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党报如何破解难题实现跨越发展——《定西日报》的实践与启示

2012-07-27王瑞军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定西日报党报

□ 文/王瑞军

(作者是定西日报社社长)

地市党报普遍起步晚、起点低,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市党报,由于地处贫困地区,地方经济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致使办报环境相对严酷,生存和发展都面临诸多难题。近年来,地处陇中贫困地区的《定西日报》创新发展思路,每年确定一到两个重点,努力破解影响报社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个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转型跨越之路。

破解会议、领导活动等政务报道不活、不精的难题——

实行改革创新,增强了党报的可读性和舆论引导力

长期以来,《定西日报》准确把握地方党报的特点,把“领导满意、群众喜欢”作为报纸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下大气力解决症结问题。

一是改进领导公务活动和会议报道。2008年,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积极汇报争取市委常委会议研究下发了《关于改进领导公务活动和会议报道的十二条意见》,压缩了一般性的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除主要领导和重要活动之外,提倡“在二版找领导”,这样就将更多的版面和更多的头版头条让给基层和群众,也解决了困扰领导机关和报社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突出提前策划和质量评价。实行了联系县区制度和选题制度,报社七个部室分别负责一个县区的选题联系工作。每月月底,由社领导主持召开选题会议,总结当月工作,安排策划下月的报道重点。实行报纸审读制度,分别由各部门负责人每周对报纸质量进行总结评价,并编辑《定西日报审读参考》,每月将审读结果予以公布。实行《重大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出现失误的值班总编、部主任、编辑、记者、校对各环节人员的责任。

三是实行彩版印刷、增版扩容和调整版面编排。2008年,在市级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报纸成功实现了彩版印刷,2011年7月1日起,由原来的周六刊改为周七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日报。2011年8月开始,对版面版式进行了重大调整,特别对要闻版的编排方式进行了重点改革,通过大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标题的精心处理等方式,使版式从原来的传统风格变得更加新颖时尚,符合现代报纸编排潮流。进一步提高了报纸的及时性和观赏性。

四是实行业务值班交接记录制度。从2011年3月开始实行业务值班交接记录制度,为改进报纸宣传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业务历史数据,促进了业务值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破解报纸覆盖面不广、及时性不强的难题——

实行业务拓展,充分提升党报影响力

在新兴媒体的不断冲击下,如何扩大党报新闻覆盖面提高新闻时效性,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是党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和挑战。在巩固扩大传统报纸发行量和覆盖面的同时,近年来,《定西日报》积极跟踪国内报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实践,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与市移动公司联合创办了甘肃省第一份地市级手机报纸——定西日报手机版,同时与每日甘肃网站联手创办了《定西日报》电子网络版;之后两年又先后与定西移动公司、定西电信公司联合开办了电子版、数字版、彩信版,到2010年,《定西日报》顺利实现了“一报多版”(印刷版、手机版、电子版、数字版、彩信版)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宣传渠道,基本形成了立体交叉式宣传模式,用户覆盖达到10万人次以上,电子版和数字版影响面扩大到了全球各地,日点击量达到了18万人次。业务的拓展使《定西日报》由原来单一的纸质媒体一变而为“多位一体”的复合型宣传阵地,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成功“嫁接”,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党报的影响力。不仅如此,2010年以来,通过积极协调,双向合作,及时启动了党报阅报栏建设项目,目前,已在定西友谊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城区部分小区设立60多个定西日报阅报栏,基本覆盖了市区各街道,实现了党报与基础群众的“面对面”对接。

破解三个“一个样”和效能低下的难题——

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充分调动广大编采人员积极性

长期以来,作为事业单位的报社工作人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近几年,定西日报社针对长期存在的管理松散、矛盾集中、效能低下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整章建制,加强规范管理,对报社的所有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制定了《定西日报岗位职责及规范要求》,同时,又先后配套制定了《定西日报职工纪律考核办法》《定西日报考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全体职工做到了定岗定责、规范管理。使报社各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绩效挂钩,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定西日报编采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及评稿规则》《定西日报报纸审读办法》《定西日报关于实行重大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等制度,多劳多得,论质奖赏,奖勤罚懒,真正把“靠制度管人管事”落到了实处,使得广大编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性、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精品意识、超前策划意识不断加强,编精品版面、创精品栏目、写精品稿件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

破解广告经营和编采业务两不分的难题——

实行广告经营招标承包,落实品牌战略

定西日报社编采人员曾经一身承担广告经营和编采业务两项任务,这样既不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又使编采人员不能专心于编采业务工作,大大影响了报纸质量的提高。广告经营和编采业务两不分是困扰报社多年的一大难题。2006年以来,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通过公开竞争,在规范合同化管理的基础上,对广告业务实行了承包经营,进一步明晰了承包人的责任和义务,解决了困扰报社多年的机制难题,充分调动了有关人员的积极性,使广告数额连年稳步增长,目前已经进行了两轮广告承包经营,广告收入也保持了连年持续增长的势头。报社经营机制难题的解决,解放了广大编采人员,使大家聚精会神抓业务,使“文章立人、栏目立报、效益立社”的品牌战略真正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广告经营和编采质量的双提高。

破解办公条件长期落后和单位不和谐的难题——

实行环境改善工程,为报社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打下良好基础

硬环境建设方面,针对新闻采编系统严重老化且受“5·12”地震破坏严重,直接威胁报纸出版安全的现状,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资金,成功完成了楼体的维修和整个编排系统软件的升级以及机房的改造,极大地提高了采编效率。

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30多万元对办公楼内外墙进行了粉刷维修处理,对办公桌椅进行了彻底更新并购置了电脑、相机、录音笔,实现了编采人员 “人手一机”,办报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软环境建设方面,针对管理松散、矛盾集中的“老大难”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树正气,带队伍,强管理,创建和谐报社”的目标,全力以赴创建和谐报社,及时制定并严格执行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真正把“靠制度管人管事”落到了实处。在大家最为关心的用人问题上,坚持“发挥特长,量才使用”,顺利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2006年至今,有17位同志先后被提拔任用。同时坚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向150位在外工作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定西籍人士寄赠每期的《定西日报》,为他们了解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窗口,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报的知名度。

一个个难题的破解,有效促进了报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报社全体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单位的整体气氛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业已形成。

猜你喜欢

定西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景泰县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品比试验初报