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 多措并举加快鲁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2-08-15鲁甸县农技推广中心657100桂龙慈

云南农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产业化马铃薯水果

□鲁甸县农技推广中心 657100 桂龙慈

1 基本情况

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牛栏江北岸。东北与昭阳区接壤,东边与贵州省威宁县相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17km,国土面积1489km2,辖12个乡镇84个村委会,总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6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21万hm2,其中,水田2260 hm2、旱地2.99万hm2。近年来,鲁甸围绕夯实基础、改善条件,培植产业、打造亮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发展总体思路,种养业结合、粮经并重,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2 农业产业现状

2.1 马铃薯产业

鲁甸县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马铃薯生产的适宜区,海拔1800m以下的江边河谷区主要种植秋马铃薯及冬早马铃薯,海拔2000m以上的高二半山区主要种植春马铃薯,主要采取建立优质马铃薯扩繁基地,加强专用型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等措施,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2011年,以水磨镇为主建成脱毒种薯繁育基地333.3hm2,在龙树片区建成加工型马铃薯基地333.3hm2,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2万hm2,商品薯产量15万t、产值1.4亿元。

2.2 水果产业

全县水果面积为3933.3hm2,其中,苹果2453.3hm2、梨 533.3hm2、樱桃 286.7hm2、柑橘等其他水果860hm2;重点以文桃坝区为主,打造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33.3hm2、优质红梨基地200hm2,以小寨乡为主,打造优质樱桃基地200hm2,促进全县水果产业发展壮大。2011年,水果总产量3.53万t,总产值7200万元。

2.3 蔬菜产业

结合一江(牛栏江)、两山(乌蒙山、五莲峰)、三河(龙树河、沙坝河、昭鲁河)、两个坝子(文桃坝子、龙树坝子)地形地貌特点,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江边河谷区建冬早反季蔬菜基地,主要生产大蒜、番茄、黄瓜、西葫芦等蔬菜,坝区建夏季温凉型蔬菜基地,主要生产辣椒、白菜、莴笋、甘蓝、萝卜等蔬菜,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2011年,全县蔬菜总产量21万t,产值 2.2 亿元。

2.4 蚕桑产业

鲁甸自2006年开始大规模栽桑养蚕,现有桑树面积2000hm2,因各种原因,蚕桑作为一项短、平、快项目,在鲁甸的发展并不顺利,2011年,养蚕1万张、产鲜茧390t,产值1300万元。为提高栽桑养蚕综合效益,我县按照强主业、拓副业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对低产桑园进行杂交桑嫁接改良,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和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示范推广“桑枝菌”的栽培,延伸蚕桑产业链;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推广幼龄桑园间套作花生、大豆、马铃薯、辣椒等粮经作物,提高土地生产率,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5 特色产业

2.5.1 杂交玉米制种业。制种基地分布在茨院、文屏两乡镇,以生产“鲁”字牌杂交玉米种子为主,2011年因干旱影响,杂交玉米制种433.7hm2,玉米种子产量 2100t、产值 1400 万元。

2.5.2 魔芋产业。重点在梭山、乐红等江边河谷区发展魔芋产业,2011年,魔芋种植1066.7 hm2,魔芋总产量1.1万t,产值1900万元。

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809万hm2,粮食总产14.12万t,比2010年因灾减产0.34万t;蔬菜、水果、马铃薯等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魔芋、杂交玉米制种等特色产业得到巩固,促农增收效果明显,种植业类农业优势产业及特色产业比2010年增纯收入35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89元(不含烤烟)。

3 主要制约因素

3.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投入不足,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3.2 科技支撑作用不强

高素质农业科技人员缺乏,现有技术人员很少有培训提高机会,知识更新慢,重点培育的农特产业与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化要求有差距。

3.3 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

市场开发滞后,市场对生产导向作用不明显,产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农民盲目生产现象突出。

3.4 龙头带动作用有待提高

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顺利,受企业自身经营影响,短期内很难形成每个产业都有一至二家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格局。

4 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现代农业为方向、特色资源为依托、基地建设为支撑,发展好吃好喝的特色绿色农业、好销好价的优质高效农业、好看好玩的休闲观光农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畜牧、马铃薯、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推动全县农业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5 主要措施

5.1 政府主导

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力度,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不足问题,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5.2 技术支持

整合现有农业技术力量,加快江边河谷区、坝区、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四个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完善技术服务与技术创新体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5.3 企业带动

加大对理世责任有限公司、腾池园有限公司、云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鲁丰种业有限公司、鑫辉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大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增强龙头带动作用。

5.4 基地化生产

通过扶持企业建设原料基地,推动加工型马铃薯原料生产、优质水果、冬早反季蔬菜及夏秋温凉型蔬菜、葵花生产、以苦荞为主的小杂粮种植等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5.5 生产与市场链接

大力扶持专业协会及营销组织,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千变万化大市场与千家万户小生产有效对接,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5.6 以示范带动大面生产

重点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以点带面,以面促片,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化马铃薯水果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定边马铃薯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