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2012-08-15赵树庆

关键词:学报选题意识

赵树庆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山西太原030024)

论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赵树庆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山西太原030024)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而编辑意识是随着编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据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运作模式和编辑活动的新变化,编辑意识也要打破传统局限,在保持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的基础上,强化编辑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办出高校学报的特色,以改变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的面貌。

高校学报编辑;编辑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

编辑工作的本质是将个体性的精神劳动产品转化为社会性的精神劳动产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编辑工作越发成为现代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建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工作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面貌。

1 传统的编辑意识

所谓“编辑意识”,是指编辑主体从事编辑活动的指导思想。任何编辑活动都是在编辑主体的某种编辑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编辑意识也就成了编辑主体本身固有的一种重要的规定性。作为编辑活动指导思想的编辑意识是多种规定的统一,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且还会随着编辑活动实践的发展形成新的编辑意识。编辑意识相对于编辑活动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在编辑活动基础上产生又随着编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1]。因此,编辑意识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编辑活动的目的是使作者的作品能够流传,这就决定了他为作者的作品服务的地位,从而造就了编辑主体的服务意识,而通过审理使作品适合流传的编辑活动,又使编辑主体养成了精品意识。

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是编辑主体两种最基本的意识,其他意识都是由这两种意识演化生成的,分别属于这两个意识序列,都是在更好的服务和多出精品的实践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所以编辑主体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从事什么具体的编辑活动,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是必须具备的[1]。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对编辑意识也会有新的要求,学报编辑还应具有创新意识、信息意识。

高校学报是以反映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性刊物,具有传播先进文化、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展示高校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等重要功能。因此,重视学报建设尤其是提高学报质量,应当是高校科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说,学报的质量主要由稿件的学术水平高低和编辑工作的质量高低所决定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学报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即编辑意识的科学先进与否。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对高校学报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却不知如何获取、评价和应用,这样的编辑将难以生存和发展[2]。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学报编辑应根据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不断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新技术手段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掌握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坚持服务意识、精品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其应有的新特点,即信息性与创新性。

2 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

数字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交往等都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给当前高校学报编辑运作模式和编辑活动带来了新的变化。以往编辑伏案审读、纸笔修编等工作形式,转变为编辑部实施计算机管理,编辑出版流程利用计算机控制,编辑人员通过互联网组稿和了解选题资料,利用计算机操作完成全部文稿的编校过程。编辑通过网络收发处理大量的稿件;而读者通过网络阅读论文、收集资料,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需要和评鉴水平都发生了变化。在如此新颖又富于挑战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意识中,应进行怎样的革新呢?

2.1 具备信息的捕获与加工能力

编辑除了应具有较高的编辑业务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具有发现和捕捉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构思活动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关注社会热点,而且要关注空白点,善于从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对有价值的信息有深刻的理解力,并能准确、客观地识别和选择所需的信息。

2.2 具备将科研信息转化为科研论文的能力

学报编辑要将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策划有新意的选题,把最能反映科研成果的稿件遴选出来,及时发表,使新的科研成果、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及时转化为情报,尽快为社会服务[2]。平时各种信息的大量积累对学报编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犹如鱼和水的关系,故学报编辑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并要有完整、系统的信息网络条件。

2.3 高效收集整理作者信息的能力

在大量的信息中,学报编辑要特别留意收集作者信息,因为作者信息是获得优秀稿件的基础。在选题被确定后,学报编辑就要充分考虑能胜任本选题的作者信息,确定了能胜任的作者,再与其共同探讨、研究选题,充分发挥作者的优势,使其创作出好的文章,为学报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稿件。所以好的作者可以使选题达到预期目的,并使学报编辑的思想得以升华。

学报编辑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作者、培养作者、组织作者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建立与作者的互动工作关系[3],创作出好的作品;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与作者、读者进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收集各种信息,使自己的策划、选题更为科学,更有利于完成工作。

