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应用探讨

2012-08-15刘颂莉

科技视界 2012年22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阅读器电子书

刘颂莉

(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006)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电子阅读器由于重量轻、容量大、电池使用时间长、屏幕大、携带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发展成为人们日常必备的读书设备,可以说一个电子阅读器就是一个小型的移动图书馆。

1 电子阅读器

1.1 电子阅读器概念

电子阅读器(electronic reader),是一种手持离线阅读电子书的专用设备,支持TXT、PDF等多种文件格式,电子阅读器又叫手持阅读器、电子书、电纸书、手持阅读终端,是一种离线阅读电子书的专用设备,简称eReader。它具有类似于人们阅读纸质图书的一些特殊功能,如翻页、批注、划线、插入书签等功能,而且可以非常方便地执行检索、查词、放大字体、改变显示方向等操作。它可与特定的提供电子书内容的网站联网,下载、阅读电子书[1]。

美国图书馆学家和情报学家兰卡斯特早在1978年就曾指出“我们正在迅速地、不可避免地走向无纸的交流系统”,1998年上市的第一代电子阅读器“火箭电子书”将这一预想变成现实,从此正式开启了无纸化的移动阅读时代[2]。

目前全球前3大电子书阅读器品牌厂商为美国的亚马逊、日本的索尼和中国大陆的汉王。

1.2 电子阅读器种类

从技术角度,可以把电子阅读器分成液晶屏 (基于LCD技术)和类纸屏(基于电子纸技术)两种类型。第一代电子阅读器多采用纯液晶显示技术,如平板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移动互联网设备(MID)等。第二代电子阅读器以电子纸技术的应用为特征,例如2004年,Sony公司推出的Librie电子阅读器。

1.2.1 基于LCD技术的电子阅读器

基于LCD技术的电子阅读器包括eREAD、PC、MOBILE PSP NDS、Ebookwise、方正电子书等。其特点是方便携带、容量大、可以支持多种格式、专业性较强。缺点是需要背光的照明、耗电量大、眼睛易疲劳、功能单一等。

1.2.2 基于电子纸技术的电子阅读器

基于电子纸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e-paper based e-book reader)是一种很轻巧的平板式阅读器,相当于一本薄薄的平装书,能储存约几百上千本甚至更多的电子图书。包括Kindle、Sony Reader、Cybook Gen3 等国外品牌和 wefound、 汉王电纸书、易博士电子书等国产品牌。它具有重量轻、容量大、电池使用时间长、大屏幕等特点,是办公无纸化的新选择。缺点包括长时间注视非E-INK屏幕伤眼和电子产品容易损坏等不足之处。

1.3 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情况

据了解,全球最大的网上图书零售商亚马逊网站在2009年底电子图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传统的印刷图书。 2010年以来中国出版市场被博客出版、电子图书、数字网络期刊等各种数字出版占去很大一部分位置,电子出版物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出版物的主导地位,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由传统阅读模式逐步向数字化阅读模式转变,世界各地的图书爱好者也纷纷开始青睐数字图书,这成为目前全球电子阅读器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3G时代的到来,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

2010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正式宣布,印刷版学生用书在加州全面终结;与此同时,韩国也宣布将在2012年让所有的学生以电子书包取代传统书包。

据美国Display Search公司统计,2010年美国手持阅读器销售量为600万台,超过2009年一倍。据市场研究公司分析,2012年全球电子阅读器销量将达到1800万台。在中国,虽然还未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是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将在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阅读器市场[3]。

2 电子阅读器在国内外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

2.1 电子阅读器在国外图书馆中的应用

在过去的十年里,图书馆界一直关注着电子书阅读器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美国NSCU(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图书馆早在2000年就尝试使用电子书阅读器,但最终结论是“虽然电子书阅读器作为新技术产品方便了读者,但它们尚不足以进入主流应用”[4]。直到Kindle、Sony Reader等新型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图书馆才真正开始利用电子阅读器为读者服务。

2008年11月,Sparta公共图书馆成为第一家出借Kindle电子阅读器的图书馆,其后相继有多家图书馆开展了出借Kindle电子阅读器的服务。2010年3月,剑桥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部的Sian Waterfield公布了一项针对加拿大图书馆和美国图书馆调查的结果,有28所美国和加拿大图书馆馆员回复已经开展电子阅读器借阅试验,其中绝大多数图书馆向用户提供Kindle电子阅读器借阅服务[5]。

在国外,电子书阅读器出版商与图书馆员密切非常合作,出版商通过图书馆员推广产品,图书馆利用电子书阅读器为读者服务。例如索尼公司将陆续为美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供电子阅读套装,其中包括索尼自行研发的电子阅读器和有关电子阅读的网络在线学习课程,使图书馆员最先了解到整个电子阅读器的行业发展走势。通过浏览各图书馆网站可以发现,目前国外图书馆选择引进的电子书阅读器主要有 Kindle、Sony Read-er、NOOK、iPad 等。

