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2-08-15徐碧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赫章县核桃发展

徐碧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林业环保站,贵州 毕节 551700)

1 引言

赫章县是毕节市生态扶贫开发试验区的发源地,依靠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通过培育壮大核桃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毕节试验区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6.7hm2,赫章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7hm2。为了促进毕节试验区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对赫章县核桃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重要经验与做法,提出相关思考与启示,以供借鉴与参考。

2 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地处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该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许多优质的原生核桃种质资源。该县海拔高(最高海拔2900.6m,为贵州最高点),光照长,温差大,具有较为冷凉的“贵州屋脊”的气候特征,种植核桃的山区长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年总积温3650℃~4964℃,年均降雨量785.5~1068mm,无霜期210~250d,非常适合核桃的生长;赫章土地锌、铁等矿藏丰富,而核桃果实生长期长,矿物质积累丰富。独特的小气候以及特别的立地条件,形成了其个头不大,外表不美,却具有壳薄、仁饱满、仁饱白、易取仁、味香纯等特点,是出口的农特产品之一。

2007年以来,赫章先后被评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奥运推荐果品”、“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十大名优核桃”、“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等。据2011年不完全统计,该县核桃栽培面积30666.7hm2,挂果核桃6666.7hm2,产值达3亿元;现有优质核桃良种繁育基地66.7hm2、苗木生产基地110.3hm2,年出优质苗300万株以上;年产6000t的核桃乳加工厂已投产运行,核桃乳年产量已达1500t,核桃糖年产量超过200t;生产的“赫之林”牌核桃乳市场良好,经不完全统计,该县现有各类核桃小生产企业100多家;已组建县、乡核桃协会10个,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

到2015年,该县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7 hm2。进入盛果期后核桃产业的产值达16亿元以上,核桃乳加工达到10000t以上,核桃油加工达到1000t以上,核桃粉、核桃糊等下游产品得到有效开发。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000元。

3 核桃产业发展措施分析

3.1 强化保障机制,完善实施体系

(1)强化保障机制的建立。为了加快核桃产业发展,赫章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赫章县关于大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以及《赫章县核桃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计划》、《赫章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实施方案》等配套实施方案,明确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

(2)将核桃产业发展主要目标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范畴,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实行核桃产业发展的限时办结制、责任倒查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等。

(3)完善实施体系。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委员会,组建了核桃研究所、核桃产业发展办公室和核桃产业发展事业局,整合产业资金加大核桃产业的投入,选派年轻有为的干部到核桃产业示范村任职,初步形成县、乡、村、农户“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和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2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把国家、省、地制定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落实到位,建章立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进资金与技术,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培育核桃种植大户,打造核桃种植示范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土地开发、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整村推进、石漠化治理等涉农资金,尽可能“捆绑”并整合,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重点用于核桃产业发展项目建设。2009年以来,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05亿元用于发展核桃产业。

3.3 依靠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通过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用、但求所用”的理念,构建域外“智囊团”。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撑,先后与贵州大学农学院、毕节地区林科所等部门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聘请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核桃产业顾问,科学“把脉”。对于核桃资源开发利用、核桃丰产优质栽培模式与技术措施、中幼龄低产林改造,促进大树丰产的综合技术,核桃产品的精深加工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现场培训、参观考察、座谈与交流以及远程教育等方式和途径,强化核桃丰产优质栽培技能培训。目前,核桃高枝换头和绿枝嫁接技术得到了突破,嫁接成活率超过80%;核桃优良品种审定的前期工作已基本结束,申报审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这些为实现核桃良种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3.4 构建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3.4.1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赫章县始终坚持以基地建设引领产业集聚,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核桃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狠抓品种选育,走良种化发展道路。目前,共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在水塘堡乡建设优质核桃良种繁育基地66.7hm2,收集和试验示范核桃品种达60多个,包括全国各类知名核桃品种,每年可提供优质核桃接穗200万条以上,可保证每年300万株核桃嫁接苗及3333.3hm2核桃高接换种的穗条需要。在野马川、平山等乡镇新建了优质核桃苗圃基地43.7hm2,预计每年可出圃合格苗木300万株。着力抓好核桃优良单株的保护试验工作,从乡土品种中筛选出生长势强、抗逆性强、优质丰产的“黔核5号”、“黔核6号”、“黔核7号”、“黔核8号”等优良品种,为全县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证。

