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下乡住村工作中选拔锻炼使用干部

2012-08-15夏组

支部建设 2012年25期
关键词:包村后备干部村干部

■夏组

在下乡住村工作中选拔锻炼使用干部

■夏组

我们夏县把干部下乡住村工作与选拔、锻炼、使用干部结合起来,通过实行在下乡住村一线选任干部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

一、打破常规,树立导向,为下乡住村工作选拔干部

转型跨越关键在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关键也在干部。尤其是对夏县这个省级贫困县来讲,干部的思想、能力、素质、作风,直接关系到全县农村农民的富裕。如何选对人、用好人?如何紧贴夏县实际,促进干部下乡住村见实效?我们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抓住全省深入推进干部下乡住村、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机遇,积极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把后备干部选任与下乡住村工作相结合,使住村帮扶工作成为识别干部、锻炼干部、选任干部的主要平台,在选拔下乡住村工作队时,一改原来的干部“被动下、不愿下、推着下”局面,全县上下出现了年轻干部“主动下、争着下、报名下”的喜人情景,从而在思想上激发干部做好下乡住村工作的内在动力,为帮助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转型跨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创新机制选干部。夏县从2005年起开展干部包村工作,采取一名科级干部包一个村的方式,有效地架起了党群干群联系的桥梁,为农村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但通过调研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单人包村的弊端逐渐显现,部分干部认为只要所包的村不出大问题,干与不干一个样,通常只是进村去看看、转转,变成了上情下达的通信员、传令兵,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发展难、群众收入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按照省、市“深入推进干部下乡住村,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有关要求,积极创新思路,围绕“选什么样的干部下乡住村”,经过多次研究并征求各方面意见,决定打破以往科级干部单人包村的常规,采取“单位包村,‘一把手’带队,后备干部作为生力军”的干部下乡新机制,有效地整合了帮扶单位资源,为帮助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

二是树立导向选干部。以往的后备干部,年年推,年年选,但由于干部人事制度和选人用人机制等因素制约,往往有的干部推了十多年,仍然是后备干部,导致年轻干部模糊了界限,失去了兴趣。去年以来,我们把干部下乡住村与县、乡换届和干部调整相结合,在方案中明确提出:“把后备干部作为下乡住村工作的生力军,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使用”。围绕这个思路,针对全县140余个空缺科级岗位,按照1∶2的比例选拔283名后备干部作为主力队员,接受基层历炼,提升能力素养,帮助农村发展。同时,选配250名科级领导干部,组成235个下乡住村工作组,对全县农村进行“全覆盖”帮扶。

三是提升标准选干部。为了切实抓好干部下乡住村工作,我们把袁纯清书记提出的“把住村变为包村,更加鲜明地突出帮助农民收入翻番这个农村工作主题”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下乡住村干部标准,在遵循以往后备干部推荐标准的基础上,把专科以上学历、具备农业农村相关专业知识的副股级以上中层干部作为重点,采取个人报名、群众推荐、组织审查的方式选拔主力队员。在选拔的283名后备干部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60名,占91%;有一技之长的269名,占96%,把中坚力量注入基层一线。同时,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采取单位包村的方式,集中100余个部门“一把手”带队,一头抓贫困村和长期没有转化的后进村,一头抓发展较好的专业村,进一步提升工作亮点,促进农民增收,确保收入翻番。

二、围绕中心,推进发展,在下乡住村工作中锻炼干部

干部下基层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时间上保证,行动上自觉,才能丢掉“官气”,沾上“土气”,承接“地气”,集聚“人气”,真正把基层的事情办实办好,让干部得到锻炼提高。在干部下乡住村工作中,我们充分遵循这一理念,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围绕目标任务和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农村“两委”换届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中锻炼干部。

一是主题实践锻炼。我们组织全县下乡住村干部开展了以“包农民收入翻番、包主导产业发展、包基础设施完善、包新型农民培养、包农村和谐稳定、包村级创先争优,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送信息、送温暖,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帮助建设‘一村一品’、帮助搞好公益事业、帮助搞好技能培训、帮助建强村级班子、帮助健全制度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六包六送六帮”主题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解决事关民生和发展大局的困难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在今年的党代会上审议通过《关于强党建促和谐,引深干部住村帮扶活动的意见》,强化开展“六帮一扶”主题活动,助推下乡干部着力帮扶社会建设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住村干部积极投身农村实践,慰问困难群众800余人次,送去帮扶物资和资金200余万元,解决水、电、路等公益事业建设难题180余件。

