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新模式——复合图书馆

2012-08-15侯智慧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利用图书馆数字

侯智慧

(双城市图书馆 黑龙江 双城 150100)

复合图书馆的建设与传统图书馆建设以及单纯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都有很大的不同。复合图书馆是当今大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此,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确立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明确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复合图书馆建设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并进而确立复合图书馆四大建设目标:发挥图书馆空间效能;建设合理的资源体系;面向集成与无缝存取;构建用户服务系统。

一、复合图书馆建设背景

复合图书馆是“新”的电子信息资源与“传统”印本资源共存的图书馆,通过电子门户提供利用,提供集成的信息服务。复合图书馆与一般的图书馆网站的区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印本信息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长期平等共存;二是向更多的特定的用户群提供基于学科的和一般性的服务。复合图书馆的基本理念是有组织的无缝存取。“复合图书馆”一词只是一个标签,帮助我们思考图书馆怎么发展,怎样为用户集成印本和电子资源。

复合图书馆是一个提供资源集成发现的界面,不管这些资源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不管是本地的,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在MALIBU项目中,复合图书馆被看作一种物理和虚拟服务环境,支持用户在工作场所的专业活动、从信息发现到对所传递资源的处理和分析。

事实上,今天的多数图书馆已经至少是初级形态的复合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拥有或订购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基于各种不同的载体形式:印本图书和期刊、电子期刊、文摘和索引光碟、音乐光碟等。许多电子资源是通过远程服务器获取的。

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还可以从自己的机构以外获取服务,用户和服务都是分布式的,复合图书馆植根于当今有形的图书馆业务的基础之上,但同时面对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复合图书馆遵循“达尔文”法则,目的是在迅速发展的世界中生存,满足变化着的学习环境的需要。复合图书馆提供多种类型的信息,从传统的印本到多媒体,既存取又拥有。因此,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信息的冗余。

近来,MODEIS(走向分布式图书馆服务环境)项目还将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延伸到图书馆以外的领域,创造了“复合信息环境”这个短语。复合信息环境是指,通过一个界面,以一种持续和集成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异构的信息服务,包括本地和远程的分布式服务,既包括印本也包括电子资源。这一环境将提供下列功能:信息发现、查找、索取、传递和利用,不论对象存在于哪里,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政府部门。这样一个环境依赖于开放系统和标准协议。

一些图书馆在战略规划中,十分关注复合图书馆建设问题。例如wayne州立大学图书馆制订的战略方向,明确了大学图书馆今后工作的重点:

(1)在资源与利用方面,收集、维护和方便地提供利用各种载体的高质量的资源,支撑教学与科研使命。

①强调从印本到电子信息的转移。尽管继续采购各种载体形式的资料点应放在电子信息;②管理物理资料的增长,提高选择性,避免重复,积极参与协作采购;③在提供便利的获取的同时,为所有资料的物理存贮维护环境安全的空间。

(2)在数字图书馆方面,建立、加强和维护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通过因特网随时随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利用。

①积极探索用另外一个更能满足用户和员工需要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取代现有的集成系统的途径,保证准确而可信地获取信息;②通过本地资源的数字化建立新的馆藏,并研究建立数字资源库;③通过网络门户和元数据标准的创建和利用实现对数字馆藏的获取。

(3)在用户服务方面,使用户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使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①获取和在决策中有效地利用定量数据,明确哪些是对用户最重要的服务,并最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②根据用户需求,利用多种方法,向用户提供研究支持和用户教育;③动员师生员工寻求合理可行的方法,采取措施,影响学术交流过程的变革。

(4)在设施方面,提供和维护安全的、舒适的和有吸引力的环境,更有利于用户的研究和学习。

①研究规划Purdy/Kresge图书馆的装修和与科学与工程图书馆合并的可能性;②与医学院合作制订计划将教育多功能中心并入医学图书馆;③制订大学图书馆系统设施10年总体规划。

我国的各个图书馆实际上很难找到单纯的传统图书馆或单纯的数字图书馆。无论怎样称呼,都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拥有40000多平方米现代化的新馆舍,同时2001年底启动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国家科学图书馆虽然根据用户的特点,倚重数字化、网络化,但仍重视物理图书馆的作用,体现了复合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特征,充分认识到复合图书馆建设的意义。一方面,十分强调e-only或e-first的资源电子化建设政策,提出并实行“资源到所,服务到人”,“融入一线,嵌入过程”,十分重视服务的网络化、学科化、个性化和知识化,用户可以在实验室、家中和出差中就能利用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国家科学图书馆也对到馆读者提供完备良好的服务,不仅在馆舍、环境、服务等方面保持较高的水准,而且设立“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利用馆舍条件,开展科学展览、讲座、报告等科学文化传播活动。2007年初,又将国外高校图书馆流行的information commons加以移植和借鉴,开辟专门的空间,建设集网络查阅、下载、利用各种办公软件、参考咨询、技术支持、专题讲座、讨论交流、书刊借阅等为—体的“研究生学习交流室”,面向全院的研究生免费使用。

二、复合图书馆建设挑战

复合图书馆的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或传统图书馆的建设有很多不同之处。建设复合图书馆,比单纯地建设数字图书馆要复杂得多。英国复合图书馆项目建设经验表明,要保证向复合图书馆的有效过渡,必须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信息专业人员需要掌握新的技能;决策者需要认识到这些新的发展在支持教学、学习和研究中的潜能;商业性的信息提供者必须继续提供更多的开放、定制的产品。

建设复合图书馆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个挑战实际上是建立新的电子服务,如网上参考咨询、网络导航、学科门户等等。第二个挑战是网络化。网络关系到馆藏建设、服务和能力建设。网络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图书馆之间的网络化协作,而且需要与各类用户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增值服务。第二个挑战是能力建设。多数图书馆员的专业基础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的。因此,需要足够的专业继续教育和远程学习。但由于发展很快,充电式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把能力建设纳入到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中,也就是将建立学习型组织、职位轮换与专业继续教育结合起来。

随着对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从中介到终端用户驱动,众多的资源和入口造成用户直接利用越来越多的没有中介的信息源时的迷茫和困惑。信息专业人员的角色必须从信息发现专家转变为信息指导或培训专家,指导和培训用户学会利用各种电子界面,发现信息和评价信息。

图书馆用户服务的质量不仅仅由提供好的印刷馆藏决定,还能利用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对馆内外电子信息获取的途径。

复合图书馆的意义在于,需要提供一个能够获取高质量数字资源的平台,在面对面的服务中和网络环境下提供培训和各种支持,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复合图书馆环境下业务精湛,充满自信。用户培训计划包括面对面的用户教育、基于网络的某一产品的自学课件、信息素质方面的专门的网页。

总之,复合图书馆需要比现在更加亲近用户。我们需要更加充分地了解用户的需求,甚至要先知先觉。网络最精明的一点在于它不仅注册用户,而且引发需求,介绍新的服务和资源,还能管理虚拟社区。

[1]胡翠红.论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5期.

[2]孔慧.复合图书馆——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年02期.

[3]陈生平.复合式图书馆是当前我们的奋斗目标[J].图书馆建设,2002年01期.

猜你喜欢

利用图书馆数字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