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用复合麻醉剂(ZFM)对猪的麻醉效果观察

2012-08-07于世明贾海涛范宏刚谭丽娟王洪斌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肌松牵拉阻力

于世明,贾海涛,范宏刚,谭丽娟,姜 胜,王洪斌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近年来,为了寻找适合于猪的麻醉药物,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并没有寻求到较为理想的麻醉药物。为了研制一种具有给药方便、起效迅速、苏醒平稳、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效果确实的猪专用复合麻醉制剂,课题组已研制出由噻环乙胺、隆朋、强痛灵等组成的猪用复合麻醉剂(ZFM)。现在已经完成了其组方的研制,本试验旨在验证其对猪的麻醉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猪:10头,6~12月龄,雌雄各半,体重86±14kg,临床检查健康,由哈尔滨市靠河寨种猪场购入。同一条件下饲养3周后进行试验。

1.2 试验器械及药品 常规手术器械一套、听诊器、体温计、计时器等。Datex呼吸监护仪:CAPNOMAC ULTIMATM 型,芬兰Datex Engstrom公司生产。Datex循环监护仪:CardiocapTMⅡCH型,芬兰Datex Engstrom公司生产。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906)。猪用复合麻醉剂(ZFM)(东北农业大学外科教研室,批号:20100324)。

1.3 试验方法 猪试验前12h禁食,待其进入试验场地适应环境安静后,测取其基础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等。随后称重,肌肉注射0.01mg/kg体重阿托品,10min后在小型猪耳后颈部肌肉注射ZFM 0.03mL/kg体重。进入麻醉期后,在保定台上仰卧保定,连接监护仪。分别监测麻醉后0、5、10、15、20、30、45、60、75、90min时的各项指标。

1.3.1 麻醉期间动物的一般监测 (1)T:用体温计进行监测。(2)RR:观测腹壁起伏运动进行监测。(3)HR:用听诊器进行监测。(4)诱导期:使用计时器进行计时,及时记录。(5)麻醉期:使用计时器进行计时,及时记录。

1.3.2 反射活动监测 (1)眼睑反射:用硬毛茬轻触眼睑,如果出现躲闪、闭眼、眨眼等现象,记“+”;以上反应均变迟钝,反应性明显减弱,记“±”;对刺激未出现以上反应,记“-”。(2)角膜反射:用硬毛茬轻触角膜,如果对刺激反应明显,出现眼球收缩、颤动、眨眼等现象,记“+”;以上反应均变迟钝,反应性明显减弱,记“±”;对刺激未出现以上反应,记“-”。(3)肛门反射:用注射针头轻刺动物肛门,如果表现为明显的肛门收缩,记“+”;对针刺仅有微弱的反应,记“±”;针刺肛门无收缩反应,记“-”。

1.3.3 镇痛、镇静及肌松效果监测 镇痛效果监测:针刺头颈、躯干、四肢上部、腕跗及蹄冠各部皮肤,疼痛反应明显,记“+”;疼痛反应迟钝,记“±”;疼痛反应消失,记“-”。钳夹鼻唇、耳廓、前肢蹄冠、后肢蹄冠、尾中部,疼痛反应明显,记“+”;疼痛反应迟钝,记“±”;疼痛反应消失,记“-”。

镇静效果监测:呼唤、敲打台面,观察猪的反应。观察睁眼、耳动、肢体抽动、抬头、挣扎等现象。对声音刺激反应明显,如给药前,记“+”;对声音刺激反应迟钝,记“±”;对声音刺激无反应,记“-”。