2.2 电子阅读器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应用

随着电子阅读越来越被国人所熟悉和接受,国内各大图书馆也纷纷开启了利用电子阅读器为读者服务的尝试。

2008年9月,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同时为到馆读者提供了电子阅读器,能读者能够更方便地阅读电子读物。

2009年9月起国家图书馆开始实行电子阅读器的外借服务:读者只需拥有一张具有中文图书外借功能的读者卡即可享受这个服务,外借期限15天,可以续借。外借电子阅读器的读者不但可以阅读电子阅读器中预装的图书,还可以登陆国家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平台,下载想看的电子图书[6]。

上海图书馆目前也推出一项电子书阅读新体验活动,读者可以将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的中文图书下载到电子阅读器中,此举大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文献的使用率。

2010年5月29日,广州图书馆也开展了电子阅读器的外借服务。同年12月,首都图书馆推出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读者借阅电子阅读器后便可免费阅读首都图书馆数字资源。首都图书馆此次推出的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正是应势而为的一种尝试和实践。尽管目前国内图书馆刚开始利用电子阅读器为读者服务,不过可以预见不远的未来,电子阅读器的借阅将会成为图书馆借阅服务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3 电子阅读器对图书馆的影响

3.1 对读者的影响

3.1.1 馆内在线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方式由传统的纸本阅读,发展到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浏览馆藏资源;而随着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多读者可以享受到利用ipad、Kindle在线阅读图书和报刊的服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利用Kindle DX的 9.7寸大屏幕、可WIFI/3G上网的优势,为读者提供在线阅读《时代周刊》、《新闻周刊》、《新闻观察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服务[7]。

3.1.2 馆外自由借阅

读者一旦外借电子阅读器,以后的图书借阅、续借、预约、归还都可以在阅读器上轻松完成,而无需经常往返于图书馆,过期图书也会在系统中自动删除,杜绝了超期借阅的可能。

3.1.3 可借阅图书更加丰富

随着电子阅读器的应用,图书馆为读者开展的信息内容服务范围得到扩大,信息数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Kindle可以向读者提供54万册图书,内容涉及科学、文学、艺术、生活等[8]。

到目前为止,汉王阅读器内存中最大可预装3000本图书的内容,而且汉王已经同200多家出版社达成了内容合作协议,现在国内国外的电子书生产商都把建立一个丰富的内容平台作为努力的目标,未来读者可借阅的图书将更加丰富。

3.2 对馆藏资源建设的影响

3.2.1 促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资源建设

电子阅读器是对图书馆资源的一种重要补充,除了有海量存书、携带方便等优势之外,还拥有传统图书可以批注、标记、翻页的功能,除此之外电子阅读器还有朗读、放大字体等功能,因此电子阅读器能给读者真正的全新地“阅读”体验。图书馆引入电子阅读器,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而且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扩充服务范围。

3.2.2 促进馆藏资源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面对来自电子阅读的多元化的需求,图书馆不仅需要对电子化、数字化虚拟馆藏进行建设,增加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多媒体视频信息等各种电子出版物,更要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的数据库。同时,读者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因此,除了采购重要的数字资源,各个图书馆馆内的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图书馆应根据不同读者对象和自己的馆藏优势,制作独具特色的数字图书馆馆藏,以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目前,除了出版社,也有其他机构和组织参与到电子图书的制作和发行中来,如软件制作商、网站、情报机构等,这种制作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图书馆电子图书来源的多样性。在多种因素的促进下,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3.3 服务方式的变革

3.3.1 采访工作的变革

阅读和版权问题的有效解决,将刺激电子书出版业的繁荣,大量的电子书内容将不会有相应的纸质产品。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需要将电子书的采购纳入到文献采访工作的内容中来。不仅如此,在起步阶段,图书馆还需要采购电子阅读器供读者使用[9]。图书馆采访部门应该针对本馆读者的需求,选择适合师生阅读的电子阅读器,加强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增强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的加工存储工作,加强与第三方图书馆服务商合作,扩充资源利用范围。

3.3.2 典藏工作的变革

传统图书典藏主要依赖于实体存储空间的大小,局限性非常之大。而随着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电子阅读等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虚拟馆藏可以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的借阅服务。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电子阅读器,从而访问数据库公司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还可以组建本馆数据库,为借用电子阅读器的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3.3.3 参考咨询工作的变革

