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评改之“互动模式”初探

2012-08-15

中学语文 2012年15期
关键词:互动模式作文教师

陈 融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被誉为“半壁江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作文教学近年来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这是可喜的,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仍不容乐观:作文教学无标无序,作文题目重复出现;学生既无丰富的词汇,又无熟悉多样的题材;作文不能真实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文思枯竭,硬挤强凑,文不成篇;作文与阅读脱节,“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写”无法促进“读”;教师观念陈旧,批改方式僵化,评语多套话,批改拖沓,讲评随便。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写作教学一直重视修改,强调“养成多修改的习惯。”从古到今,一些学者和语文教育名家一直致力于作文评改的探究。清初唐彪曾在《读书作文谱》中提出四点看法:(1)少改。 (2)自改。 (3)隔时改。 (4)反复改。 他强调,好文章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叶圣陶非常注重学生指导,他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他特别推荐两种批改方法。其一,是师生共改。其二,是面改。“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两者都注意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融合。但这样改法,耗时费事,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当面改不是经常可行的办法”。

可见,作文批改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富有变化,在“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

一、作文评改的定义及互动模式的内涵

所谓作文评改就是对作文的评价和批改。现在一般的论著都称为作文评价,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都称为作文批改。这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作文评改认识的步步深入。

应当说,作文评改的外延不仅仅是采用打分数(或等级)、写评语,还应包括讲评、重读后记、园地展示、媒体显示、整理积累作文随笔等。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它包括作文改阅与作文评价两个相互交融的过程。

“互动模式”是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两种活动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其内涵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辅相成的活动。成功的作文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趋向,它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其“授权感”,以活动为中介,结合诸种教学因素,构成一个立体交互的网络。

二、互动评改模式与传统评改模式之比较

1.“互动模式”使作文评改不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

“互动模式”的作文评改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训练行为,是作文教学的环节之一。教师由批改者变成了批改的“教练”,把文章修改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就把写作评改教学中的单边、双边活动扩大为多边活动。它不仅有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整个作文评改过程呈现出这样一种信息交流图式。教师作文学生在相互评改中,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加深了对当前写作中存在问题的理解,不断提高认识。

2.“互动模式”使作文评改成了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作文批改只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一种检查、评价、判断、修正,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长短、得失,从而进行改正,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情况的一种途径。

而在“互动模式”的作文评改中,作文批改从过去的作文后、课后,走向了课堂,走向了作文的过程,作文批改的能力成了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批改则是一种进行写作方法、技能训练的途径。

3.“互动模式”使学生获得了读者与作者意义上的沟通

作文评改的“互动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批改作文,使得每个人的作文都要同多个读者见面,而且还要被评析,面对这种情形,写作主体的责任感和自尊心自然会增强,会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习作。评改过程能促使读者与作者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切磋,使作者更加明确自己写作的方向。许多学生表示通过互评作文可以使自己在吸取他人优点的同时,明白如何向他人提意见,如何接受别人的建议。

4.“互动模式”使学生写作充满了乐趣与活力

当作文评改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后,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充满了主人翁意识,新鲜感,这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小组合作评改、多媒体评讲、多渠道发表等等,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被广泛关注,从而鼓舞了信心,从根本上调动了写作积极性。

由传统的评改“局外人”的身份回归到写作“主体”身份,学生喜欢批改,喜欢作文,这为写作活动和作文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作文评改“互动模式”有效策略的实施

1.作文评改“互动模式”的实施步骤

(1)做好“互动”准备

①传授小组合作技能,树立合作理念

学生往往缺乏合作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各行其事的现象,还有些性格内向,学习后进的学生,往往充当听众的角色,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成为组内的多余人,而组中优秀生也很少主动给予他们帮助,这样的学习违背了互动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宗旨,并将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要传授小组合作技能,促使学生合作主动,参与均衡。使每个人牢牢树立起尊重他人,互动学习,合作分享,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

②进行科学分组,确保有效调控

为了确保这一改革能够顺利进行,我们把学生分成五至七个互动小组(每组8人左右,有正副组长各一人)。分组时,应请学生考虑以下原则: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以合理的人员配置作互动的能力保证。从动态(水平提高比较明显的人才应及时调换小组,以扶“贫”济“困”)方面考虑可变组合,以必须的人才流动为“互动”的发展保证。

2.进行“互动”批改

(1)互定标准。每次批改时,我们引导学生在严格掌握共性标准(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特殊情况(某类文体的某个或某些相关要求)。并分两步付诸实施:起初,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全体学生商讨决定相应标准;往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换意见直至明确批改要求。

(2)互改习作。开始正式批改时,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先由一个同学批改本组内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正错别字、改通语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或等级,二是再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只对作者而且还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等方面的意见。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吃不消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批改状况,积累材料,为相互指导做必要准备。

(3)互谈体会。这是“互动”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互动”交流,加强评改者与评改,习作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多向“对话”。操作时可分两个步骤。一是小组内交流。先让习作者与初评者,复评者以及教师“对话”,或谈在某一细节存在的疑惑,或谈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二是小组外交流。统一安排时间,由各小组推派的代表就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在全班交流,在全班范围内取得“互动”效应。

(4)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动”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佳作不仅是佳文,还可以是佳句,可以是评语,这样既有优等生的习作还可能有学困生的精彩片段,有评改者的精批妙析。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同学,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出墙”。二是集体性。誊写或打印前,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以及师评意见自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同学再次修改;誊写或打印后,全班同学以及教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

(5)互相比赛。进行小组评改比赛,讲竞争,尽量“使竞争客观化”,强化刺激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巩固,对能力的挖掘。另外,不妨推荐学生作文到有关报刊杂志、到学校班级等社团刊物上。这不仅能使发表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还能促使另一批学生产生追赶的心理,强化更多学生的写作动机。

四、作文评改“互动模式”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动”是个较好的教学策略,但如果组织不当,很可能使部分学生游离于合作活动,使一些学生产生消极依赖思想,部分优秀学生将帮助他人视为累赘等。这就要求教师提高合作活动的组织能力。运用此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评改动机要现实

激发学生的评改动机时要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目标,让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对近期目标的实现,对远景目标的接近,以增强其自信心。

2.分组原则要科学

每组都应有写作水平好、中、差的学生的搭配;应使全班各组情况大致一样;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等方面的合理搭配;每小组设负责人1名,隔周轮换。

3.评语要艺术,角度要精准

在提出修改意见的同时,要能发现文章的闪光点,同学之间的建议有时更能引起学生重视,而肯定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而“建议”“肯定”尺度的把握,则需依赖学生的语言艺术。在点评之时,亦不可面面俱到,应抓住一点,深刻剖析,力求简短、深刻。

4.“互动”评改的主导是教师

“互动模式”有许多优越性,但离开教师这个主导,必然是低水平、低效率的合作。在互改作文之前,要给学生做好批改作文的示范,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引导学生定好评分标准,把握好评分尺度。学生发现不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必须介入,通过教师引导组员讨论,加深认识,反复修改,使作文成型。

在作文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境地中,“互动模式”作文评改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不足,将评改活动较好地导向良性循环,既培养了写作主体的写作动机和习惯,又使“后写作”活动发挥出积极的效用,提高了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互动模式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