二是中心工作历练。去年正值农村“两委”换届之年,我们把抓好“农村”两委换届作为干部下乡住村的重中之重,要求包村干部全程参与指导,对所包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换届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对农村存在的各类矛盾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深入摸排和化解,确保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一肩挑”的村208个,占81.3%;大学生村干部任主干11人,妇女进“两委”任村干部146人,“两委”干部中大学以上学历34人、大专学历65人、高中学历689人。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拥护的优秀青年人才走上了村级干部岗位,促进了农村发展。

三是项目建设磨炼。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翻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群众的民生问题。我们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重点项目,作为包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磨炼干部、提升干部素质的必修课,组织包村干部在深入调研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制订帮扶计划,并从村级发展规划、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工作制度机制建设、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级创先争优六方面,与乡镇党委签订帮扶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包村干部重点围绕农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创业难等民生问题,积极发挥各自优势,主动上门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鼓励和引导群众围绕农村发展和收入翻番,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施展才华、创业致富的潜能,充分调动了群众建设新农村、致富促增收的主体活力。全县住村干部帮助群众建立蔬菜、核桃、畜牧养殖等产业项目126个,建设卫生室、超市、文化场所等民生项目86个,为群众收入翻番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三线管理,激发活力,从下乡住村工作中使用干部

袁纯清书记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重视选用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重在‘赛场选马’,注重在科学发展主战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应对复杂局面、处置疑难问题的关键时刻,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现实考验中,识别和选拔干部。”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我们明确提出:把下乡住村工作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下乡住村“一票否决”制。今后凡提拔使用干部,原则上要经过下乡住村工作锻炼,对工作表现好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不遵守纪律、工作成效不明显、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干部,坚决不予提拔使用和评先评模。同时强化考核督查,从目标任务、考核实施、综合评价、结果运用、组织保证和时间要求等方面,对干部下乡住村工作实行了“三线管理”、“六项考核”,制定了严密细致的考核办法及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制度,真正把干部下乡好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形成了“凭工作用干部、看民意选干部”的新的用人导向,促进了干部下乡住村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我们采用“乡镇排名、下乡办审核、县委组织部牵头总考核”的办法,对干部下乡住村工作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评比,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今年调整的26名乡镇干部,全部是住村帮扶考核为优秀的后备干部。

一是底线管理。把“抓好农村两委换届”作为下乡住村工作的“底线”和“及格线”。对搞不好村级两委换届,所住村班子不健全、群众满意度差的干部,评定为下乡住村工作不合格,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并责令所在单位“一把手”写出书面检查。

二是红线管理。把“抓好农村和谐稳定”作为下乡住村工作的“红线”和“警戒线”。要求干部在下乡住村工作中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帮助农村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并对出现“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重大社会治安案件、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恶性涉农案件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加分线管理。把“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下乡住村工作的“加分线”和“成效线”。要求干部在下乡住村工作中突出转型跨越发展这一主题,高扬民生建设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主旋律,与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紧密结合、与创先争优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年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关注和改善民生,真心为群众兴办实事好事,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住村帮扶活动带来的实惠,真正把住村帮扶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全县干部下乡住村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在县委良好的选任机制、严格的督查考核、有效的激励下,全县533名下乡干部焕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有的捐出了工资帮助所住村困难群众,有的自找门路为所住村联系项目,有的拿出办公经费组织所住村的专业户外出参观。据统计,全县下乡住村干部先后为群众兴办实事好事1200余件,协调帮扶资金860余万元,举办各类专业培训380余场次,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猜你喜欢

包村后备干部村干部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难忘当年扶贫包村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论安徽铜陵包村金矽卡岩矿床的类型
山东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开展送电影、送科技下乡活动
后备干部的前世今生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寿阳县:稳步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三一一工程”强化培养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