3.4.2 构建生产基地体系,提高复种指数

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原则,采取集中连片与零星种植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了基地建设向优势区域集聚,切实将基地建设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地块、到农户。每年高标准、高规范集中连片种植核桃6666.7hm2以上,高枝嫁接666.7hm2以上。赫章县人口密度198.7人/km2,人均耕地0.13hm2/人,因此实行了以短养长,采取“林草结合”、“林药结合”、“林豆结合”、“林芋结合”、“林肥结合”、“林粮(矮杆作物)结合”等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了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县、乡、村、组各级示范基地,为推进全县核桃产业发展作出示范。

3.5 树立品牌,构建市场营销和加工体系

赫章先后被评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奥运推荐果品”、“中国十大名优核桃”等,赫章核桃品牌效应已基本显现。赫章大力支持企业或中介组织按照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创新思维,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拓展市场空间。已建成年产6000t的核桃乳加工厂,年产量已达1500t,核桃糖年产量超过200t;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形成核桃小生产企业100多家,赫章核桃产品销售网络——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基本形成,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3.6 构建合作体系,规范土地流转

全县共有县、乡核桃协会10个,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村委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协会或合作社与企业签订产品收购保护协议等方式建立核桃产业基地,形成企业发展与基地壮大的良性互动,实现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推进了核桃产业化经营。同时,建立健全有关土地流转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集中扶持少数有技能的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4 存在的问题

4.1 生产者文化素质低,生产管理方式粗放

赫章县农村劳动力中的小学文化程度与文盲占50%左右,而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多出外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近60%为60岁左右,传统观念浓厚,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加之单家独户发展,难以严格执行核桃的规范化栽培管理和标准化生产,靠天经营,科技含量低,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滞后,品质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淡薄,导致核桃产量偏低。据调查,目前赫章县核桃最高株产243kg,最低不足1kg,平均单产330kg/hm2,与每公顷曾产过7500kg的产量差异巨大;有近30%的挂果树零星分布于荒山或林中,因无人管理,已成为树势衰弱的小老树,株产不足1kg,甚至无产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2 专业合作组织功能发挥效果不明显

虽然建立了核桃协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但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较强的利益共同体,核桃种植、加工、销售多为一家一户形式,与核桃现有规模、产业发展需求极不适应,阻碍了核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3 核桃产品品质差异大,机械加工以及干燥处理技术落后

一是提前采收,致使坚果产量、品质急剧下降。二是由于缺乏品质观念和商品意识,对产品不分级,好坏混装,甚至没有包装。三是脱青皮、果实干燥等技术至今仍是沿用传统模式,无任何机具和技术投入,核桃生产加工水平低。人工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卫生条件差,核桃青皮中所含的黑色素一旦沾到皮肤上,就难以清除,核桃壳和核桃仁被污染则严重影响核桃外观及品质,甚至发黑霉烂,造成损失。

4.4 品种混杂,种苗市场混乱

近年来核桃苗木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高。一些育苗单位、个人、中介商贩为谋私利,将实生苗当品种苗,将乙品种冒充甲品种,甚至将剪砧刻芽的萌生苗当嫁接苗出售。大多数果户对核桃优良品种认识比较模糊,不注重品种纯度,在栽植过程中将各类品种混栽,品种之间也无任何标识,结果造成了品种之间的混乱。

4.5 基础设施落后,制约核桃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赫章属于国家级贫困山区县,境内山高坡徒,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平均海拔1996m,是贵州石漠化较为严重和典型的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山地面积均超过全县国土面积的90%。因此,核桃种植大多在退耕山地。由于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水源匮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极不完备,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5 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领导,实施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对于山区特别是贫困落后、石漠化严重的山区,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切实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赫章县通过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体系的完善,明确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实行了核桃产业发展的限时办结制、责任倒查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形成了县、乡、村、农户“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和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等,从而实现了核桃产业发展有政策和制度保障、有目标和措施、有标准、有责任、有部门负责专人抓等,为该县核桃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5.2 依靠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推广力度

核桃产业发展的目的必须是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因此,核桃产业的实施必须通过千家万户的参与。赫章县通过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用、但求所用”的理念,构建域外“智囊团”,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撑,同步采取多样化、有效的技能培训方式,强化核桃丰产优质栽培、核桃产品精深和初加工的技能培训,为该县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核桃生产者的总体素质很低,小农意识占主体,传统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愿意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制约了核桃优种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因此,通过加快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宣传和狠抓培训,把发展核桃的前景讲明,把种植核桃的效益账算清,把核桃种植的技术教会,提高群众自觉管理核桃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技术“明白人”、“示范户”,彻底转变观念,才能使整个产业的发展充满活力。

