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双排键对管风琴的继承与发展

2012-08-15□孔

戏剧之家 2012年2期
关键词:管风琴电子琴巴赫

□孔 健

双排键电子琴的英文名字是“El ect roni corgan”,直译为“电子管风琴”,从其名便能知晓双排键的血管中流淌着管风琴的血液,它是由电子科技与传统管风琴相融合而衍生的新生乐器。两种乐器在视觉效果和演奏技术上都有相近之处:从外形上看,双排键和管风琴都有双层手键盘及一排脚键盘;在演奏这两种乐器时,需要手与脚的配合才能演奏出其音乐,它们分别演奏不同的音色和声部;从记谱法来看,两者皆三行记谱;音色上也有相同“基因”——模仿管弦乐队效果都是它们的拿手好戏;演奏理念方面,都要遵循各声部独立的原则,摆脱主调思维而运用复调性思维。

一、双排键前世——管风琴

作为中世纪唯一准许在教堂演奏的乐器,管风琴向人们唱诵着天堂的经文。它凭借着“庄严宏伟之声”成为宗教或非宗教的民众集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乐器,继而开始出现在教堂。从圣奥古斯丁和卡西奥多鲁斯的著述中可以确定,早在国王丕平于715年接受拜占庭皇帝馈赠管风琴之前,西方早已知道管风琴。大量的微型绘画和浮雕肯定了他们的说法。自中世纪末以来,管风琴一直在中北欧和德国广受欢迎,伴随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到来,管风琴日益普及并成为宗教礼拜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管风琴师的制造者斯韦林克开始,一直到黄金时代的天才巴赫,三代人的努力让管风琴音乐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巴赫作为一个作曲家有局限性,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多少代人描述他的伟大,祭奠他的音乐。从1723年到他去世之前,巴赫一直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任唱诗班指挥,他的许多教堂音乐也是在那里创作的。巴赫的管风琴艺术与当下的管风琴与双排键存在不同的特质,他的作品要求在一个音区内力度不易张扬,要与人声与乐器之间划出明显的界线。

二、双排键的今生

自从二十世纪初电子管风琴(“El ect roni corgan”)在美国问世以来,它独具魅力的模仿音色能力和身上流淌的管风琴血统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双排键的雏形也逐渐显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子乐器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更为双排键的正式诞生提供了最有利的客观条件。El ect one是日本雅马哈(YAM AH A)注册的双排键商标,经过科技人员和音乐探索者们的不懈努力,双排键已经日趋成熟并越来越多地走向舞台,如今El ect one也成为了双排键的代名词。1985年日本音乐家在我国举办的“雅马哈高级立式电子琴培训班”标志着双排键迈入了我国的土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子音乐更以汹涌的气势席卷中国大陆,M IDI的应用及电脑音乐的发展都对传统音乐和乐器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以前几十人用很久做的工作,转眼间就可在短短的时间内由一人完成,不仅提高了音乐制作的效率,同时也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从管风琴中吸取养分的重要性

由于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双排键产品更新较快,也为双排键的健康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所以回过头从管风琴音乐中吸取养分,尤其重拾复调管风琴音乐的精髓就变得非常重要。巴赫在进行键盘教学时,始终把在键盘上歌唱这样一个概念灌输给他的学生,对每个音符认真的对待、每个音乐线条歌唱性的诠释是复调音乐的灵魂,既要把每个音符演奏得神圣而典雅,又要把每条、每段旋律的连贯性做好,使音乐随着人们的呼吸顺畅地流动。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人们逐渐重视对人类的情感挖掘和表现,时至今日依然如此,甚至对于情感的表述和宣泄有些泛滥,所以重拾古典理性主义的光辉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从事有关音乐的研究和表演。在巴赫的管风琴作品中把宗教美的认识尽量放大,他摒弃了音乐中所有的感性因素,只留下了那些理性的思考和庄严的情感,所以就为他音乐的严整性增添了更多的砝码。

从管风琴到双排键电子琴,从中世纪的壮美到今天绚丽电子音场,双排键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一桅长舟化作了一艘巨轮驶向明天。

[1]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胡敏.《用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作品》[D].2009年

猜你喜欢

管风琴电子琴巴赫
电子管风琴曲《赛马》的演奏实践研究
和声在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研究
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的对比性研究与思考
巴赫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OEHLBACH(奥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电子琴
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