肌松效果监测:观察开口程度、舌脱程度、腹壁松弛程度、牵拉后屈曲四肢阻力、尾力加以判定。开口程度如麻醉前,记“+”;开口不全,摆动上下颌幅度小,感觉有阻力,记“±”;开口完全,摆动上下颌无阻力,记“-”。舌脱如麻醉前,牵拉有阻力,记“+”;舌脱不全,牵拉感觉稍有阻力,记“±”;舌脱完全,牵拉无阻力,记“-”。腹壁肌肉松弛程度如麻醉前,记“+”;腹壁肌肉松弛不完全,掐压腹直肌时收缩,记“±”;腹壁肌肉松弛完全,从下腹部掐压腹直肌无收缩,记“-”。牵拉四肢抵抗,如麻醉前,记“+”;牵拉四肢稍有抵抗,屈曲四肢稍有阻力,记“±”;牵拉四肢无抵抗,屈曲四肢无阻力,记“-”。尾不自然下垂,人为摆动有阻力,如麻醉前,记“+”;尾稍下垂,人为摆动有阻力或出现甩尾,记“±”;尾下垂完全,人为摆动无阻力,记“-”。

1.4 数据处理 应用SAS 6.1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D)表示。样本均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

2 试验结果

2.1 一般监测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从注射ZFM后猪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注药后45min与正常状态比差异极其显著,但体温下降的较平稳。ZFM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心率在初期均有一过性的增加,在注射ZFM后5min猪心率升到整个监测过程的最高133.75±19.42次/min,然后逐渐下降。ZFM对猪的呼吸系统均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但只是轻微的呼吸加快,呼吸节律性较好。

表1 ZFM对猪的麻醉效果 (n=10)

ZFM对猪麻醉诱导迅速而平稳。诱导时间为3.39±1.07min,诱导最短时间为1.7min,最长为5.1min;麻醉维持期为138.80±38.13min,最长为212min,最短为105min,见表2。

表2 ZFM对猪的麻醉效果 (n=10) (min)

2.2 反射活动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表明(见表3),在麻醉期内,猪的角膜反射表现为存在或者迟钝,在麻醉20min后,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角膜反射迟钝;猪的眼睑反射表现为迟钝或者消失。在给药10 min后,所有受试动物均出现了眼睑反射迟钝或消失;在给药15min后,所有猪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肛门反射迟钝。综合分析生物反射监测结果,ZFM对受试对象反射迟钝现象维持时间不长,说明ZFM对猪的生物反射只有短暂影响,表明其麻醉深度适宜,较安全。

表3 ZFM对猪角膜反射、眼睑反射、肛门反射影响监测结果 (n=10)

2.3 镇痛、镇静及肌松效果监测结果

2.3.1 镇静效果监测结果 ZFM肌肉注射后,可见猪停步伫立,迟疑不动,神态呆滞,站立不稳而侧卧于地。从表4可以看出,注药5min后,猪对外界声音和光的刺激表现较为迟钝,在10min后大多数猪均对外界声音和光刺激反射消失,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最佳镇静效果维持时间最短为30min,最长时间为80min,只是随后对声音刺激有轻微的耳动或眨眼。

2.3.2 肌松效果监测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ZFM给猪肌肉注射后,10min后猪的舌头自然脱出,牵拉后无回缩现象,在60~75min时个别猪的舌头有回缩现象。猪的尾力逐渐消失,至60~75min时恢复。给药15min后,牵拉四肢均无阻力,只有个别猪有较弱的阻力。用手按压和掐压腹部无收缩现象,腹部肌肉松软。说明该药物对腹部肌肉松弛程度较好,为腹部手术创造了条件。给药20min后,牵拉上下颌时无张力,在60~75min时咬肌松弛程度开始恢复。

2.3.3 镇痛效果监测结果 ZFM对猪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见表4),针刺头颈部时多数猪在给药后5~10min反应迟钝,15min基本上达到最佳镇痛效果,至60~75min开始恢复。针刺躯干部时多数猪在给药后5~10min反应迟钝,15min基本上达到最佳镇痛效果,至60~75min开始恢复。针刺和钳夹四肢末端时猪在给药后15~20min反映逐渐消失,在45~60min时开始恢复。钳夹猪口唇部,在给药后5~10min反映迟钝,15min后达到最为理想效果,至45~75min开始恢复。钳夹猪耳廓部,在给药后5~10min反映迟钝,15min后达到最为理想效果,至45~75min开始恢复。总体看来,综合以上镇痛效果监测结果分析,ZFM在注药10~60 min时间内效果最为理想。见表4。

