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述现代图书馆产业化的内涵与必要性

2012-08-15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产业化观点图书馆

姜 妍

(鹤岗市委党校图书资料室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图书馆产业化的观点是在图书馆有偿服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关图书馆产业化,也存在着大量的争议。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基于支持有偿服务,认为图书馆产业化是建立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根本途径,图书馆应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建立产业化机制,使图书馆逐步走上以信息产品养活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第二种观点基于反对有偿服务,认为图书馆是一种非商业性、非赢利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是一种社会文化事业,也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图书馆不可以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不能靠市场机制来运行;第三种观点基于一馆两制,提出图书馆应在坚持公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产业化发展,可以面向市场,为市场服务,甚至把市场的某些原则、机制、方法引入图书馆管理,但不能将图书馆推向市场,不能实行完全产业化。比较以上三种观点,第三种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这种观点一方面考虑到图书馆的公益性质不能改变,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图书馆所面临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对图书馆公益性质与产业性质、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关系有很好的把握。可以说,这种观点代表了今后图书馆产业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现代图书馆产业化的真正内涵

尽管图书馆产业化的理念有多种多样的表述,但实质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多数人都认为图书馆产业化就是将图书馆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图书馆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建立产业化机制,逐步走上以信息产品养活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基于这一观点,有人认为图书馆产业化是建立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根本途径而给予支持;有人认为图书馆产业化违背了图书馆的公益性宗旨、违背了人人平等获取信息的原则而加以反对;也有人认为图书馆应在坚持公益性质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产业化发展。但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人们都将图书馆产业化与商业化等同起来了,这实际上是步入了一个误区,因为产业化绝不同于商业化。我们将大量的精力集中在图书馆是否应走产业化道路的问题上,而不对图书馆产业化就是将图书馆推向市场这一不正确论述加以深入分析,应该是一种遗憾。

产业是一个中观的概念,狭义上指的是工业领域,而广义上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马克思指出,产业是指物质生产部门或为物质生产部门服务的部门,也就是说,产业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产业作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个集合概念,是指具有某种统一属性组织的集合。因此,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促进知识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开展社会教育、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属性,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产业不等于商业,承认图书馆的产业性质,并不是将图书馆按照商业化的运行机制来进行重新组织,而是要从产业的层次来考察图书馆事业。

现代图书馆作为一种产业,是基于具体图书馆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现代图书馆是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处理、储存、传递来保证和促进社会知识交流的机构。它的基本属性是文献信息交流,它的社会职能是传递信息情报、开展社会教育、保存文化遗产、提供信息娱乐、保持社会稳定,它的根本宗旨是保证人人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现代图书馆产业化,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图书馆的层次,确保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完成。所谓的图书馆产业化,就是将图书馆推向市场的观点,既不符合科学的产业观,同时也违背了图书馆的根本宗旨。

在信息网络蓬勃兴起的今天,明确现代图书馆产业化的内涵,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媒介已经夺去了图书馆的大量用户,给当今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现代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服务项目,给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将个别图书馆联合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展了馆际互借、联机检索等服务项目,使现代图书馆拥有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更为便利的服务手段,各个图书馆纷纷进行本馆的网络建设。可是,在各馆建网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重复组网、重复建库现象十分严重,数据库质量没有保障,并且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明确图书馆产业化的内涵,将整个图书馆行业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改变重复建网、重复建库的现象,是当今图书馆界的当务之急。

二、现代图书馆走产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忽视了图书馆作为一种产业的性质。我国现行的图书馆管理体制是效仿前苏联的做法,按图书馆主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图书馆的拥有权和配置权分别隶属于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及其他各部委。这种管理体制分裂了图书馆的整体性,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图书馆的上级管理机构之间条块分割严重,图书馆的发展缺少统筹规划。图书馆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人力、物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无法形成图书馆的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2)地区之间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法律法规,图书馆的投入只能由上级管理部门决定,这样一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对图书馆的投入相对较多,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也就比较好,而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图书馆没有相应的物资投入,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

(3)各地图书馆分散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突出,出现了同一地区不同系统或同一系统不同地区的图书情报部门之间,在网点设置、文献资源建设与布局,自动化软件的研制、开发与推广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复立项、重复建设、平行开发等问题,浪费现象严重,效益低下,限制了图书馆的资源开发水平。

(4)政府宏观管理与图书馆微观管理不分,图书馆的上级管理机构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将它置于行政管理机关的严密控制之下,对公共图书馆事务包揽过多,管理过死,从而使其缺乏应有的自主权,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丧失了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主体的可能。

(5)图书馆的管理部门过多,造成了指挥混乱。图书馆的管理部门有文化、科技、教育、工会等各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次上的有关部门都可以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发布命令的多,解决问题的少,一旦出现问题,则相互推诿,没人负责。这种缺乏统一指挥的局面,使图书馆难于应付,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现代图书馆走产业化道路,不是为了走向市场,而是将图书馆作为一种产业,从整体上加强管理。要使宏观管理职能与微观管理职能分清,一方面要加强宏观上的统一协调,另一方面应给图书馆以充分的自主权。①统一协调,可以使现代图书馆作为—个整体产业的优势发挥出来,使现代图书馆的建设处于—种规范的状态下,减少建设中的重复浪费;②统一指挥,可以使现代图书馆避免多头指挥的尴尬局面,提高现代图书馆工作的效率;③有助于现代图书馆开展网络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④增强现代图书馆自主权,可以使现代图书馆增加积极性,增强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发展多渠道办馆途径,自觉参与到网络建设和行业建设中。

[1]彭敏.图书馆产业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5期.

[2]邹晓蕾.高校图书馆产业化与科研管理创新的相关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1.

猜你喜欢

产业化观点图书馆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观点
图书馆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去图书馆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