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对比观察

2012-08-15刘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性贫血病态形态学

刘琦

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属于两组不同类型的贫血疾病,但二者在临床表现、骨髓形态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中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往往在临床上容易在诊断中误诊。本文通过观察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难治性贫血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3.6±1.7)岁;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3.9±1.8)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学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对难治性贫血患者31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34例,经常规髂后上棘或胸骨穿刺术,制作出4~6张涂片,骨髓细胞铁染色及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同时其周围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且制作成2张涂片,均采取瑞吉氏染色,再放置在显微镜(奥林巴斯公司生产)下观察[1]。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检验的数据经χ2软件V1.61版本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检验中,MDS-RA组的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MCV>100fl、幼红幼粒细胞所占比例依次为:54.8%(17/31)、29.0%(9/31)、12.9%(4/31)、90.3%(28/31)、22.6%(7/31);MA 组的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MCV>100fl、幼红幼粒细胞所占比例依次为:82.4%(28/34)、8.8%(3/34)、2.9%(1/34)、100%(34/34)、38.2%(13/34);MDS-RA组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A组,全血细胞减少、MCV>100fl、幼红幼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M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8,13.31,6.87,8.20,5.75,P <0.05)。

2.2 MDS-RA组31例患者中,骨髓形态学表现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的有2例,增生活跃-明显活跃的有29例。红系:病态造血有26例,按照细胞的改变程度分为点彩红有1例,脱核障碍有6例,巨变有9例,豪-乔小体有11例,花瓣核和奇数核有24例;巨核系:病态造血有16例,按照细胞的改变程度分为多圆核5例,小巨核有14例;粒系:病态造血有28例,按照细胞的改变程度分为退行性变有1例,多分叶核粒细胞有5例,环颗粒粗大有7例,Pelger畸形有8例,核浆发育失衡有10例,核肿胀有11例,空泡有13例,胞浆颗粒缺如或减少有20例,细胞内外浆有27例,形杆状核粒细胞8例。两系均出现病态造血有22例,三系均出现病态造血有15例。

2.3 MA组34例患者中,骨髓形态学表现为有核细胞的增生皆为活跃以上程度。粒系:病态造血有27例,按照细胞的改变程度分为巨核细胞缺乏有1例,双核和多核幼红细胞可见有3例,核分裂易见有10例,嗜碱点彩红细胞有11例,巨杆状粒细胞出现脱核障碍有13例,豪-乔小体有22例,巨幼粒细胞有23例,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有24例。

3 讨论

本文中统计发现,MDS-RA与MA患者在细胞形态学上有一定的相似处,主要体现在皆有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涂片中可见幼稚粒细胞和幼红细胞;MCV>100fl;骨髓细胞的内外铁明显增加,红系核浆发育不平衡和巨变等,皆为临床鉴别诊断二者带来一定的难度,而本文在两组血常规检验中发现,MDS-RA组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A组,全血细胞减少、MCV>100fl、幼红幼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MA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二者的血常规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征。另外,MDS-RA与MA患者在骨髓形态学上又有一定的差异,RA的病态造血明显比MA的程度高,往往在细胞的巨幼变方面外,还合并其他的形态异常,而MA三系血细胞中巨幼变的程度最为突出,明显高于RA组,且骨髓中呈现出典型的巨幼红细胞增生[2]。

综上所述,MDS-RA与MA患者在病态造血方面有相似之处,前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态造血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者的诊断则多以骨髓形态学的红系巨变为主,若形态学诊断存在困难,可辅以其他实验室检验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陈石,施兵,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细胞形态学比较分析.现代检验医学杂,2006,21(2):68-70.

[2]郛笑如,林芳,傅吉春.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鉴别分析.西南军医,2009,11(2):282-283.

猜你喜欢

性贫血病态形态学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Budd-Chiari综合征肝尾状叶的形态学变化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
加味归芍六君子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大剂量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