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公共图书馆整合资源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12-08-15刘梅梅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发展

刘梅梅

(双城市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在我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图书馆事业不容忽视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文化的责任。推动社会各种利益的整合,促进社会各界的团结进步,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文化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的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方针,要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1.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传统的发展观是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以经济增长取代社会和环境效益增长,从而漠视乃至忽视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效益性,割裂人与所有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导致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比如社会矛盾加剧、社会问题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人关系的紧张等等。这些病态关系,都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必须彻底转换思想方式,努力改造世界观,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索养,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认识到只有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切矛盾和冲突,并且通过建设和谐社会来推动任何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图书馆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图书馆是教育人的地方,只有图书馆才能把人的思想统一起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将各个不和谐的思想认识调整统一到与政府思维一致,并将政府思维深入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把图书馆的话动成效显现出来,才能够成功地整合社会资源利益并促进社会和谐,图书馆的教育性、宣传性功能才能因此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

图书馆必须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身思想与行为的基点。作为图书馆,它的根本使命就是提高人的思想,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减少或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因此,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执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本质所共同决定了的。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在不断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指社会的各领域、各方面都能按照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发展,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从总体上都将有益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不至于成为其他方面发展的障碍和瓶颈。具体而言,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建设能够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高效率的精神文化、物质资料供给保证,能够支撑政治的、文化的生活对精神文化、物质资料的需要;社会政治能够提供民主和法治的良好衔接秩序与制度环境,保证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平稳发展,而文化生活则能够源源不断地创新。

图书馆应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和树立这样一种共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首先,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决定的。社会发展激励着人的个性发展,而人的发展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精神的历史条件,决定并影响着人的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决定的,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它们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次,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手段和目的。任何社会是互相决定、互相促进的,那么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另一方的发展,都必须把对方的发展作为目的,自己的发展作为手段,唯其如此,才能促进双方的同步发展。假若没有社会的整体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就失去了赖以维系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整体的发展又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保证。第三,总的来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作为文明的主题,其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必然的趋势。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社会过程,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任何发展离开了人的参与都无法实现。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都是为了丰富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促使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和利益、自由的保证。所以,任何偏离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发展。

2.专业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图书馆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馆员的业务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服务创新体系的新型的专业队伍,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更新,图书馆员的素质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服务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研究新形式下图书馆员的素质结构及其内容,造就一支创新型的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健。一般来说,图书馆员除了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优良的服务态度、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优良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科研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知识,尤其是信息意识和对资源的采集、对网上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同时,随着图书馆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图书馆员还必须具备灵活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图书馆员要达到创新服务的素质要求,就必须改变一次教育定终身的陈旧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通过各种继续教育的途径,如在职进修、业余培训、岗位实践等方式,努力使自己达到创新服务的素质要求。

3.人文关怀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必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深入研究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及时完善的信息服务。以人为本,研究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图书馆完善的信息服务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倾听读者心声,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技术在文献信息服务创新、高效的作用,为服务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优化馆藏结构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图书馆必须因馆制宜,考虑本馆读者的实际需求来建设信息资源,虚实兼备,达到馆藏的最优化,为深化信息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图书馆藏以纸张收藏为主,馆藏图书量的多少成了衡量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馆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实际馆藏和虚拟馆藏。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向专业化、精品化服务迈进的客观要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呈无限、有序、无穷的特点,是每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在实现网上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应该根据读者的需要,提供多样性的信息服务。特别是,图书馆要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和有序的加工、整理,以便给读者提供有效的利用。

5.服务效能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采用多种多样曲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从而达到服务创新的目的。

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数是属于宽松型或松散型的,业务室与业务室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竞争和压力,在这些方面,陈旧的服务观念阻碍了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组织结构、团结向上的氛围、较强的凝聚力、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更好地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激发新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管理的要求。因此,要鼓励馆员畅所欲言,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总之,图书馆应努力营造优良的工作氛围,形成鼓励创新的环境,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1]粟慧,何小萍.图书馆因社会责任而诞生、发展——责任驱动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6年03期.

[2]马雪敏.论图书馆的公共关系[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4期.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发展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图书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