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2012-08-15许崇华

科技视界 2012年22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教学内容技能

王 娜 许崇华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1 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2006 年,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 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加大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学观念,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效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群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能力。 该课程以建筑工程类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的知识、能力需求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工程需要,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集成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同时,该课程也是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重点考核内容。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论填鸭式教学、缺乏与工程实践和案例的结合、不重视课外辅助教学手段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实效。 如何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已势在必行。

2 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和工具,是教学的一种载体,但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依靠教材而非依赖教材,不能“以本为本”来处理教材,而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由于课程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出版的教材也种类繁多,侧重不一,若完全采用教材的内容进行课程教学,则实现课程目标比较困难。 为了加强该课程的可操作性,提高教学效果,应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 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行业新标准和新规范,增加新知识使得教学内容不断的更新,注重内容的时效性。

1)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如项目目标规划——制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案——项目建设过程的目标控制——项目后期评价。

2)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岗位任职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模块化教学。 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重点的模块教学为主, 将工程实际揉和到理论教学的各个模块,通过案例、项目、现场等方式实现。

3)课程内容的设计考虑“工作”和“学习”高度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工学结合。 使学生不仅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工作、为了培养素质和能力而学习。

4)教学组织设计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综合能力。 将建筑企业、监理企业、 咨询公司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作为依据,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5)课程教学与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及项目管理师职业能力考试内容相结合,实现教学考证一体化、教学岗位一体化。

6)理论知识的选取和讲解考虑“支撑后续课程、针对岗位工作必须够用、支撑技能证书考核应知内容”原则,实践技能选取考虑“基本技能操作、企业真实任务项目和支撑技能证书考核应会技能”等原则。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选取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满堂讲、满堂灌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大量地占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严重制约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模块的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实例+知识+实践”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技能有效结合的方法,课程从引入实例教学开始,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组织教学。 例如在“进度管理”教学模块中,先以某工程实例引入不同的施工组织方式对于进度目标的影响, 让学生考虑依次施工、流水施工、平行施工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再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掌握后给以案例实践。

2)“项目驱动+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后,将学生拟作企业员工、行业专家,或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到项目现场或实训室模拟完成实训任务。 例如在“资源管理”教学模块中,学生5 人一组,分别扮演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角色,依据工程进度计划,分别编制劳动力资源计划、机械进出场计划、材料采购计划、资金计划,以确保工程正常施工。

3)“启发+互动”教学法:课程讲授中,每次新的概念的提出尽量采用启发和互动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有趣紧张的课堂氛围。

4)“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用”教学法: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实现项目化教学,教学过程中,设置案例任务,分组比赛,以任务成果衡量各组绩效。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学以致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组织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 专业课程必须围绕实践来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同时又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被检验的理论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四控”(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三管”(合同、信息、风险)、“一协调”(组织协调),以此划分教学模块;在每个教学模块中,按照项目工作过程,以“PDCA”(计划——实施——检查——调整)为主线设置任务单元; 在每个任务单元中设计操作性强的、有针对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成果的过程, 并把学生常遇到的操作案例为教学导入,使学生迅速建立一种正确操作意识,并避免学生错误地接受不规范的操作方法。

为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所有教学模块完成后进行综合实训,根据提供的背景资料编制某工程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同时以技能竞赛为引导,组织课外实践。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给学生指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处理,最后分析学生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统一解决,再让学生修改成果,这样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学到技能,学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考核方式的改革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以知识性考核为主和“一卷定论”的传统考试模式已不能适应课程要求,课程考核应采取技能测试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知识性考试与综合项目考试相结合,以过程性考核为主,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过程考核主要根据在每个教学任务中每位学生的任务成果、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工作责任心、团队精神和互助互利等因素。

[1]王英.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2]付敏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民营科技,2012(2).

[3]余晓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及若干建议[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6).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教学内容技能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