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选育报告

2012-08-15张大跃沈士光张大志

种业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夏播区域试验甘肃省

张大跃,沈士光,曹 虎,张大志,陈 丽

(1.张掖市宏顺通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金粒种业有限公司)

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是以经太空辐射后的铁丰18号为母本,以自选野生大豆M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张豆1号”。审定编号:甘审豆2011001。

1 选育经过

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原代号TK5-1)由张掖市宏顺通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04年以航天辐射育种材料铁丰18号为母本,自选野生大豆M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在选种圃中经过连续选择,2007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9年提交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并同时进行多点生产示范,其选育程序如下:

2004年,航天辐射育种材料铁丰18×野生大豆M7;2005年,F1;2006年,F2选择 35 个单株;2007年,F3选择21个单株;2008年,F4选择39个单株进入选种圃;2009年,品种比较试验,F5选择10个株系进入选种圃和鉴定圃;2010年,甘肃省区域试验、生产对比示范。

2 产量表现

2009年-2010年张豆1号参加甘肃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两年11个参试点上,平均每667m2产量178.04kg,较对照陇豆2号平均增产17.38%,增产达显著水平,居参试材料第二位,其中9个点增产,增产点次达到81.8%。201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9.25kg,较对照陇豆2号增产5.04%,居参试品系第二位。

张豆1号在2009年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瓦窑村和党寨镇上寨村进行生产对比试验,试验面积667m2,折合产量5 700kg/hm2,较相邻同面积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22.6%;2010年生产试验面积667m2,折合平均产量5 100kg/hm2,较相邻同面积品种陇豆2号折合平均产量4 234kg/hm2增产21%。同年在张掖市交警支队机关农场低等地力水平的土地上示范3.5hm2,折合平均产量5 430kg/hm2,2011年该品种示范面积达10hm2,产原种种子4.5万kg以上。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张豆1号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高75~80cm,茎秆呈淡黄色,有效分枝5~7个;植株呈扇形,结荚部位较低,有限结荚习性,全落叶,成熟一致,不裂荚,适合机收;茎扁平、叶呈桃叶形、花白色、荚角呈淡黄色,籽粒卵圆形,皮黄色、脐褐色,每株平均粒数在250~350粒之间,百粒重22g,生育期(春播)125d左右,夏播100~105d左右,属中熟品种。

3.2 高产、稳产

张豆1号在选种圃高代测产试验中三年平均产量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8.4%,在两年品鉴试验中产量平均较对照陇豆2号增产21.8%,在两年比较试验中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26.4%。通过对区试结果进行稳定性测定,该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通过自身基因系统调节,在较低土壤水平上可保持产量相对稳定。大面积示范平均产量5 430kg/hm2以上,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3.3 具有较好的品质

据2009年沈阳农业大学品质化验分析,蛋白质含量44.6%,脂肪含量20.6%。

4 适应地区和推广前景

通过甘肃省区域试验及多点生产试验示范,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及中部沿黄灌区和陇东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也适合西北同类地区春播种植。2011年在黄淮海地区的山东、安徽、江苏苏北地区、河北、河南进行夏播,每667m2产量350~370kg。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期播种

在海拔1500m以下地区应于4月中、下旬播种,春播(覆膜)。在1500~1800m以上地区播种,于5月5日左右较适宜,夏播地区在6月上旬播种比较合适。

5.2 合理密植

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张豆1号分枝性强,叶片肥大,叶面积系数较大。播种时株距25cm、行距40cm,每穴种2粒,每667m2保苗8 000~10 000株,每667m2播种量2.5kg左右;夏播地区株距20cm、行距30cm为宜,每穴种2粒,每667m2保苗1.1~1.3万株,每667m2播种量3.5kg左右。

5.3 增施底肥,磷钾肥配施

每667m2施农家肥1 000~1 500kg、磷酸二铵10kg、钾肥10kg,生育期间不再追施任何一种化学肥料,以利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

5.4 晚浇灌头水

为了促进有效分枝,增加角荚数,第一水应尽量迟灌。株高15cm,叶片达15~18片灌头水比较适宜,全生育期只灌三次水,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并在灌第一水前进行一次中耕培土工作;夏播地区严防暑旱,应视墒情及时浇灌头水。

5.5 药剂拌种

播种前用0.3%的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有效防止病害根部或表皮侵染。

5.6 防除杂草

大豆杂草主要在播前防除。每667m2可用72%都尔或普乐宝100~130mL+48%广灭灵30~40mL+75%宝收1~1.3g,对水20~30L,播前一周用喷雾器进行喷施,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阔叶草等杂草并进行深翻。

5.7 适时收获、充分晾晒

张豆1号成熟后要适时收获,防止雨淋受潮,以保证大豆籽粒具有鲜亮的光泽、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这是提高种子品质的重要措施。因此,大豆全落叶时即是大豆成熟期,应在晴朗天气及时收获,尽快脱粒晾晒,当籽粒含水量低于12%时及时包装入库,避免受潮、霉变和粒色加深,影响种子商品品质。

[1] 李海,孟凡钢,王新风,等.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9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11(08):113-115.

[2] 段国占,潘春彩,任建军,等.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许豆6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10(02):42-43.

[3] 富健,王新风,孟凡钢,等.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7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10(09):46-47.

[4] 常鸿杰,李金梁,苏国修.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平豆2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9(02):46-47.

[5] 富健,孟凡钢,王新风,等.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4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9(07):61-62.

[6] 任秀荣;苗任重;刘志强;赵景云;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驻豆5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58-59.

[7] 任秀荣,苗任重,许海涛.国审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大豆新品种驻豆9715选育及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07(05):50-51.

[8] 任冬莲,朱倩,马俊奎,等.大豆新品种汾豆5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09):197-198.

猜你喜欢

夏播区域试验甘肃省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曲周县夏播工作总结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