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兴盛原因与美学特征

2012-08-15麻晓舞

陶瓷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色釉彩画泼墨

麻晓舞 杨 杰

(杰座艺廊 景德镇市 333000)

引言

高温色釉流动性强、色彩千变万化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其是一种非常适宜于进行泼彩装饰的陶瓷材料。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在古典时代就已经产生,但古典时代的高温色釉泼彩多为工匠在施釉时的无意识、自发性或随机创作,由于对某些色釉产生类同于泼彩效果的“窑变”现象的不理解,甚至产生恐慌和畏惧心理,这就决定了古典时代的高温色釉泼彩装饰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非自觉阶段。而进入当代后,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呈日趋繁荣兴盛之势,越来越多的当代陶瓷艺术家参与其中,在瓷坯上尽情泼洒着各种高温色釉,形成异彩纷呈的高温色釉泼彩作品。

一、当代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兴盛原因探析

高温色釉泼彩装饰虽然古已有之,但远未达到成熟与完善,人们对高温色釉的欣赏长期停留于材质之美,尚不能将其运用于画面的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有一批艺术家开始尝试运用高温色釉的工艺特性来进行画面的创作,将高温色釉作为主题画面或主题画面的一部分,其主要运用的装饰手法即是泼彩。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改变了过去长期受到忽视的状态,而逐渐有步入当代陶瓷艺术主流的趋势。当代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多元的审美观、现代艺术思潮以及学院派力量崛起等因素所推动。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精神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强,并形成了多元的审美观。在这种情况下,陶瓷艺术的传统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促使当代陶瓷艺术迅速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种形势下,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在工艺与艺术等表现语言上与人们常见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从而以其新颖别致的审美特色吸引了许多民众的目光。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画面中千变万化的色彩、形态、构图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因而非常适宜于在这个多元审美时代中发展壮大。

西方艺术形式与理念的涌入与随之而来的影响也是促成当代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兴盛的重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进入的西方艺术在我国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现代艺术思潮,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传统陶瓷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嬗变,而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即是其嬗变之一。这一形式的兴盛改变了陶瓷艺术界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使高温色釉不再仅是用来展示其工艺与色彩之美,而是将其广泛运用于彩绘当中。除独立形式的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外,还大量进入到各类釉上彩与釉下彩中,使其陡生现代时尚之感,因而高温色釉泼彩装饰成为推动中国当代传统陶瓷艺术向现代转型的关键内在元素之一。

上世纪末开始,陶瓷艺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学院派”力量的崛起。陶瓷艺术界“学院派”力量是一股颇具创新精神的革新力量,其从根本上捍动了传统陶瓷艺术的根基,推动其更快速地向现代转型。高温色釉泼彩装饰自由的创作形式与内容与“学院派”所倡导的精神理念相契合,很自然地得到一批“学院派”陶艺家的青睐,并成为采用高温色釉进行泼彩装饰的主力军。

二、当代高温色釉泼彩装饰与中国泼墨泼彩画相通的美学特征

当代高温色釉泼彩装饰虽然具有显著的现代意味,但仍然是以民族文化韵味作为其审美主流和美学追求,高温色釉泼彩已经改变了过去自发性的形成,而是成为一批陶瓷艺术家的自觉行为,将抽象的无秩序的色釉流动转变为有意味的形式,并赋予其古典美学精神的光辉,形成与中国画泼墨泼彩画非常相似的表现语言。

中国画的泼墨泼彩技法源远流长,唐代的王恰即已在绢素上挥洒泼墨,而在近代则以张大千影响最大,其泼墨泼彩别具特色。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在美学特征上与中国泼墨泼彩画颇具相通之处。

