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①

2012-08-15张金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创造性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张金春

(黄石理工学院体育部 湖北黄石 435003)

浅议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①

张金春

(黄石理工学院体育部 湖北黄石 43500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还应具有高尚的情操丶强健的体魄,更注重的是具有开拓和开创型的新型人。所以,创新成就了教育之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便成了体育教育的追求目标之一。而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不断地更新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体育教学 开拓创新 能力 培养

所谓创新,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它标志着知识、技能的质的飞跃。现代世界的两个特征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和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多变的、多样的世界,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的素质,否则我们就将处于不利地位。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更是需要有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形势进行应变的能力,需要有大批能够迎接全球性或地区性挑战与机会的各类人材,江泽民同志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足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体育教学任务是:“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创造性。”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采取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质、品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真正意义上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也同样重要。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环境在于创造民主、轻松、自由的氛围,还要有良好的实践基地作为后方支持。良好的环境既是课堂内容的深化补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所学既得到了实践的印证又加深了理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创新环境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还表现在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要为学生创造轻松、民主、自由的有益于创造性发展的环境。

1 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注重的基本因素

创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基本要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教会学生“会学”的问题,他指出:“教师应解放学生的眼、头、手、嘴和时间,使学生发展创造力。现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方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细心观察和切身体验,在模仿、比较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创造。要加强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传递为内容的信息交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与心理相通为特征的感情交流,而知识信息的交流总是在情感交流的气氛中进行。那就是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

2 现代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将生动的讲解、优美的动作、趣味的方式,给学生正面的引导,以教育学生树立大体育观、端正学习态度、爱上体育学习,以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事物的积极主动的心理特征,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因此,可利用体育学科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多多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其趣味性,在立足于教材的原则上不妨转换思路,创新内容,使学生各施所长,做到“教”与“玩”、“学”与“乐”的有机统一。所以,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和环境,在给学生传授丰富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知识、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教师一定要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令学生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令其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综合价值。并在教学中要立足技能为主,激活兴趣为辅,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切入点,在学生擅长并爱好的体育技能上多对其强化,以激发其兴趣,做到技能与兴趣相交织,在兴趣中强化技能,在技能中渗透兴趣;锻炼意志为主,方式灵活为辅,如在发展学生的意志力方面的教材,可采用转移注意力和奖励等灵活多变的方式去完成。德育渗透为主,适当竞争为辅,教师要把握学生初期体育观的形成,在把握好学生的不同个性上,制定出适合的德育渗透方案。要善于通过不同的教材,重复挖掘学生德育教育的潜力。

2.2 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放飞想象、启发学生设问质疑、标新立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异想天开”,孩子们得到的就可能是撬起地球的“支点”或“杠杆”。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生获取课本上的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应在创造中学习,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过程,自主的“发现”知识,进而获取知识,实现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边活动的,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主观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设计让其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培养其积极性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不断地发现各种知识、技术和技能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从中找出其规律和未来的发展与延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3 将创造性的机会让给学生

3.1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主导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学班的学生以五至七人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教师将主教材及课的目的和任务提前一周交给各小组,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商讨后并书面写出简易的教学方案,上课时由各小组选派-至二名代表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教学实施方案,教师讲评各小组方案优劣后选择最佳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实施进行教学。教师加以点评,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创造,积极创新,勇于开拓的气氛,既能使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同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聪明智慧等方面均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又能尝试到主动积极思维与自主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3.2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将复习课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评分的权利交给学生(而不是体育课的学期成绩评分),如;篮球的教学比赛,武术的教学模拟考试等,均可由学生进行评价、结与评分、教师只加以补充点评与纠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不断改革与创新,努力地追求完美,从而达到了培养和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精心设计好每一份教案外,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应运用有效地的教学措施与方法,正确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其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并具有勇于创新的胆识去探索、开拓和创新,为适应新的未来社会的竞争打好基础。

[1]寇玉生,李飞龙,张志勇.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106~108.

[2]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教学,1999(8).

[3]高学民.从创新教育看当今体育教学的观念[J].体育科研,2001(6).

[4]李汉桥.高校体育创新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1(6):246.

[5]王纪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教育来培养[N].汉中日报,2011-07-30.

G807.4

A

2095-2813(2012)01(b)-0033-02

① 作者筒介:张金春(1955~):男,湖北浠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实践与方法。

猜你喜欢

创造性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