对象。在科工贸高度发展的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行业企业、街道社区,直接接触的有厂矿企业和商贸企业的一线工人、中层与基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有社区居民与管理人员等,开展的是以提高素质为主要目的的“锦上添花”式的社会服务。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广阔的农村和部分中小企业,直接面向农村、农业、农民和一线工人,开展以培训技能和普及技术为主要目的的“雪中送炭”式的社会服务。

三是不同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不同的服务内容。由于发达地区行业企业希望生产经营能够不断创新提高,因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以技术研发为主,横向联合的技术攻关是主要载体。欠发达地区尚处在发展之中甚至是发展起步阶段,加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则是当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虽然也有一些解决技术难题的研发服务,经常开展的却是技术指导与培训。

尽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着方式、对象与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是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融合区域经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提高办学质量,不同地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式上的各种探索都是积极而有益的。

[1] 卢冠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述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68-70.

[2] 贺修炎,欧阳培城.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J].辽宁高职学报,2007(8):4-6.

[3] 李先志.打造特色高职院校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N].永州日报,2010-03-17(1).

Comparing the Way of Social Servic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Undeveloped Areas

CAI Xinzhi
(Huanggang Vocational Colleges,Huanggang 438002,China)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s economy and rea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carrying out social services,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choosing the manner of service which is suitable to its own conditions and local economic conditions,so as to achieve good social benefits.It is not important to select what kind of social services for developed areas or non-developed areas,the key is to committed 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ively and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regional economic through social services.

regional differences;vocational colleges;social services

G 710

A

1671-7880(2012)04-0004-03

2012-03-26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2011B253)

蔡新职(1969— ),男,湖北黄冈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欠发达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