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石之美——略论陶瓷绘画与岩彩画的东方审美价值

2012-08-15

陶瓷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彩画陶瓷绘画

王 燕 李 青

(①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南昌市 330046 ②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景德镇市 333000)

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陶瓷一直以素雅大方之美,体现着中华民族高洁的审美品格。在世界艺术史上,富有东方文化审美价值的陶瓷绘画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可以说岩彩画是一个既年轻而又古老的绘画种类。这种具有典型传统东方式的绘画有别于中国水墨画和工笔画岩彩画,它主要是以动物、植物胶类为主要媒介,用色彩斑斓的岩石即天然矿物色来表现、绘制的作品。在中国原始绘画中,岩彩画最早是以岩画出现在人类美术史中的,它有过一段辉煌的发展历程。在看起来这两种绘画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它们的出现、传承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审美特征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一、陶瓷绘画和岩彩画均为纯粹的本土性的东方绘画,代表着最早的中国原始绘画,在人类审美意识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

众所周知,中国的绘画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中国绘画是在长期的积累与发展过程中立足本土、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绘画特色。彩陶和岩画这两种绘画形式,在探究陶瓷绘画和岩彩画的艺术源头时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是其他绘画形式所不具有的,是包含了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诸多要素,是有我们中国绘画特质的。

人们耳熟能详的《半坡人面鱼纹》、阎村《鹳鱼石斧纹彩陶缸》等是彩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纹样大多具有一种神秘而又多义的特点。原始人类自发地把对生活、自然美、的赞美用变形、组合等方式表达出来,是极富意蕴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中国绘画史中,汉代的帛画、画像砖等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作品中的元素由动物发展到山水、花草,这些有特定寓意的画面大多由原本互不相关的物象运用各种手法融于一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这种抒发特殊心理情感的构思与中国山水、人物画中的流水行云、山石草木、留白等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画写意的端倪;彩陶作为中国原始人类艺术创作最高水准的典型代表,它的发展渗透进绘画中,影响到中国绘画中线条的特性和写意特色。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正如格罗塞所说的——“艺术水平最高的艺术”,是人类自由的创造,凭借着自己的天性,艺术的独立、自由的特性在它们身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使艺术与人性达到了天人合一、和谐统一最高境界,是艺术精神的永恒性的体现。

艺术是人类文明本质的体现,作为时代精神的载体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因素。彩陶作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载体,包括植物图案、山水、人物和花鸟的纹饰,将大自然与万物之灵融于一体。古代艺术家们别具匠心创造的组合成理想化的夔龙凤雀,表现吉祥的鸡、羊形象;寓意富贵的牡丹、芙蓉;象征求生、多子多福的莲花、石榴等在纹饰造型,它们成为青花瓷图案组合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古老的中华民间文化的源泉;并以民间视角记录展现大量的社会人文信息,体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情感。彩陶艺术按其自身的文化脉络发展至今,其质朴、丰富以及旺盛的生命同注重自我创造的生活密切结合,无论是造型和装饰都体现了一种纯朴之美,也都维系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

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中岩画应该算得上发展较早的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类原始绘画的起源应该是岩画,这也是我们可以找到的岩彩画的最早的踪迹。当人类祖先还在以石器作为生产工具时,就已经用各种方式来记录他们的生产与生活,而其中最为粗犷而又古朴、自然方法的描绘形式就是石刻、岩画;岩画就像一面远古历史的镜子,反应了原始人类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岩画那感染观众的特殊意境,来自于为岩画提供活动舞台的环境;同时岩画又受制于环境,所以选择岩画环境的选择需要审美经验,这种经验是在长期的创作当中积累沉淀下来的;刻有人形而面积巨大的莫勒赫图沟崖壁岩画位于在内蒙古阴山磴口县,在那里山势雄伟,崖涧纵深的绝险之处要,勾勒出一幅威严崇高,气势如虹的摩岩石刻,这正是环境造就的艺术氛围,这种氛围是需要审美经验的。

何为“丹青”?“丹,丹沙也。青,青雘也”。颜色中两种对比强烈朱红与青雘色不易变色的矿物颜料并置在一起显得格外醒目,久而久之丹青这个原指矿物颜料的名词便成为“绘画”的别称。彩陶和岩画绘制时使用的都是天然矿物色颜料,这些取之于自然,融合于艺术,这也是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具体体现。岩彩画发展发展到汉唐时期表现突出,大多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今天我看到的壁画大多也集中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中明显有别于西方绘画的意境、笔墨、逸气、勾线、填色、平面、造型等形式特征与语言特征,在岩彩画中也随处可见,这正是岩彩画的主要特征样式。敦煌壁画中古代画家神彩飞扬的巨作将五彩丹青用到了极致。当时画工用的颜料就是我们现在的岩彩,天然矿石磨出的岩石粉末,有赭石、石绿、石青、土红和贝壳研磨的蛤粉。