5.3 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资金投入是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赫章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投入有限,通过建章立制,举全县之力,外引内联,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努力确保基本投入。但投入毕竟有限,需求差距较大,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制约了核桃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稳定的支持保护核桃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制度,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多形式、多渠道增加核桃产业发展的投入,进一步积极争取国家的专项支持;要积极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核桃产业建设,坚持“谁种植、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稳定核桃林承包关系;要以林权发证为核心,支持林地向协会、合作社、造林大户流转;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支持、帮助核桃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争取贴息贷款、小额信用贷款,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基地灌溉、电力、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促进基地化、园区化建设。

5.4 加强良种繁育和基地建设,规范苗木生产

良种壮苗是核桃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赫章县通过以基地建设引领产业集聚,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核桃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建设,狠抓品种选育,走良种化发展道路。不仅保障了该县核桃栽培发展需求,也满足了部分外地需求。因核桃苗木市场存在供不应求、价格高、品种混杂、种苗市场混乱的现象,因此,只有规范苗木市场,进一步做好优良核桃品种的选育工作,建设优质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引进和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提高苗木品质,降低成本,缩短育苗周期,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优质种子和接穗,杜绝品种混杂,确保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断快速、高效生产出各类优质品种苗木,以满足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5.5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复种指数

只有坚持建管并重、合理选择用地、严格栽植技术规范、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加强病虫害防治和低产林改造、落实管理责任等措施,才能确保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赫章作为贫困山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面积小,要积极引导果农在核桃园里采用“林草结合”、“林药结合”、“林豆结合”、“林芋结合”、“林肥结合”、“林粮(矮杆作物)结合”等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实行以耕代抚,增加土地产出,以短养长,扩大核桃种植规模,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应通过实施园区化开发、园艺化栽培、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绿色化产品,提高整个基地经济水平,把核桃示范园列入果树标准化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现代品种、现代技术、现代经营理念全力打造现代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区,从而带动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6 强化品牌意识,延长产业链,加强市场营销

赫章县应充分利用被评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和赫章核桃被评为“奥运推荐果品”、“中国十大名优核桃”的机遇,大力宣传赫章核桃品牌,大力支持企业或中介组织按照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创新思维,延长产业链,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拓展市场空间,保证赫章核桃产销两旺。随着赫章县、毕节市、贵州省乃至全国核桃生产规模的扩大,必须切实抓好核桃品种原产地保护的申报认证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和申报工作,同时加大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力度,确保市场占有率。必须加快核桃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本着以质量为本,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加大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油等新产品以及核桃木材、核桃壳的加工和开发力度,实现综合利用,从而保证核桃原产品的消化,避免出现“核桃过盛伤农”。

5.7 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规范土地流转

赫章县通过大力构建合作体系,规范土地流转,在核桃产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贫困山区生产者文化素质低,传统观念浓厚,市场意识不强,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专业化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村委会+基地+农户”等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较强的利益共同体,克服单家单户生产与核桃现有规模、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另外,由于贫困山区大部分年轻人出外务工,劳动力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因此,如何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健全有关土地流转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集中扶持少数有技能的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5.8 推广现代化核桃机械加工机具和技术

到2015年,赫章县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7 hm2,毕节试验区将达到666666.7hm2,这势必导致人工生产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核桃生产实现机械化加工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人工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防止核桃变质,从而提高质量、提升产品经济价值、增加差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生产实际,现阶段需重点推广核桃初级加工技术,应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稳定购补资金,重点选择小型化、技术成熟度高、价位适宜的青皮脱皮机、清洗机和分选机具,前期在核桃种植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寨和农民中开展宣传培训,示范推广,解决核桃青皮脱皮,清洗和分级3个加工环节,让农民认识到机械化技术优势带来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在种植规模较大的乡村扶持发展、合作生产和组织引导投入加工技术配套、生产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化加工平台,为进一步发展核桃的精、深加工奠定基础。通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大的渐进发展,改变全省核桃生产加工落后的现状,实现核桃机械化技术向种植采收机具普及化、初加工技术乡村化、精加工集成配套化方向发展。

[1]施 彬.云南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西部林业科学,2006(5):137~141.

[2]宣 俊,王正碧.贵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J].农技服务,2011,28(10):1532~1533.

猜你喜欢

赫章县核桃发展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赫章县开展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赫章县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黄龙核桃
贵州省赫章县核桃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赫章县德卓、河镇乡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