在电子阅读器时代,图书馆员的参考咨询工作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其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检索工具,还应系统掌握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电子书时代的参考咨询将基本通过网络进行,馆际参考咨询的协作工作也会更加密切。

4 图书馆引入电子阅读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版权问题

电子书的版权问题成为制约电子书阅读器在图书馆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图书馆应该重视电子书的版权问题,如提供下载电子书的版权、自制电子书的版权以及在传播中的版权问题。互联网的开放性、易复制性和易传播性使电子书的版权受到挑战,这也是出版社和作者的顾虑所在。利用电子阅读器对批量电子文献的外借是一项全新的信息服务,迫切需要文献信息出版业、图书馆、电子阅读器厂商、文献版权所有人和版权管理部门共同对图书馆合理利用电子文献信息的版权问题进行规范。

图书馆、版权人、阅读器制造商应通过真诚合作,在版权利益上取得共赢。可以预见,未来版权问题的最终解决,将会极大促进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推广和使用。

4.2 技术问题

目前,电子阅读器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例如Kindle电子阅读器的标记工具、文件夹功能、高亮标记功能、文件导航功能发展还不够完善,而且彩色屏幕技术还不成熟。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得到最终的解决。

此外,我国图书馆目前还没有掌握十分成熟的电子书借阅技术,其中重要的是没有健全、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电子书文档的通用格式,这种状况给手持阅读器在图书馆的推广制造了障碍。比如,国家图书馆引入易博士手持阅读器后,为解决对馆藏方正电子书的兼容问题,促使广州金蝉公司和方正A-pabi合作,使得阅读器能够借阅下载方正电子书,但操作麻烦,有些书还是兼容不好,以致无法正常查阅[10]。因此,图书馆、数据库出版商和电子阅读器厂商之间应该携手合作、群策群力,制订统一的行业标准,确立图书馆电子阅读文档的通用格式,改变不同图书馆不同类型格式电子图书与阅读器捆绑的局面。

4.3 馆员服务能力问题

图书馆要开展电子阅读器相关服务必然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掌握电子阅读器的使用方法,通过相关的培训让他们熟悉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同时强化电子阅读器专业知识。馆员首先应该熟悉电子阅读器的使用方法,例如下载、查阅、标记笔记等必须的知识;然后需掌握处理基本故障的能力;此外馆员还需要了解相关服务的流通规则,能进行电子图书的格式转换,保障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从而有利于电子阅读器的推广,促进资源的共享。

4.4 电子阅读器的价格问题

目前大部分电子阅读器价格非常昂贵,除了初期需要支付较高的硬件费用外,对于阅读器屏幕的磨损、配件的长期维护的支出也不可或缺。对于图书馆的有限的经费来说,电子阅读器尚不能够大批量采购,如果将成本转嫁给读者的话,将更加不利于电子阅读器的推广。目前情况下只能一步一步地在小范围内开展借阅尝试,未来随着电子阅读器价格的下降,其在图书馆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图书馆引进的主要有“汉王”和“易博士”等国产阅读器,电子阅读器生产厂商众多,且各种品牌各具特色,因此图书馆在引进电子阅读器时会有多种选择。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挑选适合本馆的阅读器产品。目前电子书阅读器的使用在图书馆界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图书馆仍须面对电子阅读器价格昂贵、版权保护、阅读器兼容性等多方面问题,电子阅读器借阅服务的开展还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国内图书馆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先进管理和技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阅读器在国内图书馆的推广。

[1]Hawkins D T.Electronic books:a major publishing revolution,Part 1.General considerations and issues[J].Onlinc,2000,24(4):14-28.

[2]Rocket E-Book[EB/OL].http://wiki.mobileread.com/wiki/Rocket_e_Book,2010-03-01.

[3]钟实,等.电子书竞争,谁能笑到最后[N].环球时报,2010-08-27(24).

[4]Clark D T.Lending Kindle E-Book readers;first results from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project[J].Collection Building,2009(4):146-149.

[5]Sian Waterfield.Libraries Loaning E-book.Reader.http://www.maine.gov/msl/libs/tech/ebookrea-dersreport.pdf,2010-10-05.

[6]解晓毅,李春明,王燕荣.手持阅读器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6):23-27.

[7]E-Book Reader Lending:NCSU Libraries[EB/OL].http://www.Lib.ncsu.edu/techlend-ing/ebooks.html,2010-10-26.

[8]杨汶锦.Kindle阅读器发展模式[J].新闻前哨,2010(9):107.

[9]Tennant R.The emerging role of E-Books.Library Journal 2000,125(13):38-40.

[10]解晓毅,李春明,王燕荣.手持阅读器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6):23-27.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阅读器电子书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一种高效的RFID系统冗余阅读器消除算法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PDF格式电子书的制作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盲人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