自宋元代以来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和推崇,水墨画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岩彩画逐渐衰退下来,遭到了近千年的冷落和沉寂。直到近十几年,由一些留日归来画家们发展自己的风格,得到了美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把岩彩画重新引入人们的关注圈内。那些认为当代岩彩画是舶来品,是日本画的认识只是对岩彩画历史浅薄的认识,其实岩彩画是体现“本土性”的东方绘画。如今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积极参与到岩彩画艺术创作中,他们集西方绘画之形式与观念,融中国绘画艺术内涵和方式,冲破岩彩画固有程式的束缚,使岩彩画的得以复兴与发展。

瓷由陶发展而来,无论从造型与纹饰不可避免的传承着陶器的艺术特征,同时把陶器所固有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加以诠释。景德镇陶瓷文化以地域文化为特点,以瓷为载体,以瓷为纽带演绎和印证了儒、佛、道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和社会的深刻影响,从制瓷工艺技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反映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以陶瓷的器承载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道”的关系。 植根于民间的工匠们,他们的艺术创造会处处流露出广大世俗层面的审美特质。陶瓷绘画和岩彩画表现的中国画的神韵和意味,符合中国人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其这些作品中构图、线条、色彩、意境,均大量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同时加以创新,体现极具东方审美情趣的艺术特征,且又具有传统中国画所不具备的特征。如五大名窑中的钧窑的窑变,哥窑的开片纹等巧夺天工的自然之美。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论说“意境”时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它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二、陶瓷绘画和岩彩画都具有开放性的文化特征。

陶瓷绘画在继承之上不断创新,对于社会中上层中流行的主流文化,他们并不排斥,而是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创造,这是陶瓷绘画的优良传统。陶瓷绘画的兼收并蓄的开放性习俗和文化特征,清晰的展现在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绘画的传世精品中。如元代“岁寒三友”瓷画,首见于元代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上,这是元代文人与工匠密切合作,使得无论是官坊还是民坊,其艺术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对于外来文化,陶瓷绘画也是因地制宜地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如在青花瓷的发展中,正是郑和下西洋从遥远的阿拉伯带回的苏麻离青钴料,造就了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现代陶瓷造型与民间青花的结合强调了把传统带入到现代语境中,在传统青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使陶瓷绘画更倾向于对文化归宿感的追求。如在青花瓷中将水墨画和民间的姊妹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移植;将水墨中极具抽象意味的墨趣,和其他一些手法作为装饰语言的主体,在青花瓷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这种具东方传统情调而又富现代设计气息的青花充分展现了陶瓷开放与包容。

追溯岩彩画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来自传统的壁画艺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曾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佛像造像本身来自于古印度,具有强烈的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对于外来文化,传统的壁画艺术也体现了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兼收并蓄的开放性习俗和文化特征。如莫高窟壁画相对于新疆克孜尔壁画来说,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艺术本土化的变迁。二是壁画的艺术创作在民间工匠绘制的基础上有了大批文人士大夫的积极参与,极大丰富和提升了壁画艺术风格与水准。许多著名画家如东晋的顾恺之、三国的曹不兴、唐代的吴道子都在寺庙道观中留下过不朽的佳作。而敦煌壁画又区别于普通寺庙壁画的意义在于它是深具美术历史研究价值的,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学术性。岩彩画一旦具备了这些要素,必将具有超强的表现力。

与陶瓷绘画一样,岩彩画依就秉承了中国特有的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赋予它一种现代构成感。岩彩画在继承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技法、技巧同时,又从传统的勾勒、渲染中找出新的形式。或在钟情于古典工笔画的线条中融入现代情趣,或在水墨画的技法中尝试墨与色的碰撞, 极富现代感的优秀视觉艺术也成为现代岩彩画的营养;或是强化张力十足色块,或是线与面的交融,或是肌理与笔触的映衬。在开放中借鉴其他画种的技法,或是吸收油画的浑厚,或是浮世绘的端庄,或是抽象的灵动。艺术家在探索中找到最佳艺术形式来表达自我。优秀的岩彩画的创作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中国画的艺术修养和表现方式。在审美追求上,注重不似之似的神韵的意象;在审美观察上,注重不定点的全面观,认识常理的内在结构观,浪漫型的想象观察和记忆观察;在审美构思上,注重迁想妙得,欣赏者参与作品的创作完成;在审美表现上,注重技道统一,一切作为心灵的表现。当代岩彩画要把传统精神与现代语言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使之与现代题材相结合,创造出有东方意蕴的现代作品,使岩彩画获得新的发展。

三、陶瓷绘画和岩彩画独有的材质美感使其具有独特的东方审美价值。

艺术贵在创新,在创新中表现自我。当今开放多元的文化,许多艺术家都在探索突破,寻求新材质。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材质都有特定语言魅力和艺术水准,都因材质产生出不同的视觉美感,不同的材质造就不同的艺术魅力。

