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山有路导为先

2012-08-15

中学语文 2012年15期
关键词:偏食课外读物误区

陈 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初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在200-300万字,高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在300-400万字。但是在校园文学社团的读书指导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是课外阅读无用论。阅读优秀课外作品,虽然能夯实中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百益而无一害,但也存在耗时长,见效慢这一现状。虽说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但受社会急功近利思想尤其是受升学率的影响,还有不少的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认为:中学生时间紧、功课多、学生的精力又有限,只要读好各门功课就行。有时间看课外书,还不如做几道习题来的实惠。还有的家长(包括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会分散学习精力,因而反对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一些中学生自己也认为,读课外书对提高考试成绩不能立竿见影,不如多补补课管用。凡此种种,导致“课外阅读无用”仍然有广阔的市场。

误区之二是“偏食”现象严重。所谓的“偏食”是指课外读物的品种单一。在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有的教师——特别是一些语文教师狭隘地认为课外阅读就是读文学名著,对学生阅读其他课外作品不支持。事实上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各异,课外阅读的偏好自然就不一样,我认为学生的课外读物只要内容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教师就要大力支持。“偏食”现象严重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有的学生只看作文选(集),或者只看卡通漫画、武打言情之类的休闲书。看作文选(集)虽然“偏食”,但至少对成长无害;但卡通漫画武打言情之类的休闲书则是鱼龙混杂,很大一部分书中包含着庸俗的甚至是色情的东西,危害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害多而利少。

这就要我们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了,让学生有条件、有可能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行科学的课外阅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误区之三是错误地认为优秀的课外读物都是深邃难懂的。由于一些老师在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脱离了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谈到课外阅读,非名篇巨著不可,于是不切实际地推荐了大量的名著,可是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又有限,许多学生没有看多少页,就感到力不从心或者深奥难懂,但教师却只从自己的角度大谈特谈这些书如何如何的好,久而久之就使中学生产生了一个这样一来的错觉:优秀的作品大都是深邃难懂的。当然也有一些中学生看到许多优秀的课外读物都是厚厚的一大本,还没有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课外读物太难读了。

误区之四是用看影视作品代替课外阅读。现在许多中学生不喜欢看书,用看影视作品来代替课外阅读。

误区之五是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疏于指导,放任自流。有的学校、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用不着操心,所谓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只不过是向学生推荐几本课外读本。有的教师是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或因工作繁忙、或因自身文化底蕴不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种种原因就使得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处在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中学生课外活动中存在的这些误区,应当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和家庭的关注。我认为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广大文学社团指导教师,更要积极行动起来,正确地引导广大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方法之一就是要善于组织。教师要积极发掘学生中的读书苗子,花大力气在班级或学校中培养读书骨干分子,把喜欢读书的和想读书的学生组织起来,经常性地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发展。在成立读书兴趣小组(或文学社)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朗诵、演讲、辩论赛、读书征文、编排校园剧、组织知识竞赛等等,活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对在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要进行必要的表彰。举办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班级或学校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方法之二就是要分层引导。所谓的分层引导就是说推荐的优秀课外读物要适合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需求。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认知水平尚未达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因此我们在引导中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逐层深入:刚开始时可指导学生读《西游记》、《格列佛游记》、《巨人传》、《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这类传奇性、故事性强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到优秀的课外读物并非都是深奥难懂的,并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打心底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喜爱;在喜欢读的层次上逐步引导学生阅读 《呐喊》、《家》、《复活》等精神性、哲理性、科学性更强的作品,一步一步地培养他们阅读优秀作品的自觉性。

方法之三就是语文教师要打破门户之见。由于大部分学校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任交给了语文教师,而有的语文教师却认为课外阅读就是读文学名著,这其实是狭隘的门户之见。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各异,阅读的偏好也就各不相同,学生的课外阅读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就不要过多地干涉,而是要积极地引导。鲁迅先生说得好:“你们不要专门看文学,关于科学的书(自然是写得有趣而易懂的)以及游记之类,也应该看看的。”课外阅读的“偏食”反而会造成知识、能力的残缺。广博的课外阅读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我们文学社团指导教师(当然也包括其他教师)能积极正确地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到“书山有路导为先”,让广大中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有可能自由地选择喜欢的优秀读物,就有可能使他们在自觉自愿、潜移默化中得到灵魂的陶冶、知识的积累、个性的发展,进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偏食课外读物误区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偏食
儿童挑食偏食影响心血管和血糖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