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阑尾周围脓肿65例手术诊疗探讨

2012-08-15彭发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探查阑尾肠梗阻

彭发斌

阑尾炎是普外科中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1]。其中急性阑尾患者就诊时已经形成周围脓肿的占十分之一左右。以往治疗方案中主要是采取非手术性治疗,但阑尾周围脓肿部位破溃后会引起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甚至会导致部分患者发生大小肠内以及膀胱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外瘘。并且非手术治疗具有病程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危险性高、愈后易复发等缺点。我科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6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5例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6 d。伴发热60例,肠梗阻23例。术前均经腹部查体,右下腹B超或CT检查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和结果 65例中21例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后一期手术;30例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择期手术;14例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出院后失去联系。21例一期手术,术后无肠瘘发生。术后出现肠梗阻3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给予保守治疗治愈。30例择期手术患者均恢复顺利。切口愈合Ⅲ/甲61例,3例Ⅲ/乙,Ⅲ/丙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

2 讨论

详细询问病史与细致查体对阑尾周围脓肿诊断十分必要。于右下腹扪及肿块有重要诊断价值。注意与回盲部肿瘤鉴别。B超检查科明确包快部位、大小。了解腹腔有无积液。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必要时考虑CT检查。

急性阑尾炎发病后,如没有及时治疗,经过3~5 d后周围可被大网膜和邻近肠管包裹,形成阑尾周围炎性肿块,此时,如阑尾发生穿孔,感染往往局限于阑尾周围而形成脓肿。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一般建议先保守治疗,待病情控制后3个月以上再择期行阑尾切除术。但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发热,腹痛加剧,腹膜炎广泛。腹部体征严重,应考虑及时手术。手术以右下腹直肌探查切口进腹为宜,先探查了解脓腔范围、大小、与周围肠管关系,以用手指沿疏松间隙钝性分离,避免动作粗暴。探查应耐心,尽可能找到阑尾给予切除。若分离和寻找阑尾困难;若强行切除阑尾,有损伤肠管,形成肠瘘的可能。可采用先钝性分离粘连,在充分暴露和判断准确阑尾位置前提下。然后使用电刀沿阑尾纵轴方向剖开浆肌层至根部,先整切除阑尾黏膜,残端使用盲肠或阑尾浆肌层间断包埋,既消除阑尾炎再次复发,又避免肠瘘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若患者一般情况差,腹腔粘连严重,可考虑切开引流再二期手术。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注意观察有无腹腔出血及肠瘘的发生。部分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多数可保守治愈。

手术治疗中应注意的几点[2]:①术前准备要充足。②选择最佳手术时段,发病8 h内效果最好。③选择长度适宜易于延长的切口,术中暴露要充实可在直视下进行。④打开腹膜时,先分离与腹膜的粘连,防止误伤粘连的器官。⑤脓肿壁要先分离出一个小的切口,将脓液吸净避免脓液的外溢防止发生感染扩散。⑥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可行阑尾切除术、逆行阑尾切除术、浆膜下阑尾切除术。⑦对感染严重的网膜组织进行切除处理,坏死物、粪石等进行清除处理,用甲硝唑溶液对局部腹腔进行冲洗并吸尽不留残。⑧反复用生理盐水对感染区域范围进行冲洗,再用5%碘伏和甲硝唑冲洗5 min后吸净不残留。⑨合腹前手套和手术器械重新更换,用生理盐水和碘伏对合腹后切口部进行冲洗。⑩术后常规腹腔放置乳胶管引流,切口引流或酌情二期缝合,可防治术后腹腔残余脓肿。○11抗生素应用要合理,注重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并采用中药进行配合治疗等全面治疗对策,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3 总结

综上所述,阑尾周围脓肿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是首选。要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切口要合理,术中病变部位要充分暴露,探查要仔细,操纵要小心规范[3]。并要做好相应术后观察及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1]孙宝全,安爱红,严庆贤.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10,03.

[2]亓玉忠,王国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00例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13(5):416-417.

[3]梅杰,张光辉,褚皓,等.双极电凝器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腹部外科,2002,15(2):118-119.

猜你喜欢

探查阑尾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阑尾真的无用吗?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
手术治疗5例阑尾类癌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