表4 ZFM对猪镇痛效果影响监测结果 (n=10)

3 分析与讨论

麻醉监测是保障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的手段[1-2]。本试验过程中对反射活动、体温、脉搏、呼吸频率、镇痛、镇静、肌松效果等指标进行监测,在药物筛选、药物组方、药物效果评价和手术验证试验时有重要意义,是对麻醉效果评价的一种依据[3-4],可较准确地反映出药物对动物麻醉效果,在药物筛选、药物组方、优化组方对比等试验时具有重要意义。

3.1 一种麻醉药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条件是诱导期和麻醉期是否适合临床应用。ZFM给猪肌肉注射后,所有猪均表现为运动行为逐渐减弱,行动迟缓,而后呆立不动,反应迟钝。麻醉期猪表现为静卧,全身肌肉松弛,舌自然脱出,少量流涎等临床特征。麻醉诱导期为3.39±1.07min,麻醉期为138.80±38.13min。综合评价,ZFM适合于临床应用。

3.2 镇静、肌松、镇痛是评价麻醉药物是否适合临床实践的重要指标,ZFM对猪的镇静作用均为优良,主要是由于噻环乙胺和隆朋对猪有良好的催眠作用[5-6];肌松效果一般从10~20min后猪肌肉松弛程度逐渐变好,维持时间在50min以上。镇痛对于动物手术是非常关键的,从表4可直观的看出,在给药后5~10min,针刺和钳夹猪的身体各部分时反应迟钝,15min后达到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噻环乙胺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强和强痛灵强镇痛作用的结果[7]。

3.3 循环、呼吸系统的基本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是生命延续的重要保障,也是对麻醉药物是否适合临床应用的重要评价指标。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机体体温的恒定,麻醉期间动物受骨骼肌活动性降低、体温调节中枢抑制等因素的影响,体温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ZFM使动物机体体温下降,主要是由于药物对体温调节中枢有抑制作用,但体温的下降在生理耐受范围之内;心率是最基本的循环指标之一,ZFM对心率均有一过性的增加作用,主要是由于噻环乙胺起效快并可使脉搏加快,持续5~10 min。在给药10min后,心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隆朋和强痛灵对循环和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呼吸频率在给药后有轻微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噻环乙胺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而隆朋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二者综合作用结果。综上所述,ZFM麻醉诱导时间短,维持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均衡,能满足临床处置及外科手术的需要。

4 结语

综合试验结果表明:ZFM对猪麻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时间长,恢复平稳;麻醉效果确实,镇痛效果理想,镇静、肌松效果较好;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该合剂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1]王玉珠,郑家三,马福德,等.动物麻醉监测的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05(10):45-46.

[2]Flegal M C,Kuhlman S M.Anesthesia monitoring equipment for laboratory animals[J].Lab Anim Eur,2004,4:18.

[3]Lewis A,Talcott M.Maintaining the surgical research facility the role of the surgical technician[J].Lab Anim Eur,2004,4:33.

[4]Talcott M,Corey M.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a surgical research program surgical suit design[J].Lab Anim Eur,2004,4:18.

[5]张宝恒,吴凤筒.作用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J].生理科学进展,1990,1(2):178-185.

[6]Ioannis Savvas.Blood gas and acid-base status during tiletamine-zolazepam anaesthesia in dogs[J].Veterinary Ana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5,32:94-100.

[7]张燕,王洪斌,范宏刚,等.噻环乙胺及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对大鼠不同脑区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6):40-42.

猜你喜欢

肌松牵拉阻力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老年脊椎手术患者术中不同肌松程度对手术条件及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零阻力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