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文章·文化
——文言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2012-08-15肖君章

中学语文 2012年15期
关键词:古文苏轼人生

肖君章

我们学习古文除了感受文字之美、陶怡性情,更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每一篇古文,探求精神之源,寻找文化因子,当成为教学重心,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当然,文化层次是建立在文字与文章这两个层次基础之上的。

文字层面是为了解决顺畅阅读的问题。阅读古文,首先要疏通文字,明了古今语言的差别,并能对应译成白话。文章层面是解决写作艺术的问题。教材中所选的古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从中可以学习古人运用语言的精妙,布局谋篇的机巧,对于指导今人的写作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两个层次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借助工具书就能解决,属于浅层次的“解惑”。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师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正消耗在了这个浅层次上,而关乎学生精神与人文的文化层面经常被忽略,造成文本“钙质”流失,削弱了文本对学生的心灵慰藉、情感渗透、价值观引领,岂不痛哉!

对此,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先生一针见血而又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从语文课文的解读这方面来说,我们的老师还属于“惑”的解读,这个字怎么念,字词怎么写,这文章说了什么意思,其实这方面他们的基本素质问题不大。但是从文章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它能给学生什么启发,这方面素质很不够。目前语文老师的讲授只能说是一种说明性的语文,或者是说明型的语文。

其实,每一篇文章尤其是古文都有一个情感教学点,也就是文化基点。我们每阅读一篇古文都有一个最终的价值期待:前人通过古文想向后人传递什么?今人通过读古文得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什么值得借鉴?对于今人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下面以《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为例加以说明。

为了便于学生寻找文化因子,笔者在教授这两篇文章时各布置了一道探究题,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各种观点纷至沓来,有针锋相对地碰撞,有所见略同地对接,师生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次精神“对话”。

一、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请结合《赤壁赋》谈谈你对苏轼“成熟”的理解。

以下是学生的探究过程与成果。

对于“成熟”的理解,众生见仁见智。

生1:学会爱自己是成熟,学会欣赏别人是成熟。

生2:独处时,善待自己;相处时,善待他人:这是一种成熟。

生3:学会放弃与选择是成熟。

生4:能正确认识自己是成熟,学会与人相处是成熟。

生5: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赞美是成熟。

生6:遭遇挫折、罹犯磨难、身处逆境能超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更是成熟。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被贬黄州,使他得以从小人的包围中解脱出来,他砍断名缰,砸碎利锁,得以认真地反思生活的真谛。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他收获了旷达。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明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生7: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坡居士”“东坡肉”与“东坡肘子”的来历吗?苏轼的突围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要学会豁达,寻找快乐,建立自信。生活有一千个理由让我哭,我有一万个理由让自己笑!

生8: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心有东坡词,世上无难事。”人世间的风雨,经东坡的过滤,就变得晴空万里了。他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为我们撑起了一方晴空,愿我们都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常人说得好:“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来吧,同学们,请跟我一起高声诵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结合《游褒禅山记》第三自然段,谈谈人成才需要哪些条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什么条件弥足珍贵?

明确:绝大多数同学认可《游褒禅山记》的观点,认为人成才需要“志”“力”“物”等条件,但对于“在当代社会,什么条件弥足珍贵”却各执一词,辩论激烈。以下是反响最为强烈的几位同学的发言:

生1:当今社会,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我认为“志”最为重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志”必须明确而又坚定。“知道自己往哪里去的人,世界也会为他让路。”歧路亡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吧。它告诫我们:人生的选择太多,容易迷失自我。当今社会,价值多元,诱惑太多,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选择太多,就是没有选择,就是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和坚定的人生目标,最终在“山重水复”中迷失方向。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理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所以人生的目标往往比能力更为重要。一旦失去了目标,你就如同一只无头的苍蝇一般,只能到处乱撞。二是“志当存高远”。苏轼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此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志向高远方可酬。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野心”谁都了不起!

生2: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我认为“力”最为重要。一指力量,尤其是健康的身体。当今中学生,迫于应试压力,超长时间学习,极少锻炼,坐断了板凳腿,坐弯了脊背,坐“瞎”了眼睛,坐矮了身高——中国学生的平均身高已低于日本学生,危险哪!千好万好,身体好是第一好,身体好是工作的基础,是学习的本钱,每一位中学生都务必明白这样的人生道理。二指毅力。苏轼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当今世界,为什么聪明的人多,有志向的人多,而成功的人少呢?我想原因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面对诸多诱惑,人极容易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做事极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而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三指能力(才气)。俗话说: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能力,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机会就是来到你身边,你也会失之交臂。

生3: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我认为“物”最为珍贵,“物”特指外物。影响人成才的“外物”包括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机遇、伯乐——就是拉你一把的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资源稀缺,且分配严重失衡,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我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家庭背景优越、人脉资源丰富的人更有机会成功,现实中很多人有“志”,也有“力”,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机遇和伯乐。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15%可以归因于他的他专业知识,85%却要归因于人脉关系”。所以,机会、伯乐在现代人的成功中显得弥足珍贵。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却没有像往常哪样急着奔出教室,依然端坐着,深思着,有同学已拿出日记本开始“沙沙”地写起来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无需“小结”了,我不愿多说一句话甚或一个字,和着下课的铃声,悄悄地走出教室,因为这是我所上过的最有心灵震撼力因而也是最有效果的一节文言课,一节让文化浸润的文言课。

猜你喜欢

古文苏轼人生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从善如流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人生中的某一天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