2.4 获取读者反馈信息的能力

学报编辑还应注意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对反馈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总结经验,为创造新的选题奠定基础。在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今天,学报编辑要注意留心各种相关信息,同时要通过选择、归纳来实现质的把握与飞跃。学报编辑面对难以胜数的信息,要对信息进行仔细筛选,对信息的筛选过程是一个由粗到细、由面到点、由量到质的选择过程。

显然,学报编辑自身知识结构系统信息转换能力的大小,与编辑自身内储信息量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内储信息越大,其知识结构系统化和转换外部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学报编辑的工作就越自如。在当前充满机遇的时代,学报编辑应结合自身的专业,多观察、多思考、多与同行交流,不断充实选题、作者等相关信息的信息库,提升自身的信息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办出各自高校学报的特色,以改变“千刊一面”的尴尬局面。

3 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发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意向、愿望和设想。这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4]。我们的时代需要新人、新思想、新观点,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发现、把握,需要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落后的陈规、过时的结论和判断。

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能不能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中显示自身的价值与力量,取决于编辑的思维与观念,以及理论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而这又和编辑的创新意识密切相关。编辑只有具有这种创新的意识,才会从新的视角来思考,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起一种创新的思维与观念。编辑要善于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定势中超越出来,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善于研究新形势下刊物的发展规律和刊物所涉及学科的创新规律,不断改进原有的办刊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5]。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一定的知识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是不断思考、不断积累和不断学习的结果。

3.1 强化选题创新

学术期刊创新的核心表现是编辑创新,编辑创新的重点是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学报编辑通过一系列具体方式的操作而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是指对学报整体和个体(即栏目和篇章等)选定要编辑出版的项目并对其进行整体策划与设计。选题策划是学报编辑出版的起点,所以在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中是重中之重,是一个编辑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体现。

高校学报编辑只有不断加强业务方面的修养,努力钻研本学科的难点、重点和热点,并加强与各学科、各专业学术带头人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掌握各学科发展动态及学术前沿知识,从而准确判断和审定稿件内容,提高文章质量。同时,高校学报编辑还应深入到教师、科技工作者及学生队伍中,了解学术科研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结合当前的现实,策划有新意的选题。

高校学报编辑也可以通过亲自参加一些前沿性的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专题研究等活动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通过多种途径的知识积累和思考,逐步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能够发现和把握时机,对编辑的各个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找准最佳的创新结合点,以新制胜。

3.2 细化审理创新

鉴审是鉴定作品,处理是提高作品。通常所说的审稿、修改、加工、整理之类的工作都属于审理的范畴。传统认为,编辑工作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是从编辑意识中的服务性出发而言的。实际上,在信息时代的鉴审工作,已经是作者、读者以及编辑之间,通过网络编辑系统连接而成的复杂系统,相互之间既有学术的信任与质疑,又有时效的约束与把握,还有名利驱动效应的复杂影响。另外,学报编辑还得酌情处理关系稿、人情稿背后的权力与人情关系干扰。应当说,由于学术不端检测、编辑出版、专家远程审稿等新系统的引入,使编辑鉴审工作的抗干扰能力有所提高。高校学报编辑要紧抓这一有利时机,开拓创新,坚守阵地,力求办出新时代的双效期刊来。

[1]杨焕章.论编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00-105.

[2]刘仲秋.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优化[J].编辑学报,2006,18(5):395-397.

[3]孙素梅,陈建光.论网络时代期刊编辑需具备的综合素质[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56-59.

[4]陈景泓.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96-198.

[5]赵立华,赵爱群.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有的意识与观念[J].编辑学报,2003,15(3):162-164.

O n the Inform a tion and Reform M ind of the Unive rsity J ourna l Editors in the New Era

ZHAO Shuqing
(Editorial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of TYU T (Social Science Edition),Taiyuan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The contents and form s of editor work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w ith time, and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new changes of working form and activates of editors the m inds of editors also need break up from traditional lim it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and reform m ind of editor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of the new era,to pursu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and change the identical face of university journals.

editors of university journals;editor’s m ind;information m ind;reform m ind

G23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2.03.025

1673-1646(2012)03-0114-03

2012-04-20

赵树庆(1971-),男,编辑,从事专业:期刊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学报选题意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