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2012-08-15张锐孙旗李春江王彤任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心源性冠脉心绞痛

张锐 孙旗 李春江 王彤 任平

近年来,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虽然,NSTEMI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有共同的病理学基础,均为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但由于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因此有不同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本文对85例NSTEMI与116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探讨NSTEMI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01例(NSTEMⅠ组85例,STEMⅠ组116例),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在明确诊断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既往心绞痛史;监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T)、血脂;1周内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情况;统计心源性休克、泵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两组冠脉造影病变特点;随访半年,统计梗死后心绞痛、半年内再梗死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计量资料应用非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的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MⅠ组糖尿病、高脂血症、梗死后心绞痛、半年内再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STEMⅠ组(P<0.05),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STEMⅠ组(P<0.05);NSTEMⅠ组发生房性早博、房性心动过速、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比例明显高于STEMⅠ组(P<0.05),而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低于STEMⅠ组(P<0.05)。

2.2 心肌酶峰值比较 NSTEMⅠ组cTnT、CK-MB峰值低于STEMⅠ组(P<0.05)。

2.3 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NSTEMⅠ组单支病变所占比率明显低于STEMⅠ组,多支弥漫病变高于STEMⅠ组;NSTEMⅠ组的完全闭塞率明显低于STEMⅠ组,且闭塞病变多位于分支血管或主支血管的远段,位于主支血管近段或中段的发生率低于STEMⅠ组,而侧支循环比率明显高于STEMⅠ组,且侧支循环普遍较大;NSTEMⅠ组>90%的狭窄明显高于STEMI组(P<0.05)。

3 讨论

虽然急性NSTEMI和STEMI病理基础相似,但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转归各不相同。STEMI是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完全闭塞罪犯血管,单支病变多见,为急性发作,缺乏侧枝循环和缺血预适应保护,心肌损害重而广泛,多为透壁性心肌损伤,表现为ST段抬高[1]。由于对缺血较为敏感,故室速的发生较多。NSTEMI是不稳定性斑块在外因作用下,由于血流切力的改变,使薄纤维帽破裂,脂核溢出,血小板与内皮下粘附因子发生粘附和聚集,形成富含血小板的白血栓,使管腔急剧减小或次全闭塞,血流突然减少或间断性中断,出现心内膜下损伤,不表现为ST段抬高[2]。由于NSTEMI冠脉完全闭塞率低,未出现持续性血流中断,即使完全闭塞,病变多位于分支血管或主支血管的远段,梗死面积小,因而,心肌酶峰值、cTnT往往低于STEMⅠ组。加上侧支循环好,其心电活动紊乱程度较低,且心内膜下有存活心肌,一般不引起心脏破裂或室壁瘤,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因而,NSTEMI具有良好的近期预后。

虽然NSTEMI近期并发症少,病死率低,但冠心病的预后取决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范围。我们的研究显示,NSTEMI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增高,冠状动脉多支弥漫性病变多见,发病前常有冠心病、心绞痛史,提示这些患者基础病变严重,多存在高度狭窄病变。发生梗死后,管腔进一步狭窄,其供血区域的存活心肌易发生缺血而出现心绞痛,斑块的活动可导致血管再闭塞而发生再梗死,故梗死后心绞痛、半年内再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提示NSTEMI患者远期预后有可能较STEMI差[3]。因此对NSTEMI患者应注意随访观察,以减少心脏事件发生。

[1]Kinlay S,Ganz P.Relation betwee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imp lications for therapy.Am J Cardio l,2000,86:10213.

[2]Yang HS,Lee CW,HongMK,et al.Residual flow to the infarct zone against lethal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 Cardiol,2003,26(8):373-376.

[3]Terkelsen C J,Lassen J F,Norgaard B L,et al.Mortality rates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vs non-ST-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observations from an unselected cohort.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5,26(1):18-26.

猜你喜欢

心源性冠脉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