高温色釉泼彩装饰与中国泼墨泼彩画美学特征的相通之处首先在于其材料特性的相通。高温色釉中的乌金釉犹如中国画中的水墨,其他各种色彩和肌理的色釉则犹如中国画的色料,用水进行调配以后泼洒至瓷板上任其自由流动的过程即与中国墨与彩随水流动如出一辙。在烧制完成后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亦有相似之处。当代陶瓷艺术家在创作高温色釉泼彩装饰时也往往主动追求在形象和意境表现上均贴近于中国泼墨泼彩画。

其次在于载体的相通。高温色釉泼彩装饰是在陶瓷坯体上的运用,而坯体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并且釉彩施于其上极易产生晕散,坯体的疏密差别又对色釉的流动性形成影响,烧成之后,釉料深深地与坯体融为一体。这与中国泼墨泼彩画的宣纸载体亦非常相似,宣纸亦具有强吸水性,同时能使墨与料晕散并深深地浸染于纸中,因而在外观效果上颇为类似。

最后在于技法的相通。中国泼墨泼彩画不同于西方绘画,西方绘画一笔一笔重叠运用,而中国泼墨泼彩画讲究一气呵成,墨与彩的流动形成很强的运动与节奏感,讲求气韵和骨法。高温色釉泼彩装饰也同样如此,艺术家在泼洒色釉前要成足在胸,泼洒时要通畅连贯,不宜反复重叠与修改,以形成整体韵律与气势。

三、当代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意象性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美学非常讲究意象性,将意象之美当作艺术的最高境界,而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形成的近于半抽象效果的画面极具意象之美。高温色釉泼彩画面中,各种高温色釉互相渗透晕散,形成了复杂的肌理效果,模糊含混、色彩斑斓,而陶瓷艺术家们则在泼彩块面的边缘、之间信笔勾勒一些树木、房屋、山石、河流以及人物、动物等,使泼彩装饰不至于进入到完全抽象的境界,亦真亦幻,引人遐思,具有东方独特的意象性美学特征。

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意象之美首先表现在其具有极大的主观性特征,所创造的形象都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对客观形象的一种超越或浓缩。艺术家们在运用高温色釉进行泼彩时随意而动,全凭一时一刻的创作灵感与情感,从表面上看似摒弃了各种线条表现,打破了形象结构,而实际上是一种更高级的用心,是以心造之“象”而成艺术之“意”。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这种主观意象之美给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创作者在古典文化艺术修为上具有较高的造诣,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主观表达创造足以打动人心的意象画面,而古典修为不足的创作者通过主观表达出的意象则很可能是苍白无力的。

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意象之美还表现在其具有自然性特征,其抽象与具象的元素融为一体,并无拼凑之痕迹,与陶瓷釉上彩或釉下彩装饰相比,其构成元素更为简洁,具有一种简单质朴的自然之美。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自然意象之美是基于其不可预知的工艺特性之上的,创作者在以高温色釉进行泼彩创作时,并不能预知其在烧成后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高温色釉在烧成过程中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变化,从而使高温色釉泼彩作品只有在烧成之后才能一睹其真面目,三分人为、七分天定,具有自然天成的意象之美。

最后,高温色釉泼彩装饰的意象之美还表现在其具有广阔的想象性空间。高温色釉泼彩装饰在形象上的不确定性和色彩、肌理的复杂变化给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创作者和欣赏者个人的身份、修养、经历都使其在面对同一件作品时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欣赏者所理解的可能和创作者主观想表达的大相径庭,而创作者很可能也只是在作品烧成以后才开始对作品艺术意象进行更深入地理解。

[1]潘文锦,潘兆鸿.景德镇的颜色釉[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2]潘文复,田慧棣.高温颜色釉彩绘初探[J].景德镇陶瓷,1983(01)

[3]孔瑞,林爱国.论当代高温色釉瓷绘作品情景交融意蕴美形象特征[J].中国陶瓷工业,2011(02)

[4]张福康.中国古陶瓷的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色釉彩画泼墨
泼墨迎新
《高原旭日升》高温色釉彩瓶
陈厚卿作品精选
余昌冰作品精选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邱含作品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阎先公和他的瓷板色块泼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