陶瓷绘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在今天也极富现代感的艺术作品。古老的陶瓷绘画是集土、火、釉为特征的艺术,细分陶与瓷因烧成温度与工艺不同,又有不同的艺术魅力。因此作为陶瓷艺术的制作者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土质性情才能将其艺术才情发挥至极致,再结合火候和釉性随心所欲地进行陶瓷绘画创作。事实也证明许多艺术家创作了大量陶瓷绘画作品,艺术水平之高决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艺术门类。前面我们提到的人类早期的彩陶绘画,既有具象、又有抽象且与容器浑然一体的形式;中国历来对玉器情有独钟,在瓷器烧制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汝窑在技术革新中在釉料中加入玛瑙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青釉瓷,烧制出温润如玉色、青翠华滋的一代名瓷,“雨过天青云破处”正是对汝窑瓷那特有的材质之美的写照;从元青花大写意画到毕加索、米罗的陶艺作品,再到当代美国的温黑格比的器形风景画,还有国内等大量的陶瓷绘画作品都形象地诠释了陶瓷绘画创作的独特的材质美感。

传统岩彩画的制作材料主要是以纯天然矿物色为主,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而出现人工制作新岩矿物色以及云母岩矿物色,它们具有宝石般光泽的晶体颗粒,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色彩斑斓艺术效果,用到画面后会产生熠熠闪光的折射,如同钻石的折光,呈现出画面的高雅,深邃而透气,画面充满自然之气,这一材质的独特美感,是其它任何画种所不具备的:岩彩画还有不同颜色的颗粒反复叠加产生色点的视觉效果,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适合东方人审美习惯,并且通过石色的层层叠加所形成的肌理和斑驳的效果,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岩彩矿物色的颗粒按粗、中、细等不同比例分布在画面中产生厚薄、粗细、疏密的对比关系,使画面自然天成、和谐统一而又具丰富的节奏韵律感,把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产生耐人寻味的画面情趣,这些都是其他画种所没有的特点。岩彩画中色与箔并置而产生的“软硬”之别,如白色的蛤粉与白珊瑚的差异会引发一些独特的审美观。 岩彩画在材料上是否恰到好处的运用和对材质使用上的娴熟度,所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作品要呈现的主题思想,这与其他画种所内含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现代岩彩画用独特的材质之美,敲开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开拓的现代艺术新时代。岩彩画复杂的材料技术既有别于油画或水彩,也不再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分九染那样惟妙惟肖的描绘物象的生动细节的方式去审视它、赏析它。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丰富的色彩,扩展的色域,粗细不等的颗粒造成的肌理对比和形成的新的造型要素,还有各种天然矿物色和金属箔,在现代技术介入下,创造性地产生硫化及变色效果。岩彩画充分发挥和表现有意蕴的色彩之美,绘制的过程是在每一块色,每一个笔意中实现自己的精神意念的物化,是在进行画材与人的对话交流,技法、媒材与色彩均呈现着艺术本体语言的张力,它注重东方审美的意象表现, 立足传统, 吸收现代元素, 发挥岩彩特有的材质魅力, 是东方的、中国的、现代的,它必然会在新世纪有一个新的开拓和发展。

结语

不同时代的陶瓷文化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从仰韶文化陶器的纯净质朴到魏晋南北朝青瓷的古朴灵动,从“千峰翠色”的唐代盛世到宋、辽、金的群星璀璨,从元青花富丽俊雅到明清争奇斗艳,各个时期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负载着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需求和美学内涵。陶瓷的审美观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对人的审美观念有影响,这就要求陶瓷艺术家把握时代的精神,深入到生活中去找寻灵感、发现思路、表达理想,现代陶瓷绘画艺术的这种特质,使现代陶瓷艺术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岩彩画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 也包括时代精神的体现。从中国文化原创精神的核心分离出来探求岩彩画语言的现代价值是其本质所在。心灵的启迪是贯穿绘画创作整个过程的灵魂, 亦是中国画的发展脉络的核心,自由的心灵才能使岩彩游走于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的时空之间。艺术作品越有民族性即越具有国际性,重视民族的文化传承, 才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伟大,让陶瓷绘画和岩彩画既具有当代绘画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们的时代使命。

注明:

本论文为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0019项目课题。

[1] 楚启恩.中国壁画史.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 胡明哲.岩彩画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3] 王雄飞,俞旅葵.矿物色使用手册.人民美术出版社

[4] 朱顺龙、李建军. 陶瓷与中国文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5] 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6] 秦伟,悠悠青瓷,紫禁城出版社

[7] 赵朴初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文史知识,1985

猜你喜欢

彩画陶瓷绘画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陶瓷艺术作品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阎先公和他的瓷板色块泼彩画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