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组织,不断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新课程背景下再谈初中体育课的组织教学

2012-08-15

运动 2012年20期
关键词:动作语言课堂教学

刘 俊

(江苏省金坛市朱林中学,江苏 常州 21324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于巧妙地运用各种有效手段组织教学,不断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七年级的体育课中,笔者结合春暖花开的季节,设计了一个“美化校园”的情境。先讲述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象,然后发给各组学生同样的各种小道具,如五颜六色的长、短鸡毛毽,大小不同的球、绳、环、篮筐等,让各组学生经过集体研究之后,在规定时间内,把手中所有的玩具摆成一个美丽的“花坛”,经过互相欣赏评议之后,再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蜜蜂、蝴蝶、蜻蜓、小鸟等角色,在美丽的校园里,围绕“花坛”自由自在地蜂飞蝶舞起来。在《春天在哪里》的伴奏声中,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创设这样的情境游戏来组织教学,意在不仅调节负荷、愉悦学生身心,还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身体力行,充分发挥个体和集体的智慧,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感受美好生活、融恰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锻炼生活实用技能、增强竟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等,成为完成体育教学育人目标的途径之一。

八年级《复习原地运球》一课,笔者是这样组织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个练习在双圆上展开,教师站在圆中心指挥,内圈学生持球背向教师,外圈学生面向圆心模仿教师的手势、动作,指挥内圈同学一会儿高运球,一会儿低运球,还不停地看手势高声报数。整个场地上球声、报数声、兴奋地小脸、专注的眼神、规范的动作,十分的和谐、愉快。这样组织解决了场地小、器材不足的困难,融练习于游戏之中,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一种积极、融恰、活跃、高涨的氛围之中。不仅学生学得愉快,不知不觉中巩固提高了动作技能,教师也从自己创造性的课堂组织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课堂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掀起小高潮。这就要求教师审时度势,把握好教学的环节,精心组织、运用自如地把备课中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舞台上传授给学生,在活泼的学生世界中使“教学”活起来,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设计小高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组织教学要注意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师要切准学生的脉搏,了解他们认知结构的原有水平及发展特点,以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为起点,求得“教”的“可入”和“学”的“可接受”。

从年龄心理特点方面来说,初中生的思维依赖性比较强,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注意力,但这个年龄段里,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比较强,感性认识胜于理性认识。因此组织教学时,应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确定“切入口”,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

2 组织教学,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元化

2.1 运用准、精、美、活的语言

在教学中,运用生动、优美、精辟的语言,渲染情境、概括要点、介绍教学内容,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教“山羊分腿腾越”时,学生感觉难度大,太复杂,上课总是缩手缩脚,课上沉闷,没有生气。笔者把这项技术的完整动作,编成“三字经”的形式进行讲解:“快速跑,一阵风;上踏板,用力蹬;体前跃,伸臂撑;分大腿,肩猛顶;空展体,如燕飞;膝弯曲,落地稳;要机智,须果断;越山羊,永攀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背三字经体会动作要领,一边实践操作。他们在操场中,大声地背,来回地跳,一个接一个,一组接一组,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连最胆小的同学也同样加入“跳山羊”的行列。体育场上你来我往,乐意融融。学生通过边背边做,很快理解了动作要领,建立起清晰的动作表象,愉快地学会了“山羊分腿腾越”本领,也把教学推向了一个高潮。

2.2 注意运用无声语言(体语)

身体语言指那些动态的有形的体态语言,包括眼神与表情、身姿与动作等。广义上讲还包括静态、无形的仪表风度、距离空间。组织教学时,运用这些无声语言来调动全体师生间达到一种默契,给课堂教学小高潮添加了润滑剂、催化剂。

2.3 要使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相结合

体态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特殊的。因此,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辅相承。

2.4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共鸣,突破难点,达到教学高潮。

3 组织教学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课堂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准确传授知识同时能给听者美的享受。组织教学时,应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使经过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给人一种美感,使学生的悟性得以提高。

4 组织教学注意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组织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导什么”,哪些需要“导”,用什么方法、何种手段去“导”,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启动学生积极地思维。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好“导”的流畅、平滑,无牵强之处。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便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在群体中渴望尊重,渴望信任,更想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5 组织教学要以达到教学目的为根本

组织教学,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按照正确的教学思路贯彻科学的教学思想,创设条件让学生达到教学目的要求。例如,组织设计的低年级情境化游戏是出于培养某种精神品质及思维能力等需要,采取补偿性措施,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益。

6 结 语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精心组织设计,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新奇、有趣,学习需求便自然而生,并转化为学习动力。教师把时空留给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这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是迈向新课程最精彩的一步。

猜你喜欢

动作语言课堂教学
语言是刀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动作描写要具体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有我语言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