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员应对数字化图书挑战的对策

2012-08-15唐红军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管理人员图书

唐红军

(伊春市图书馆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加速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推动着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不断涌现,社会各界对图书信息部门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在对数字图书馆寄予厚望的同时,对图书信息工作者的关注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现代信息技术衍生的数字图书对图书馆员职业技能的挑战

1.对图书馆员工作内容、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急剧增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愈加多样化,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文献类型在以往的纸张型载体的基础上向高密度、轻量化、小型化的非纸张型数字化、电子化载体发展。如,声像资料、图文传真、光盘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跨行业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也不一定以正式出版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如丰富多彩的电子出版物,同行间专业交流的网上论坛或是新闻板上对某个问题的讨论。这不仅能带动和促进图书馆数字化,而且将促使传统图书馆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将导致传统图书“馆藏”的含义被扩展,它不仅要求包括不同的信息格式和信息类型,而且要求网络化的数字信息资源也作为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这对于长期以来熟悉纸质资料管理的图书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2.对图书馆员技术服务手段的挑战。传统图书馆的一切业务活动基本都是靠手工来完成的。随着数字信息资源迅速增长,数据网络化的应用越来越广,印刷文献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用户的信息消费更趋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电子图书、CD—ROM和其他电子资料正在成为用户的阅读对象,图书情报资料的收集、加工、贮存、检索、传输等环节改由电子技术一统天下,“图书馆”甚至连“图书“的概念也代之以全新含义,图书资料检索效率提高到令人头晕目眩的程度,旧有的硬件设施被纷纷淘汰,传统图书馆员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固化的运作模式与理论需要重新审视。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对计算机的使用仅限于部分手工操作的替代,那么,由信息技术发展所引发的图书馆数字化则将是一场急风骤雨式的革命,它将导致一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如需要建立选择和采集资料的新标准等,这对惯于采用手工技术手段操作的图书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3.对图书馆员职业素质的挑战。未来图书馆是一种电子技术密集型信息机构,它需要使用大量高技术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这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并为图书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对于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电子技术的图书管理人员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知识的交换可通过功能强大的电子信息网络,整套信息网络设施使图书馆与外部连接成巨大的信息库,形成一个无限的信息空间,各级联网包括国际互联网使世界资源广泛共享。然而,由于网上信息提供者又多又杂,加之数字化信息流量的增加和流速的加快,查检十分困难。因而未来图书管理人员如不提高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未来图书馆则只能徘徊于信息之外,成为信息的“穷人”。

二、图书馆员应对数字化图书挑战的对策

1.转变服务观念。观念转变是图书管理人员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特点的关键。首先,要转变角色观念,过去图书管理人员一直担当信息整理与保管员的角色,随着图书数宇化带来网络用户所占比例的增加,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能是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潜在用户,只有经过精练、有序、有针对性的信息才能吸引其成为现实用户(读者)。为此,图书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及时、广泛地传播电子图书,并承担起网海导航员的角色,为用户指引正确的数字图书检索方向。其次,要转变服务观念,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是围绕着服务读者而开展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服务读者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创新和发展。与电子技术相伴而生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光盘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信息技术构成的现代化图书馆,使以提供文献为主的服务功能延伸为以向社会提供各类型载体的知识、信息为主的服务功能,使读者工作从以中介性质为主的被动服务方式转化为参与性的主动服务方式,使读者服务的组织形式从集中、单一形式转化为分散、多元化的形态。因此,旧的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已不适应数字图书的发展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进行信息服务过程中,应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出发点,更多关注用户的需求特点,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加工、组织、存贮、链接传送和开发利用,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心理、习惯、能力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手段。

2.强化数字化信息素质教育。掌握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技术,图书馆教育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图书馆员就必须加强现代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用现代管理技术的理论来充实自己,图书馆员必须学会使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利用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掌握获取信息、更新、传播、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在此主要论述前三个内容。

(1)数字化信息意识教育。图书馆员数字化信息意识表现为馆员对数字化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图书馆员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教育者,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自身在信息活动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并最终形成一种信息主体的精神,形成敏锐的信息意识,对发现和传递信息形成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2)数字化信息道德教育。数字化信息道德是指馆员在整个数字化信息活动中具有的道德。其内容主要包括: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数字化信息创造、数字化信息传播和数字化信息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恰当使用和合理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不非法摄取他人的秘密,不制造和传播伪劣数字化信息等。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化信息道德教育,就是要学习、了解数字化信息社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数字化信息行为,随时以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数字化信息行为,预防在数字化信息收集、加工、传播过程中发生泄密、犯罪等问题。

(3)数字化信息能力教育。数字化信息能力是指数字化信息知识和技能。随着图书馆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应该延展至包括从各种服务和媒体中存取、评价、使用和传播数字化信息。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学会对数字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建立和掌握数字化信息源,掌握数字化信息检索的技术、方法、途径:能指导用户使用各种数字化信息源和数字化信息技术找到必要的信息;了解数字化信息分析研究及成果评价的程序、方法,使之成为具有科学价值的新信息并传递和交流。

3.培养终身学习能力。21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学会学习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含量不断加大的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社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导致了学习的终身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阅渎能力、听记能力和搜集资料能力;二是巩固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记忆能力,有选择的存储知识的能力和准确地再现知识的能力;三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书馆员大都是在原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普遍存在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图书馆员来说,只有不断地继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自己不仅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善于判断、选择、组织各种新信息,才能胜任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管理人员图书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